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欺凌弱小的惡霸實際上大多擁有正?;蚋哂谄骄降淖晕覞M足感,至少他們在外表和知名度方面很有自信。同時,往往也更容易感到羞恥。
臨床心理學(xué)家瑪麗·拉瑪這a樣描述惡霸的心理:羞恥感是這些人試圖隱藏的感受,他們擔心失敗或暴露缺點,所以通過詆毀他人來掩蓋自己的羞恥感,結(jié)果是放大了他人身上的缺點。換句話說,惡霸通過戰(zhàn)勝你來使自己成為贏家,并迫使你成為失敗者。此前,研究者通過連續(xù)7年環(huán)法奪冠的傳奇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的案例,介紹了自戀狂在心理上存在類似“勝利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心態(tài)。他們的世界里只有兩種人:勝利者和失敗者。
拉瑪將自戀者的心理描述為不自覺地擺脫羞恥感。這是種心理策略,旨在戰(zhàn)勝內(nèi)心壓抑已久的自卑:失敗者是你,而不是我。因此,為了轉(zhuǎn)移羞恥感,自戀狂往往需要依賴失敗者,以達到自我防御的目的。
橫行霸道者和自戀狂通過相似的心理策略保護自己,從這個意義上看,不把他們當成兩個獨立個體,而是連起來分析會更有意義——許多惡霸是自戀狂,他們不僅妄自尊大,且對受害者的遭遇缺乏同情心。同時,許多自戀狂也會變成惡霸。捉弄與欺負之間的關(guān)系,似乎也只是一線之隔,很難被界定。
因此,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惡霸和自戀狂總想欺負別人——對他們來說,受害者正是自己最害怕成為的“失敗者”。摘自《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