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月
[摘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每位教師的追求。因此,教師要用個人的魅力獲得學生的信任、敬佩,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親近老師,喜歡老師的感情。
[關(guān)鍵詞]:信任 敬佩 師德 愛
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每位教師的追求;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你會感到一種成功和滿足,體會到一種幸福和快樂。參加工作十幾年了,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一、了解學生,架起溝通的橋梁
了解學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而最簡單,最直接又能溝通情感的方法就是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交流,了解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喜好。從談話中,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以便把握時機,用最恰當?shù)姆绞?、方法去教育,引導他們?/p>
愛與真誠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主動去接近學生,在生活上關(guān)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做他們真誠的朋友。這樣學生也會親近你,和你推心置腹,和你無話不談,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
我現(xiàn)在的學生馬上就要步入中學校門了,正是生理心理發(fā)育階段,有時候就會突然發(fā)現(xiàn),一手帶大的學生,我突然不了解他們了,他們的眼神中有了我讀不懂的東西,我很怕他們遠離我,我試著走進他們,觀察他們說什么,干什么,試著找到和他們的共同話題,這是我才恍然大悟,孩子們長大了,不僅個子長了,心理也在成長,有些事情是他們之間的小秘密,不想讓大人知道的小秘密,有些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不想被別人知道的小秘密,也有一些是他們生活、學習中的困惑。因為他們長大了,不再像小時候一樣,想說就說想哭就哭了,他們在猶豫,不知道這話該不該跟大人說,跟大人說了會不會被嘲笑,會不會被批評。而這個時候孩子們最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為他們?nèi)ラ_解,去答疑?!皫熣?,傳到授業(yè)解惑者也?!蔽蚁胛覀冞@解惑解的不僅僅是知識吧,還有孩子心靈深處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還有他們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會教育孩子,他們注重的是孩子的成績,孩子每天的零花錢,而忽略了孩子的心里,孩子越來越不愛與父母溝通,我們教育者再不聞不問,孩子的路會走向哪里呢?希望不是歧路……
同時,在我們知道了他們的秘密的時候,還要學會保密,并且事過不再重提,不能踐踏孩子的信任。
學生喜歡老師,是因為你讓他信任。
二、善于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yīng)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10倍,20倍,以便能應(yīng)付自如地掌握教材。”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新鮮事物大量涌出,小學生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思維越來越活躍,他們經(jīng)常會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提出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這時如果我們不能盡快的接受新鮮事物,就要被學生認為落伍了。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以應(yīng)對學生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終生學習對于我們老師來說尤為重要。教師還要善于廣泛地涉獵各個領(lǐng)域的知識,比如音樂、美術(shù)、戲劇、科技、天文地理,等等,這些知識都值得我們?nèi)W習,尤其如今的科技時代,科技、天文已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如果學生提出這方面的問題,教師卻無言以對或干脆一聲呵斥,不僅扼殺了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更讓其瞧不起老師,甚至越來越疏遠。相反,如果老師能給他們以正面的答復,他們就會越來越喜歡你、崇拜你、信服你,并且能夠發(fā)展他們的愛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
記得以前的一個學生叫小碩,一個三年級的頂聰明的小男孩,思維反應(yīng)特別快,因此就顯得有些傲氣,很叛逆,對事情總是一副漠不關(guān)心的樣子,學習上不夠用心,數(shù)學沒有他不會的題,也沒有他做對的題,因為計算總是馬馬虎虎,他的媽媽每次談起他都很頭疼,在家也很有性格。我總在找尋接近他的辦法,突然有一天他問我:“老師,你說我們的天外邊是什么樣的呢?”我耐心地做了解答,之后他又問了我很多關(guān)于宇宙的知識,我搜腸刮肚,總算讓他很滿意。周末,我趕緊去買了這方面的書看,并且送給了他一本,他很高興,之后經(jīng)常找我討論此類問題。后來聽他媽媽說,孩子特別崇拜我,說我們老師什么都知道,而且還說,我以后得計算準點,學習用心點,學習好,長大才能當天文學家。
自己一點不經(jīng)意的付出換來了一個孩子遠大的志向,我很滿足。
所謂藝多不壓身,知識能使一個人高雅、睿智、親和、自信的氣質(zhì)由內(nèi)到外地散發(fā)出來,教師具有了豐富的知識,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就會猶如磁石一般,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位學生。
學生喜歡老師是因為敬佩。
三、平等待人,關(guān)愛每一個孩子
“公平公正公開”是建設(shè)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wù),我想也是教師走進學生內(nèi)心的一個法寶。每位學生都希望老師喜歡自己,都愛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自己。但對于個別所謂的“差生”,這個希望只能是奢望。他們因為學習成績差,經(jīng)常被老師說成是拖后腿,在老師那里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白眼或是挖苦,最終這些“差生”只能躲在一邊,遠離了老師,遠離了“好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是不是該反思我們的行為呢?成績固然重要,領(lǐng)導的認可固然重要,可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不是更重要呢?我們教師也做個換位思考,如果換做我們是“差生”,我們心里會怎么想?有一天孩子長大了,回想起當初老師對自己說的話,又會如何看待我們。小學生沒有什么是非觀念,老師的這一做法很可能影響了孩子的一生。試問又有哪個孩子愿意當差生呢?我想讓這些孩子多學會一道題,多認識幾個字,多露出一些微笑,才更能體現(xiàn)老師的價值,才是人師的責任與義務(wù)。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我們老師不要為了眼前利益,而損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我們的行為歪曲了還如何來教育學生,那些所謂的好學生,跟著如此品德的老師,又會學到些什么呢?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guān)愛。用微笑的目光去鼓勵他們,肯定他們,讓他們樹立信心,養(yǎng)成上進、活潑、開朗的好性格。
學生喜歡老師是因為高尚的師德。
“親其師”,則“信其道”。只要我們用自己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我們也會得到同樣的甚至更多的愛。當我們不計得失地對待工作時,你會覺得愛學生是不由自主的;當我們用無私的愛去關(guān)心、對待學生時,學生也會不由自主的愛我們,喜歡我們。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吧!教育就會變苦為甜,教育就會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樂正克.學記.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shù).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
[3]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教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