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以前我在內(nèi)地一家有1000多號人的國營工廠里上班,管過一陣“勞動人事”,廠子里的幾個停薪留職的職工我都認識,他們個個有能耐,不是做生意,就是在外開廠子,非常風光。
但他們很少主動來辦離職的。有一位在外辦了廠,職工都有幾十人了,但他仍然“停薪留職”著,他每隔一兩個月會回到廠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和原先的那幫工友聊聊天。我直到現(xiàn)在也沒明白,他到底為了啥?;蛟S他回來就是和工友聊聊天而已。
還有一個胖子,講話慢條斯理的。“停薪留職”后,在外面買地造房子,造了房子,再賣給別人,別人說他至少有上千萬資產(chǎn)了。這在當時錢多得可怕。但此人經(jīng)?;貋?,到了中午還喜歡吃食堂飯,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三個香氣撲鼻的肉圓子,一碗黑木耳香干回鍋肉。到辦公室來蹭個座位,吃得可歡了。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這兩樣菜。這肉圓子全是新鮮豬肉手工剁切,猛火蒸壓而成,真是香糯可口,頰齒留香,是我迄今為止吃過的最香的肉圓;再說這黑木耳香干回鍋肉,白中有黑,黑中有白,木耳的醇味,香干的香味,回鍋肉的油水,被燉得“合成一體”,每到開飯時間,香飄廠區(qū),讓人垂涎欲滴。廠里的女職工大都備有一器皿,中午買上這兩樣菜,下班帶回家吃。
后來我問這胖子,你現(xiàn)在是大老板了,酒店里的美味佳肴不吃,怎么跑到廠里來吃食堂飯?他說:這里的肉圓子,還有黑木耳香干回鍋肉好吃,外面沒人能做得好,我只要一想起來,就想回來吃。再說,我只是“停薪留職”,還是廠里的職工,現(xiàn)在食堂的師傅給我打菜,還是那么多,實在好??!
我聽了,目瞪口呆。
這位老兄,原來是“愛”上了這里的菜,“愛”上了食堂師傅給他打的菜分量足……
后來,我離開了那家工廠。聽說工廠之后遭遇了經(jīng)營困難,再后來改了制,成了民企,現(xiàn)在效益又好了。不知這胖子現(xiàn)在何處“發(fā)財”,也不知這廠子食堂里的肉圓子、黑木耳香干回鍋肉是否仍舊好吃?
不管以前的職場給你是喜還是悲,總有一兩樣東西會讓你留戀。有人留戀與工友聊天,有人留戀食堂里的肉圓子。而我留戀當時緩慢的工作節(jié)奏,有時閑得可以在工作電腦上敲出一篇散文。想起關于Google公司的一則軼聞。在Google公司,幾乎年年獲得明星員工的人不是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也不是技術工程師,而是一位名叫艾爾斯的普通員工,他不會編程,也不懂經(jīng)營,只是Google公司食堂的一位廚師。
艾爾斯是Google公司創(chuàng)立初期用高薪聘請來的,為員工制作可口的免費午餐。謝爾蓋承諾,如果做得好,可以得到公司的股份。艾爾斯來了,竭盡所能,為大家烹飪美食。后來,Google公司做了一項調(diào)查,讓員工們排列出Google十分讓人留戀的原因,結(jié)果排在第一位的,不是高收入,也不是光明的職業(yè)生涯,而是艾爾斯制作的美食。而現(xiàn)在提起對Google公司的印象,外界多半馬上會想到的是Google放滿美食的吧臺。
這恐怕是許多深諳商道的人意想不到的。
我現(xiàn)在終于理解胖子當年的舉動了。美食是具有凝聚力的,它是一種美妙的“經(jīng)營手段”。遺憾的是,當年廠子里的管理層,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迄今為止也沒聽說有哪家單位認真對待員工的“工作餐”,大都是從外面叫上一些盒飯,今天加排骨明天加雞腿,就算很OK了。
但Google卻把工作餐作為一種“文化來經(jīng)營”,讓它成為員工們心中最大的念想。所以這世界上,多的是平庸公司,像Google這樣的個性公司真是少之又少。
(摘自《人民文摘》)
逃出豪門,空姐急需172萬元
就在盧江匯錢的第二天,他突然收到一條陌生的短信,對方自稱是陳嬌老公林世光,責問盧江為什么多管閑事,要摻和他們夫妻間的事。
盧江義憤填膺地為陳嬌打抱不平,在解釋自己與陳嬌只是普通微信好友的同時,還警告林世光,對陳嬌實施家暴是違法的。一番唇槍舌劍之后,盧江接到陳嬌發(fā)來的微信:“老公請了幾個打手盯著我,我需要賄賂打手,不然怕遭到毒打?!?/p>
