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華
摘 要: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有利于美的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幼兒可以無拘無束的在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在游戲的構思中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
關鍵詞:美; 美術; 游戲; 創(chuàng)造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12-101-001
一、選擇游戲性的教材引起幼兒創(chuàng)造的興趣
小班的幼兒受其認知發(fā)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jīng)驗較少,不懂觀察,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社會中經(jīng)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制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比如夏天到了,讓幼兒觀察西瓜,就出示豬八戒木偶,讓幼兒說說豬八戒喜歡吃什么,激起幼兒觀察西瓜的興趣,然后以豬八戒愛吃什么樣的西瓜,提出觀察要求,再次教給幼兒觀察的具體方法。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具體的觀察方法。
二、豐富美術活動的物質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靈感
要使游戲與美術教學優(yōu)化結合,就要優(yōu)化與美術教學相適應的物質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具有可參與性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又常常與教育環(huán)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fā)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chǎn)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chǎn)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提供石塊讓幼兒涂色等。如在噴畫活動“美麗的煙花”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還有噴頭發(fā)的鍺哩水的噴壺,幼兒只需用噴壺輕輕一噴,紙上便會形成一朵朵煙花。又如在紙團印畫“春天的花”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顏料、紙團,幼兒用這些材料蘸上顏料印在大紙上,一副大大的春天背景圖就形成了?;顒咏Y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印花朵,有的幼兒還在為自己的杰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三、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活動,提高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杰強調(diào):“兒童是在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fā)展?!倍彩切缕娴氖挛铮嫣氐臇|西,都會使幼兒產(chǎn)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1.以游戲的口吻導入,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shù)慕巧催\用游戲、故事等形式導題,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折紙貼畫“小橋”的開始部分,我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前幾天下大雨,小兔家門口都是水,好像一條小河,小兔怎么出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并激發(fā)了幼兒對小兔的關心,紛紛表示要為小兔造一座橋。這時教師就可以教幼兒用正方形的紙對角折成三角形,貼在小河上,小兔的小橋就這樣造好了。還有在繪畫活動“幫媽媽繞絨線”中,我在活動的開始,就和幼兒一起玩繞毛線的模仿游戲,在體驗繞毛線的手臂繞環(huán)動作后,再讓幼兒在紙上為媽媽“繞毛線”,學習畫圓圈線。教師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2.在邊做邊玩中發(fā)展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造技能
雖然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在撕紙“面條”活動中,教師讓幼兒把一張紙撕成一根根面條,然后將面條放在一起,和幼兒一起做煮面條的游戲,并讓幼兒在吃面的游戲中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又如用彈子蘸上顏色,放在紙盒里進行滾畫,不一會兒便會變出一塊塊漂亮的花手帕。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指導時應注意語言的游戲性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xiàn)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小班幼兒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性思維,因此他們在美術活動中畫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時畫上幾筆就不愿意動手了。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提示、指導或鼓勵幼兒。比如有一次在“關住大獅子”這一繪畫活動中,有 一個小朋友畫了幾筆便拿著畫紙跑上來說:“老師,我不畫了!”對此我沒有用強硬的口氣讓他下去繼續(xù)作畫,而是對他說:“立立,你看你的籠子有這么大的洞洞,大獅子一定會從這里逃走的,多危險??!快把籠子關關緊,別讓大獅子跑出來?!绷⒘⒙犃粟s緊下去又認真地畫了起來。還有一次在涂色活動“香蕉”中,彬豪隨手拿起一支黑筆涂了起來,我走過去對他說:“你的香蕉是不是壞了呀?壞香蕉可不好吃哦?!彼缓靡馑嫉匦α诵?,我連忙又發(fā)了一張紙給他:“畫一只味道很好的黃香蕉好嗎?”他立即帶勁地涂了起來。
四、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一些美術游戲活動,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造力
在正常的教學活動外,日常生活中可穿插一些美術游戲活動,如每天來園開展十五分種的美術活動,讓幼兒自由選擇玩色或者繪畫;每周安排一次粉筆的面畫,把幼兒帶到操場上,讓幼兒自由地在地面上用粉筆作畫。這種形式,幼兒無拘無束,特別興奮,是幼兒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好形式、好方法。
一學期下來,幼兒通過各種有趣的美術游戲,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著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幼兒對美術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游戲與美術教學的優(yōu)化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美能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1]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李文馥.《新綱要》與幼兒藝術教育改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