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菲菲
陳丹青是個放縱恣肆的人物,無論是在藝術(shù)界還是文藝圈,他總是不管不顧,捅破天機,生猛地三兩下扯開那層窗戶紙,當今社會,少有在他這種地位,還能如此光明磊落者。他罵人,完全是北京腔調(diào),粗而不鄙,十足的江湖氣,他的文章亦如是。
當這樣一個太敢說、太敢寫的人面對記者會是怎樣的情景?
記者:“您看易中天節(jié)目嗎?學者該不該上電視?”
陳丹青:“那算屁事啊,電視普及后,國外學者早就上媒體了?!?/p>
于是一篇新聞報道便出爐了,標題是《陳丹青:易中天是個屁》。至于肆意捏造的話語栽贓,以訛傳訛,陳丹青也遇見不少。陳丹青回想起各種人物對他做的采訪、評述,不僅悚然,太多確信不疑的所謂掌故,布滿了錯置、捏造,倘若演變?yōu)橐杂瀭饔?,可能會轉(zhuǎn)為真相了。
因此,有了這本陳丹青首部訪談錄,匯集了近年來他接受采訪或與人對談所整理出的文字。書名起得很別致——《談話的泥沼》,在某些篇章中,陳丹青還刻意保留了這種媒體狂歡與個人表達之間的談話困境,這種“泥沼”的狀況本身確實值得讀者深思。
同時,在除去媒體預設(shè)的立場后,交流的必不可少就凸現(xiàn)出來,陳丹青特別收錄了他與王安憶就影視和小說而進行的一場深入對話,這是訪談錄,是“了解、探究一位小說家的好文本”,同時也是對對話本身的一種思考。
就訪談錄本身而言,陳丹青是喜愛閱讀的,傾聽、接話、展開、反詰,委婉暗示、索性挑明、中道迂回、劈頭道破……但在近幾年被采訪過程中,陳丹青直言這種“有趣的交談實在太少,已成奢望”,于是,在歷年卷入的采訪中,陳丹青已經(jīng)“沉入話語的泥潭”。
陳丹青還是那個陳丹青,他罵人罵事,全罵在點子上,通透、痛快。即便是一本訪談錄,也能體味到他的性情。
柏邦妮非常欣賞陳丹青,曾說“很慶幸這個時代,有這樣的人與我們‘共經(jīng)這一遭人世時”,因為陳丹青的文字、他說的話、他的浩嘆和咆哮,正是一種努力,續(xù)接那道受傷的文脈的努力。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作者:【英】尼爾·麥格雷戈
譯者:余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價:108.00元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由大英博物館和BBC聯(lián)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親自撰寫,動員100多名館員、400多名專家,編撰時間長達4年,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現(xiàn)了人類200萬年文明史。
這是一項“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館才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劃”,以廣播形式在BBC播出時,創(chuàng)下了1100萬人口同時收聽的紀錄,《紐約時報》盛贊其為“空前絕后的巨獻”。
《錯不在我》
作者:【美】卡羅爾·塔夫里斯、艾略特·阿倫森
譯者:邢占軍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39.00元
每當人們犯下錯誤的時候,往往會通過自我辯護來盡力消除那些動搖自我價值感的認知失調(diào)?!跺e不在我》基于多年的心理學研究,是極具洞察力和吸引力的社會心理學著作?!懊绹睦韺W界夢幻組合”、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倫森以流暢有力的文字和生動有趣的事例,從政治、法律、醫(yī)學、家庭、愛情與人際關(guān)系等各個角度,對人類是如何進行自我辯護,自我辯護導致了何種傷害,以及我們?nèi)绾慰朔葐栴}進行了深入解讀。
《書風法雨》
作者:朱幼棣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定價:73.00元
當下書壇浮躁,崇丑尚怪、惡俗吹捧等現(xiàn)象泛濫。《書風法雨》無意安排一條主線作鋪陳式的系統(tǒng)闡述,更關(guān)注書法文化生態(tài)與傳統(tǒng)審美取向。從書法的本質(zhì)入手,談執(zhí)筆、運筆、臨摹、書體的演變、書風的流變,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從千年書法時間與歷史的高度,縱談古今名家佳作。
秉筆思生,臨池志逸。《書風法雨》技法義理和書論考據(jù)并重,對流行觀點的辨析有理有據(jù),指出經(jīng)典與時弊的區(qū)別,庸陋淺滑與典雅蕭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霧,匡正扶危。
《重新發(fā)現(xiàn)上海 1843-1949》
作者:王千馬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定價:42.00元
如果說上海是一座見證了中國近代跌宕沉浮的城市,那么天平社區(qū),則是中國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一個標本,這個面積僅僅2.68平方公里的社區(qū),因為它獨特而輝煌的歷史,注定是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之地。
天平之獨特,不僅在于它是上海的一部分,更因為它與這些人的命運曾交錯相連:盛宣懷、蔣介石、宋子文、陳毅、宋慶齡、汪精衛(wèi)、馬歇爾……一百多位歷史名人,都曾聚集在此,他們與天平一起,親身經(jīng)歷著中國由苦難走向輝煌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