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月14日
地點:牡丹江市穆棱鎮(zhèn)
攝影:黃月
農歷正月十五,夜幕降臨之前,窗外的大煙囪冒出滾滾黑煙。我的家鄉(xiāng)是林區(qū),之前砍伐無度,近些年來木材愈加少了,林區(qū)的寥寥幾家工廠關停,很多年輕人在家待業(yè)。加之冬季極寒、空氣污染嚴重,我爸媽并不愿我留在他們身邊工作,而是希望我在外地憑自己創(chuàng)造一份更好的日子。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著勇敢的人,人們把森林成片砍呀嘛砍,林區(qū)彌漫大黑煙。
時間:1月27日
地點: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
攝影:文子
去年回家時,大家最關切的問題是:北京霧霾這么嚴重,你們可怎么活呀?天天戴口罩可怎么呼吸呀?今年回家,大家不再對此感到好奇了。因為霧霾已經真真切切地來到了這個江南城市。
椒江是個港口城市,然而基本的經濟支柱是民營企業(yè),一個又一個工業(yè)園區(qū)在各個郊區(qū)開花,一條條省道國道縱橫交錯,各種加工廠、機械五金廠、化工廠擠擠挨挨……加之椒江區(qū)成了臺州地級市的中心后,房價飛漲,汽車飛奔,道路擁堵,現(xiàn)在加上霧霾,各種城市病應有盡有。瓦藍的天,小橋流水之江南已經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時間:2月4日
地點:山西大同市
攝影:秦雨晨
二毛家的小賣部,就在我奶奶家樓下。這個小賣部在我2歲的時候就存在了,這么多年了,二毛的媽媽依然堅守在那兒賣些日用雜品,只是當年坐在窗里的二毛已經長大了,如今坐在媽媽身邊的是小妹妹三毛。
二毛是誰?二毛是那個小時候一見到我就倒霉的小伙伴,跟我在一起她曾經掉進臭水溝,被隔壁溫和的狗咬傷流血,被瘸瘋子喬老三追著打,奇怪的是每次我都毫發(fā)無損。后來我家里人認為我是二毛的克星,再也不讓我去找她玩了,我還寫過一篇“從此后我再也沒有見過二毛”的文章緬懷此事。
今天晚上我居然在二毛家門前的小賣部偶遇二毛,她跟著媽媽還有她妹妹三毛在一起,我們只是隨意寒暄了兩句,我只記得小時候二毛比我高,現(xiàn)在她比我矮。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只希望二毛平安,真心的!
時間:2月13日
地點:天津楊柳青小鎮(zhèn)
攝影:盧禹凡
這座以石家大院出名的小鎮(zhèn),是天津民俗最豐盛的地兒。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這里都會舉行燈會,街道兩旁張燈結彩,人們摩肩接踵,慢慢悠悠地行走在賣燈和小吃的攤位間。很多小時候熟悉的、現(xiàn)在卻很難見到的小吃都在今天出現(xiàn)了,鐵板魷魚、炸串兒、熟梨糕、棉花糖。
朋友一看到“棉花糖”仨字兒就一腦袋扎進去了,她覺得五塊錢一支有點貴。最后還是毫不猶豫地掏了錢,我想也許是因為回憶無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