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游戲元素,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病原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從“什么是游戲法、為什么實施游戲法、怎樣實施游戲法、實施游戲法存在的不足”等四方面進行了探索。
病原學游戲法學習興趣教學質(zhì)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除了提高老師的自身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合適的教學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游戲法。
一、什么是游戲法
“游戲法”是以時下熱門益智游戲為載體,將本學科內(nèi)容置于游戲中,使學生在激烈的游戲?qū)怪胁恢挥X掌握相關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許多游戲都可以稍作修改在教學活動中加以運用,既可是單人游戲又可是團隊游戲,筆者常用的游戲有“句式接龍”“找不同”“填字游戲”等。
1.句式接龍
“句式接龍”是娛樂節(jié)目中比較多見的熱身游戲之一。游戲規(guī)則:固定句式“看到A,就想到B”,在限定時間內(nèi)游戲者參與接龍,后者所接詞語跟前者詞語的關聯(lián)性必須跟本學科知識直接相關,并說出至少一個關聯(lián)性。如“看到IgE,就想到I型超敏反應”(理由:I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抗體是IgE)→“看到I型超敏反應,就想到過敏性休克”(理由:最嚴重的I型超敏反應是過敏性休克)等。
2.找不同
“找不同”是電腦、手游中比較多見的益智小游戲之一。游戲規(guī)則:給出多個(一般4個)詞條,游戲者根據(jù)詞條的特征,找出與眾不同的那個詞條,并說出選擇他的理由。詞條和理由均具備非唯一性(也可降低難度設定唯一不同的詞條)。如“姜片蟲、豬帶絳蟲、絲蟲、溶組織內(nèi)阿米巴原蟲”這題,不同的詞條可以是絲蟲(經(jīng)蚊叮咬吸血感染/其余經(jīng)口感染、血檢/其余可糞檢、寄居于淋巴系統(tǒng)/其余寄居于腸道);也可以是溶組織內(nèi)阿米巴原蟲(原蟲/其余為蠕蟲,宿主只有人/其余有中間宿主,肉眼不可見/其余寄生蟲的成蟲肉眼可見);還可以是豬帶絳蟲(兩個感染階段/其余一個感染階段)等。
3.填字游戲
“填字游戲”是報刊、手機、電腦上比較盛行的文字游戲之一。游戲規(guī)則:在一片縱橫相錯的格子里,根據(jù)出題者給出的提示語,以及詞條相交處的一個或幾個“關鍵字”,猜出正確的詞條,然后再根據(jù)猜出的詞條和出題者給出的提示去推算下一個詞條,直至把空格完全填滿。出題者無須過分注重題目的美觀。提示分為橫向和縱向提示,其中少數(shù)提示可為模糊提示。如詞條“肝吸蟲”的提示,可以是“成蟲象瓜子仁”,也可以是“經(jīng)口感染的寄生蟲”。
二、為什么實施游戲法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醫(yī)學病原學與免疫學》是醫(yī)學基礎課程,不可否認,存在很多抽象、復雜的基礎理論知識,而學生普遍對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存在很多易混淆的名詞,“包囊、囊包、囊蚴、尾蚴、囊尾蚴”傻傻分不清楚。如果教師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容易使學生對本學科喪失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游戲元素,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病原學的學習興趣,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即便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也樂此不疲,這也大大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
2.激發(fā)學生的斗志,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六十分萬歲”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口頭禪。他們平常不認真復習,在考試前一周將一個學期的內(nèi)容死記硬背,不求得高分只求“考試不掛科”。我們根據(jù)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易混淆知識點設置的簡單對抗式游戲,讓學生產(chǎn)生想贏的沖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斗志。學生為了取得下一次游戲的勝利會主動在課后進行復習和預習,這樣不但改變了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更大大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部分學生習慣被動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機械地做筆記打記重點,死記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設置針對前后章節(jié)關鍵性詞條的游戲,引導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收集處理與詞條相關的信息,使之快速篩選出有效信息,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
