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提出要去廣州視察。為了節(jié)省路途上的時間,他堅持廣州一行要乘坐飛機。4月30日,當(dāng)時的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向駐京專機飛行團的團長胡萍下達了執(zhí)行毛澤東專機的飛行任務(wù)。飛機選定為團里按專機要求改裝過的兩架蘇制里-2運輸機中較好的一架——8205號飛機。
5月3日早晨,毛澤東乘8205號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經(jīng)武漢去廣州。飛行4個半小時后,于12時30分在武昌南湖機場降落休息。當(dāng)天下午2時30分,從南湖機場起飛,飛行3個半小時后,于下午6時在廣州白云機場降落。安全到達目的地。毛澤東在廣州停留近一個月。5月30日,毛澤東乘坐的還是8205號里-2由廣州飛到長沙。5月31日,由長沙飛武漢。由于北京天氣不好,在東湖等了4天。6月4日上午,空軍司令部氣象處來電話:“北京天氣已好轉(zhuǎn),你們爭取下午5點前飛抵西郊機場?!?/p>
6月4日中午12點多,當(dāng)毛澤東乘坐的飛機飛臨河北衡水附近上空時,飛機遭遇雷雨云阻斷航路。雷雨云是垂直發(fā)展達數(shù)千米的云層。飛機一旦誤入這樣的云層,就會受到強烈的擾動和冰雹與雷電的襲擊。8205號的空勤組經(jīng)過研究后,果斷地改變計劃的航向。先飛向天氣比較穩(wěn)定的滄州機場上空,躲開雷雨云后,再改向北飛,回到北京西郊機場降落。在繞云飛行的過程中,約有40分鐘的時間,飛機與地面失去聯(lián)系,地面雷達也無法找到空中的飛機。這時,在西郊機場迎接的中央首長和在指揮塔臺守候的劉亞樓以及所有在場人員都焦慮萬分。失蹤的飛機終于出現(xiàn)在西郊機場的上空,緩緩降落。當(dāng)毛澤東放下手中的書卷,從容走下飛機的時候,人們才松了一口氣。(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