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
摘 要:修辭是幽默小說實現(xiàn)幽默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同修辭手法的運用必然產生不一樣的幽默效果。本文比較了中英幽默小說修辭手法的差異性,以期為我國幽默小說研究及幽默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英;幽默小說;修辭手法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6--02
幽默小說是通俗小說的一種,在世界小說發(fā)展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幽默是舶來的概念,長期以來對幽默小說的定義界定存在著較大爭議,對幽默小說的研究也借以頗為稀少。而在英國,幽默小說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創(chuàng)作方面,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系統(tǒng)。因此,迫切需要對中英幽默小說進行比較研究,借以達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彌補我國目前對幽默小說研究的不足的目的。
為了給本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史料,有必要對中英幽默小說發(fā)展史進行梳理,以保證研究成果的科學性。
一、中英幽默小說發(fā)展概述
縱觀我國古代文學史,其實沒有真正的幽默小說,“五四”運動后,隨著林語堂對“幽默”一詞的引入以及創(chuàng)辦了以幽默為主旨的《論語》雜志,幽默之風才開始盛行起來,并出現(xiàn)了數(shù)位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師”,如魯迅、老舍、張?zhí)煲?、錢鐘書、趙樹理等幽默大師。改革開放的到來,使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迎來了又一個幽默小說創(chuàng)作的春天,王蒙的《說客盈們》、高曉聲的陳煥生系列、王朔的痞子氣幽默小說等,都是這一時期幽默小說的典范。在中國幽默小說產生與發(fā)展中,不乏諸多經典之作,在中國甚至是世界文學之林都獨放異彩,這為我們對幽默小說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與中國相比,英國的幽默小說誕生較早,可追溯到18世紀,斯威夫特以針砭時事、嘲諷現(xiàn)實的《格列佛游記》開創(chuàng)了英國諷刺性幽默小說的先河,亨利·菲爾丁、簡·奧斯汀等都是當時幽默小說的代表人物。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幽默小說呈現(xiàn)出空前繁榮的景象,涌現(xiàn)了狄更斯、薩克雷等大批優(yōu)秀作家。當代英國,也不乏對幽默諷刺傳統(tǒng)的繼承者,佩勒姆·伍德豪斯、斯帕克、特雷弗、艾米斯、戴維·洛奇等都在作品中融入了喜劇元素。英國幽默小說早熟、多產的特點中必然蘊含著許多可鑒之處,因此將其與中國幽默小說進行比較研究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二、中英幽默小說修辭手法比較
語言幽默的獲得是通過語言要素的搭配和組合而產生的,變異、超常的語言組合易于產生幽默感,而這種特殊的語言組合即是修辭手法的運用,正如《辭海》中對幽默的解釋:“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訛謬和不通情理之處”。就中英幽默小說中綜合修辭手法的使用現(xiàn)狀和風格來看,二者雖然都是通過人物或者事物的非常態(tài)化來表現(xiàn)幽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明顯的差異,中國幽默小說多采用夸張的漫畫式幽默,通過對人物形象或者事件過程的夸大來獲得幽默效果,將笑料表露于外;而英國幽默小說以內斂的冷幽默手法為主,在借助夸大或者縮小來制造幽默的同時,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將趣味巧藏于內。一言以蔽之,中國小說趨向于感性,而英語小說側重于理性,各有特點。
(一)中國小說夸張的漫畫式幽默
雖然中國文學深受“中庸”思想的影響,講求語言表達的含蓄與中和之美,但近代以來,隨著社會追求自由民主思潮的涌起,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則是增強了人性追求和哲理思索,具體到中國的幽默小說,更偏重于表現(xiàn)主體心靈感悟、符合外在情理的夸張式幽默,相對于英國幽默小說偏重于符合內在邏輯的冷幽默,就在人物描繪上多了一些熱度和張力,這與漫畫簡略勾勒、夸張描繪的性質是十分類似的。因此,用夸張的漫畫來形容中國幽默小說的修辭手法是恰如其分的。在此,筆者主要結合老舍和張?zhí)煲磉@兩位典型作家的作品,來分析中國幽默小說中漫畫式夸張的幽默表現(xiàn)修辭手法。
在老舍的很多幽默小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作者在人物形象勾勒時較多地運用了夸張的漫畫式修辭手法。例如,在《牛天賜傳》里,他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米老師:“米老師坐在那兒,壓得椅子直響,一臉的浮油,出入氣兒的聲音很大,嘴一嚼一嚼的嘎唧著,真像個剛出水的鱷魚?!痹偃缭凇墩t旗下》中對多大爺?shù)拿枥L——“眉眼口鼻都擠到一塊去兒,象個多褶兒的燒賣?!蓖ㄟ^“出水的鱷魚”、“多褶兒的燒賣”這種夸大的修辭很容易讓讀者聯(lián)想到人物的有趣和搞笑,幽默的氛圍頓時而生。除此之外,在《老張的哲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夸張漫畫式的修辭手法,將老張的鼻子比作柳條上倒掛的鳴蟬、把嘴巴形容為夾餡的燒餅,任何一個作者聯(lián)想到這種容貌,難免忍俊不禁。另外,在《老張的哲學》中,有一段對中國人吃飯流程五關的詳細描寫,堪稱夸張漫畫式修辭手法應用的經典,也充分印證了老舍在幽默效果表現(xiàn)上的高深造詣。