部分章節(jié)游戲可設置成團體對抗模式,全班同學按座位分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均參與相關游戲的討論發(fā)言,最后各小組成員投票選定答案。為了取得小組的勝利,各成員須努力尋找答案并認真篩選隊友提供的答案。這樣的全民總動員可以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三、怎樣實施游戲法
1.新課導入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蔽覀円匾暡⒕脑O計“新課導入”這一起始環(huán)節(jié),用有趣的游戲為新課教學熱熱身,以期用極短的時間吸引學生的眼球,活躍課堂氣氛,為新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在講授“免疫應答”章節(jié),筆者在新課導入時進行了5分鐘左右的句式接龍,從“看到抗原,就想到抗體”(理由:抗原能與相應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jié)合)開始,每小組輪流點學生讓他們往下接,讓學生天馬行空發(fā)散思維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本次課的主題“免疫應答”。短短幾分鐘的小游戲,可讓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情緒高漲對新知識充滿期待,迫切想通過新課獲取的知識讓這個小游戲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2.新課開展
寄生蟲部分的學習讓很多學生又愛又恨。愛它的圖片、動畫和視頻,恨它的“大同小異”。如果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寄生蟲的形態(tài)、生活史、致病性、實驗診斷、流行情況和防治原則等,可能讓學生覺得厭煩。我們可以適當?shù)脑谀硯状谓虒W中穿插“找不同”游戲,給它做個小小的改變。
如“豬帶絳蟲”章節(jié),對絳蟲綱進行簡單的介紹后,給出4個詞條“蛔蟲、蟯蟲、血吸蟲、豬帶絳蟲”讓學生“找不同”。首先,學生自習10分鐘,全班學生自行預習及復習相關知識點,盡量多的找出不同的詞條及理由;其次,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4小組,各小組分組討論時間10分鐘,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并投票篩選出合適的答案;比賽時間10分鐘,各小組組長依次限時作答,答錯或答不出者出局,最終留下的組長所代表的小組取得本次游戲的勝利;教師總結(jié)10分鐘,補充其他答案及介紹此題中未涉及到的豬帶絳蟲的其他知識。
3.課堂小結(jié)
課堂小結(jié)是一堂課重點內(nèi)容的濃縮、是精華所在,可很多學生只是機械地在已經(jīng)做了標記的重點知識上再多加個標記,并未將它牢牢記在腦海。通過小游戲?qū)⒕A串聯(lián),有助于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的良好記憶。
如“I型超敏反應”章節(jié),課堂小結(jié)也可使用“句式接龍”,從“看到青霉素”開始往下接,限定只能使用本次課中的知識,在游戲中小結(jié)本次課的主要內(nèi)容。短短幾分鐘的游戲,學生會很快記住過敏性休克、IgE、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致敏發(fā)敏等相關知識點。
4.課后復習及課前預習
我們喜歡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大部分學生對于復習預習沒有興趣,不會完成我們布置的任務。如果把作業(yè)的形式稍微變動一下,便可讓學生們不再以為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而單純當成一個游戲來對待。
如寄生蟲蠕蟲學課后,我留了上面這個填字游戲到各班級QQ群內(nèi),要求學生答完馬上發(fā)答案給我QQ,每班最快且答案完全正確的前5名獲得勝利。此填字游戲中,既涉及到醫(yī)學蠕蟲的知識點,又涉及到原蟲的知識點,為了完成這個游戲,大部分學生會主動去找尋答案,不知不覺在游戲中掌握到了相關知識點。
橫向提示:(1)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2)絲蟲的感染階段;(3)吸蟲綱的感染階段之一;(4)陰道毛滴蟲的傳播方式之一;(5)人體最常見的寄生蟲的幼蟲可引起的炎癥反應;(6)瘧原蟲的子孢子來源于此;(7)雌雄異體的吸蟲的主要致病階段;(8)我國西北的常見寄生蟲病。
縱向提示:(1)由凹凸不平的蛋白質(zhì)膜包裹的蟲卵;(2)豬帶絳蟲的感染階段之一;(3)旋毛蟲的感染階段;(4)某線蟲的幼蟲,具備夜現(xiàn)周期性;(5)生吃溪蟹、石蟹、蝲蛄引起的疾病;(6)俗稱糞毒;(7)我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與蚊叮咬吸血有關。
四、實施游戲法存在的不足
在實施游戲法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困難,比如如何提高全體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如何針對不同章節(jié)選擇合適的游戲法;如何有效地控制各游戲法的難度;如何掌控游戲法實施時間等。
總之,游戲法對于病原學的學習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恰當?shù)剡\用游戲法教學,會給病原學教學增添不少魔力。但須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使之成為更科學更高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