盧江又按陳嬌的要求匯了5萬元。此后,每隔幾天他就收到陳嬌發(fā)來的求助微信,急需用錢賄賂保姆和打手。陳嬌在微信中描述的悲慘情景,讓盧江心急如焚,每次他都按陳嬌的要求匯錢,到2012月10月底,他先后分16次匯出了67萬元。
2012年11月,陳嬌發(fā)來短信告訴盧江,她已聘請律師辦理離婚手續(xù),她擔心丈夫會轉(zhuǎn)移財產(chǎn),便讓盧江匯100萬元辦理財產(chǎn)保全手續(xù),等辦完離婚手續(xù),她就會把錢還給盧江,時間最遲在11月底。
嫁入豪門的空姐要離婚,起碼會拿到一筆巨額財產(chǎn),用100萬元到法院去保全財產(chǎn),可以預想她離婚后拿到的這筆財產(chǎn)肯定不小,況且這筆錢是交到法院的,盧江想都沒想就給她匯去了100萬元。
幾天后,陳嬌再次讓他幫忙支付律師費,再匯5萬元。2012年11月15日,當盧江匯出這5萬元以后,就再也沒有收到陳嬌的微信。剛開始,盧江認為陳嬌有可能被林世光控制,無法與自己聯(lián)系。直到11月29日,盧江在整理抽屜的匯款收據(jù)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給一個從沒謀面的微信好友匯出了172萬元巨款。
2012年12月1日,盧江向福清警方報案。辦案民警聽了盧江的敘述覺得不可思議,但盧江手中那疊厚厚的匯款收據(jù),的確是172萬元。福清警方通過銀行查詢陳嬌給盧江提供的匯款賬號,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每次盧江將錢匯到陳嬌的銀行賬戶后,錢馬上就從福州一家銀行的柜員機轉(zhuǎn)到另一個建行賬戶上,該賬戶的戶名叫何玉琦!
辦案民警調(diào)取了銀行監(jiān)控錄相,發(fā)現(xiàn)每次在柜員機前轉(zhuǎn)賬的都是同一個人。盧江辨認后大驚失色,這個人就是他見過的微信好友何玉琦!
微信曖昧,變身空姐考驗感情
警方很快將何玉琦傳喚到案,何玉琦承認這一切確實是她所為,在微信上與盧江交往的“陳嬌”其實就是她。這么做是因為盧江不但冒充未婚男子跟她談情說愛,還移情別戀。憤怒之下,她才出此對策懲罰他。
原來,有過兩次網(wǎng)戀受騙經(jīng)歷的何玉琦,對盧江總是有點不放心。她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盧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主動向自己示愛,自己何不化身一個更漂亮的微信好友考驗他一回。如果他立場堅定,自己就不用有所顧慮。如果他花心,就盡早分手。于是,何玉琦重新注冊了一個名叫“晴晴”的微信號,又特意從網(wǎng)上下載了幾張美女照片掛在微信號上,隨后加盧江為好友。
何玉琦經(jīng)過仔細斟酌,首先給盧江發(fā)去一條略帶曖昧的微信:“在茫茫人海中選擇加你,應該是一種心靈感應,希望我們能成為好朋友?!?/p>
“我相信緣分,非常樂意成為你的好友?!笔盏揭粋€漂亮女子發(fā)來的微信,盧江有些喜不自禁。何玉琦一下子就試出了這個男人花心的本性,她大失所望。
此后,盧江一有空就追著“晴晴”聊天,還主動把自己是公司老總的身份告訴“晴晴”。何玉琦自稱家在上海,還編出了空姐的身份。當盧江追問她姓名時,她隨口報了表妹陳嬌的名字。
以謊騙謊,豪門脫險實為騙局
半個月后,盧江主動約“晴晴”見面。何玉琦想,既然你欺騙了我的感情,那我也要讓你受點懲罰。于是,她暗示盧江給她匯路費,盧江欣然答應。
銀行卡號會顯示戶名,何玉琦就找陳嬌借銀行卡。當時,她并沒有把討要“路費”的事情當真,她覺得盧江畢竟是個大老板,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不可能輕易就給素未謀面的微信好友匯錢。哪知盧江收到卡號后,還真把“路費”給匯來了。何玉琦大感意外的同時,也覺得報復一下這個好色之徒,是件好玩的事情。隨后,她又編了被老公控制的謊言。盧江信以為真,將一筆筆錢匯了過去。
收到172萬元后,何玉琦把陳嬌的銀行卡還了回去,換掉手機號,不再與盧江聯(lián)系。而盧江匯來的172萬元,她一分都沒動。
2012年12月3日,何玉琦被抓獲歸案,警方如數(shù)追回了盧江的172萬元。2014年4月,記者從福清市人民法院獲悉,法院以詐騙罪判處何玉琦有期徒刑1 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本文拒絕一切形式的轉(zhuǎn)載、文摘、上網(wǎng))
(編輯:北北shinvan98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