林曉云
浙江省龍泉市龍淵街道石馬村位于市區(qū)北隅,離城14公里,海拔665米,是一個交通很不方便的高山小山村。全村198戶、10個村民小組、779人,耕地面積664畝,山林面積24663畝,其中毛竹林7000畝,經濟林100畝。環(huán)境優(yōu)美,風光綺麗,民俗文化底蘊濃厚,有著“龍泉后花園”之稱,靠著獨特的元宵習俗風靡整個龍泉乃至麗水周邊,有效的促進了該村的經濟發(fā)展,2013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310萬元,村集體收入28.61萬元,人均收入9268元。
一、元宵習俗歷史沿革
石馬元宵習俗有著歷史悠久,從唐代開始延續(x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石馬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元宵習俗,源遠流長。據(jù)記載,約700年前,村里旱情嚴重,一位名蔣二的后生,為求龍王降雨,登上石馬尖頂,擺壇點香求雨,果然連降大雨,解除旱情,喜獲豐收。從此,蔣二的后生在村邊新嶺建起了龍王廟,保佑石馬風調雨順。同時,村里有對夫妻結婚多年沒有生育,到龍王廟放錦旗,擺豬頭,第二年,果然生下一個胖小子,夫妻倆為感謝龍王顯靈,抬上一壇好酒到龍王廟謝恩。于是,每年正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趕制龍燈,祈求風調雨順,凡上年結婚或生子的人家,都會備一壇好酒抬到龍王廟請大家喝。元宵習俗有請酒送酒、舞燈迎燈、分酒飲酒、評燈評書、搶燈(?。┙訜?、串門賀喜六部分組成,石馬元宵燈會遠近聞名,每年都會吸引數(shù)以千計的外地客人前來觀燈。久而久之,燈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現(xiàn)在不僅僅是石馬村人的事了,不少外村的龍泉人乃至麗水周邊縣市不少人也前來參加,更有不少年青夫婦,在品酒前搶著剪下一段酒壇上的紅頭繩,祈愿早生貴子,待來年如果美夢成真,也會抬上一壇家釀美酒,帶上許多干果,和大家一同分享。
《龍泉縣志》1992年版636頁記載石馬獨特的鬧元宵習俗,而且早在2001年該村被原龍淵鎮(zhèn)命名為“石馬生態(tài)旅游民俗文化村”,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獨特的石馬鬧元宵活動越辦越好。如今石馬以其秀美的風光和淳厚的民俗吸引著全市甚至其他縣市的人們。特別是2013年,石馬元宵更是風靡全市,活動有兩個歷史之最,參加活動的人數(shù)為歷史之最觀眾達8000余人,送酒的人家特別多,達到128壇,也為歷史之最。2008年石馬搶燈習俗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被列入麗水市第一批保護名錄。2012年石馬元宵習俗被評為浙江省最具特色地方之一。
二、概況
1.請酒、送酒。凡上年結婚或生孩子的人家,都要準備一壇自釀優(yōu)質紅酒(年初結婚,年末生孩子的要準備二壇酒),并在酒壇上系上紅綢帶,貼上寫有吉利的紅紙。元宵節(jié)午后,村里的請酒隊伍敲鑼打鼓,吹奏民間樂曲,把各家準備好的酒,一壇壇請(抬)出來,被請酒的人家要放鞭炮,擺好茶果歡迎請酒隊伍。待所有的酒請出來,再按結婚和生孩子時間的前后排列,在全村男女老少護送下,把酒送到石馬龍王廟中去。
2.舞燈、迎燈。元宵夜幕降下,龍燈隊和每戶二至四盞彩燈(二盞燈稱“一擔燈”,規(guī)格大小一致,一般為八角、六角,寫上吉利話或燈謎和詩詞),在指定的地點集中,接著繞村游燈。游燈時,家家點上松明;龍燈經過人家門口時,這家人要放鞭炮或焰火以迎燈。然后在一丘預備好的“龍燈田”中舞龍燈(布龍在中間舞,彩燈在四周繞著龍燈轉)。龍燈隊最后游至石馬龍王廟中,把所有的彩燈掛在排列有序的燈鉤上,全村男女老小也一起擁向廟中。
3.分酒、品酒。彩燈掛好后,在民間伴奏聲中開始分酒。幾位身強力壯的中青年,抬著一桶溫過的酒(廟旁有一廚房,有一老者溫酒),用大碗分給廟中的男女老小,邊分邊喊:“這是某某人結婚(或生孩子)的酒,請償一碗!” 在分酒人的后面還有分果子(瓜子、花生和紅棗等)的,凡吃酒的人都分給一大把,作為酒配。據(jù)說吃到酒和果子的將來能討個好妻子或生個好兒子、好孫子,因此大家樂意吃,甚至搶著吃,那怕不喝酒也要嘗一點,待所有的酒都分完后(分酒時每壇留一點)再把每壇留下的酒和在一起,稱為“和酒”,再分給大家喝。吃了“和酒”家庭會和睦、平安,所以大家都要等著吃和酒。人們在喝酒的同時,自然對各家釀的酒作出各種評價,稱品酒。
4.評燈、評書。在吃酒品酒的過程中,人們一邊吃酒,一邊在評論誰家的燈做得精,誰家的字寫得好,尤其是對新創(chuàng)作的對聯(lián)、燈謎和詩詞尤為興趣。因此,也是一次燈會和農民書法展。
5.“搶燈”、接燈。待和酒吃完以后,就開始“搶”燈,把自家做的燈,用最快的速度“搶”回家去,誰家先“搶”到家,誰家就六畜興旺,會有好運。因此“搶”燈都是家中最年輕力壯的人參加,當“搶”到自家門口時,家里人連忙在家門口燃放鞭炮,表示接到燈了。燈接到家中后,把燈掛在中堂直到天亮。在“搶”燈的同時,有些未結婚的青年和結婚未生孩子的夫婦也有去搶系在酒壇上的紅頭繩,“搶”到的可以娶到一個好妻子或生個好兒子。
6.串門、賀喜。燈搶回來后,家家擺好果子,溫好老酒,等待客人。是夜,任何人都可以到別人家喝酒,吃果子,去的人越多,主人越高興。承辦元宵節(jié)活動的負責人和村干部,還要特地到新結婚和生孩子人家賀喜。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獨特的石馬鬧元宵活動越辦越好。如今石馬以其秀美的風光和淳厚的民俗吸引著全市及周邊縣市的人們。2008年石馬搶“燈”習俗被列入麗水市第一批非遺保護名錄。(作者單位:浙江省龍泉市龍淵街道綜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