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 滕菲 王艷華
本文屬于2013年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齊齊哈爾城市文化在地方文藝創(chuàng)新中的體現研究》(QSX2013-15WT)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為一個有800年建城歷史的文化城市,齊齊哈爾已經形成了其獨特的城市文化,齊齊哈爾的城市文化既有東北地域歷史文化整體上的特征,同時也因其獨特的發(fā)展歷程和發(fā)展歷史而具有自身的獨特性。這些城市文化作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理念和題材,有的方面在文藝創(chuàng)新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有的還尚處于待開發(fā)的處女地。
關鍵詞:齊齊哈爾;城市文化;地域性;藝術;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
1、崔昊(1978-),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美術學系,副教授,其為齊齊哈爾大學嫩江流域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成員,研究方向:嫩江流域歷史文化研究,黑龍江省西部地區(qū)歷史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
2、滕菲(1987-),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藝術;
3、王艷華(1981-),齊齊哈爾大學美術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畫。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6--01
一、齊齊哈爾城市文化概述
齊齊哈爾作為一個擁有800年建城歷史的文化城市,其城市文化是十分悠久且有特色的。其因地域資源的決定,自古就呈現出漁獵、農耕、游牧三中文化并存交融發(fā)展的態(tài)勢。齊齊哈爾城市飲食歷來也就呈現出漁獵、農耕、游牧三大文明并存的狀況,各種特色的江魚佳肴,東北地域共用的農家菜系列,以及游牧民族獨有的肉類燒烤都在齊齊哈爾本地找到極具特色的代表。齊齊哈爾城是因在本地駐扎并逐漸拓展建設的軍事活動而發(fā)展起來的。其在清代是黑龍江省的核心樞紐和軍事重鎮(zhèn),是黑龍江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因其十分重要的軍事意義,其城市及周邊常年駐守重兵,其城市文化也帶有極強的軍事色彩。在傳統(tǒng)時期,城市文化的諸多要素也多于軍事活動及軍事事件有關。如,其城市文化中明顯的抗爭精神和悲壯色彩就是抗俄名將壽山將軍。其當年英勇抗擊沙俄的壯烈事跡不僅成為本地文化精神的核心之一,而且還因后人為其建造的祭奠建筑——壽公祠而使這英勇不屈的抗爭精神經過百余年的歷史祭奠完全地融入了齊齊哈爾的城市精神。新中國成立后,齊齊哈爾作為我國主要的重工業(yè)基地,在工業(yè)文明方面有了超出國內平均水平的長足的發(fā)展。由此產生的馬恒昌精神成為了新時期齊齊哈爾城市文化精神的代表。馬恒昌精神所指向的工業(yè)文明之下的那種鉆研、進取、協(xié)作以及對效率的追求成為了齊齊哈爾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馬恒昌精神撰寫并拍攝了許多文學作品和舞臺作品。
二、齊齊哈爾城市文化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成果
齊齊哈爾本地的城市文化非常豐富,但多數文藝創(chuàng)新的精力還尚處于集中在歷史題材和非城市文化或事件上。如對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zhàn),因保護丹頂鶴而犧牲的烈士徐秀娟等,報告文學,小說,話劇等佳作頻出,包括筆者在內的本地80后、90后多是閱讀觀看這些作品長大的。相對而言,城市文化方面的文藝創(chuàng)新顯得相對薄弱,但也有作品產生,主要集中在視覺藝術方面。如,崔昊的以齊齊哈爾城市標志性建筑和城市綠化為題材的中國畫作品。齊齊哈爾城市綠化工作較好,市區(qū)里多有百年老樹得以保護,如我國最早的公立公園——龍沙公園就保留有數百棵百年老樹。其以城市綠化為題材的山水畫作品有《一夜春雨》《倉西園北島》《絳柳密蔭》《倉西園平橋》《遠望知魚島》《春到鶴城》《遠眺碧云閣》《旱柳》《九曲橋殘跡》等,以齊齊哈爾標志性建筑為題材的山水畫作品有《天元閣》《鶴城關帝廟》《高陽亭》《澄江閣》《關帝廟后門》《黑龍江省督軍署舊址》《德潤系列》《秀水閣》《都市春雨》等(以上作品均出自于崔昊的專著《東北地域山水畫筆墨語言研究》及《中國山水畫的題材與表現》)。
三、齊齊哈爾城市文化作用于文藝創(chuàng)新方面的設想
齊齊哈爾城市文化對于文藝創(chuàng)新本應佳作倍出的,只是專業(yè)基礎相對薄弱,缺少先行者而已。在強調地方文藝創(chuàng)新,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當下,地方題材的挖掘會逐漸被認識和凸顯的。在挖掘的同時應該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如全面系統(tǒng)的拍攝記錄保存,結合個人藝術風格和審美取向做基礎性的采風寫生工作。注重藝術創(chuàng)作的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持久性,要堅持不懈,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同時,也要與藝術市場相結合,用市場來推動和保障地方文藝創(chuàng)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果沒有市場作為實驗田、信息反饋平臺和物質保障,再雄心壯志的文藝創(chuàng)作動機也會被世俗淹沒,所以齊齊哈爾城市文藝創(chuàng)新作為一個新的課題,從一開始就不能忽視對藝術市場的重視。
以上就是齊齊哈爾城市文化在地方文藝創(chuàng)新中的體現狀況,文藝創(chuàng)新的資源和源泉很豐富,我們滿懷希望也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陳壽安主編,陳文華執(zhí)行主編.放歌時代——齊齊哈爾市攝影家協(xié)會50年獲獎精品作品集[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2.
[2]崔昊.芻議東北地域山水畫學術高度的提升[J]長春:作家.2013,1:223-224.
[3]聞小兵. 齊齊哈爾日報鶴城晚報打響東北抗洪報道第一戰(zhàn)[J]哈爾濱:新聞傳播.1998,10:47-49.
[4]崔昊.東北地域中國畫筆墨語言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0.
[5]崔昊.中國山水畫的題材與表現[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