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撰文/陳杰
行走在德國,身邊的建筑風格存在著明顯的地區(qū)差異,在南德巴伐利亞地區(qū),處處可見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羅克式建筑;而在北德則多是莊重嚴謹的哥特式建筑。各地的建筑是與其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密不可分的。單就古堡教堂的建筑風格而言,除地區(qū)差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建筑的時間差別。在歐洲歷史發(fā)展中,不同時期的文化孕育出羅曼式、哥特式、巴羅克式、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等不同的建筑風格。德國現代建筑也以其美學性和功能性令人贊嘆。從博物館到體育場館,從教堂到市集,從民宅到商店,在德國可以欣賞到眾多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建筑新作。
我曾在麥琴根小鎮(zhèn),爬上葡萄種植的山坡,坐在山上吹著風,一邊悠閑地等著日落,一邊看著在山間小路上跑步、騎車的人們。德國人高大帥氣,無論男女老少,衣著考究,但又毫不花哨,走在街上,人人都是大步流星,精神充沛,會讓人覺得他們有一種由內心散發(fā)出來的自豪感。雖然德國人的表情嚴肅,但只要和他們目光相對,他們就顯得很熱情,很客氣。當漫無目的地推開某間商店的門,或者走進一個小酒館,偶遇一些當地的路人,幾番簡短交談后,雖然語言溝通不是那么順暢,但是熱情和微笑是我們共同的交流方式??坡〈蠼烫脙仍谑ツ盖霸S愿祈禱的人們、百年餐廳中偶遇的狂歡節(jié)熱情大媽、慕尼黑公園遇到的推著嬰兒車的青年夫婦、杜塞爾多夫萊茵塔上一起拍風景的父女、在斯圖加特的夜晚一起看歐冠的德國兄弟……他們改變了我對德國人的固有看法,德國人并不那么冰冷、嚴肅。
美好的旅程已經結束,我們回到了自己原來的生活中去。但我相信,德國,我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