除了老舍,素有文學漫畫家之稱的張?zhí)煲韺鋸埖穆嬍叫揶o手法的運用也可謂達到了駕輕就熟的境界,他的幽默小說中多處都運用了這種修辭手法。通過對人物外貌、行為及細節(jié)的夸張放大,不僅可以凸顯人物的特點,形象地揭露對象的本質,還能體現(xiàn)出華美外衣下的可笑。在張?zhí)煲怼度A威先生》中,他對華威的形象作了如下描寫:“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皮包……拿著雪茄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睆?zhí)煲碚峭ㄟ^將華威先生的手指動作漫畫式地勾勒成“一朵蘭花的圖樣”,從而生動地展現(xiàn)出華威先生外表的道貌岸然和內在的滑稽可笑?!栋细缸印分校瑥?zhí)煲碛靡唤M漫畫來突出包國維的形象,例如,“他走起路來像個運動員,每踏一步,他胸脯連著腦袋前擺……”,“像個運動員”暗示了包國維朝思暮想向上爬的心理,“胸脯連著腦袋”雖然有些夸張,但契合了包國維虛榮的個性特征。再如,“他對鏡子正面瞧瞧……他老覺得一個美男子是該有這副臉嘴的?!边@一連串的幾字一句,一句一個動作,夸張但又不失實,生動地使一個愛慕虛榮、頑冥卑劣、外表張揚的小市民形象躍然紙上。
在中國幽默小說諸多作品中不乏上述漫畫式夸張手法的使用,不僅勾勒了生動的形象,還增添了幽默成分,且揭露了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質,是創(chuàng)作中一種非常有效的幽默表現(xiàn)修辭手法。當然,中國幽默小說僅僅使用這一種手法,或許有些單調。所以,對英國幽默小說的修辭手法加以研究,為我國幽默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更多的幽默表現(xiàn)途徑顯得十分必要。
(二)英國小說內斂的冷幽默
英國人歷來以穩(wěn)重、保守、務實而著稱,正是這種民族性格,造就了其在語言表達上的內斂風格。英國的幽默小說受此影響,對于幽默的表現(xiàn)也形成了顯著的特點:有節(jié)制,點到為止,偏重于符合內在邏輯的幽默。這種語言風格更接近于“冷幽默”,即淡淡的、自然流露、笑得很有節(jié)制的幽默,也是讓人不解、深思、頓悟的幽默, 明顯不同于中國幽默小說中夸張的漫畫式幽默。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中,他用這樣一段文字來描寫特普曼:“時間和食物已經把這副一度很風流的身材擴大了……廣闊的下巴逐漸侵占了白領帶的邊界”。這里,作者雖然也采用“身材擴大了”、“下巴逐漸侵占了白領帶的邊界”等夸張的語詞來反映特普曼的外貌特征,但相對我國幽默小說中一些人物特征的描繪,如《正紅旗下》中任意夸大的用“鱷魚”和“燒賣”來形容多大爺、《華威先生》中通過“一朵蘭花的圖樣”來提示其性格,已很有節(jié)制,且也不失幽默。再如狄更斯的《走進上流社會》中對老人吸煙斗場景的書寫:“附近的一切,那濃霧籠罩的河道……仿佛都與白發(fā)老人在一起吸煙斗……活動木房子的漏洞形煙囪也不甘落后……噴吐著自己的煙霧?!痹谶@里,作者運用了一個帶有夸張的比喻:“附近的一切”“ 仿佛都與白發(fā)老人在一起吸煙斗”,這種令人回味的幽默在英國幽默小說中是比較常見的,這樣不但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還能令人沉思和頓悟。
英國著名女簡·奧斯汀對內斂冷幽默的使用很具有代表性,她側重于表現(xiàn)符合內在邏輯的幽默,小人物的幽默塑造基本都具有冷幽默的特點,節(jié)制而不夸張。《傲慢與偏見》就是一部充滿風趣詼諧的幽默小說,該作品中,簡·奧斯汀通過大量風趣的對話和極具趣味性的描繪,將英式的睿智幽默與英倫的鄉(xiāng)村生活相融合,以此展現(xiàn)內斂性的冷幽默。透過貝納特與柯林斯的一段對話即可深刻地體會到冷幽默的無窮魅力。貝納特問:“你真是幸運……還是事先費了一番周章琢磨出來的?”柯林斯說:“主要是靠臨場發(fā)揮……但我總要盡可能說得就像脫口而出的樣子?!北砻嫔峡?,貝納特對柯林斯所說的話像是一種恭維,但實際上帶有嘲諷的意味,卻又比諷刺要緩和。
當代英國幽默小說作家中,也有不少符合內在邏輯幽默的使用者,如艾米斯《幸運的吉姆》中的吉姆作了如下自我思考:“我是個拿毛刷的。哎,可惜不是拿毛刷油漆房屋的,不然,我如今就發(fā)了橫財……不,我不是油漆工,而是畫家?!徊?!我畫的只是些畫,僅僅是畫,”這忽而否定忽而肯定的一連串趣味性設想,其實是符合內在邏輯的冷幽默,看似好笑,但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
在英國幽默小說史中,像狄更斯、簡·奧斯汀、艾米斯這些側重于符合內在邏輯冷幽默表現(xiàn)的作家不勝枚舉,這里不一一道來。從以上對英國幽默小說一些典型冷幽默實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英國幽默小說中幽默多蘊藏于趣味性的對話,而中國小說中的幽默多顯露于夸張式的人物或者事件描寫,這種差異性的由來與本文所提出的英國側重于符合內在邏輯的冷幽默和中國側重于外在夸張的漫畫式幽默是密切關聯(lián)的,因為對話相對于人物描寫而言需要更多的闡明和說理,不適宜任意放大,將冷幽默通過更多的對話來展現(xiàn)更顯得合情合理。英國幽默小說雖然與中國幽默小說的幽默效果表現(xiàn)手法有所不同,但目標是一樣的,因此也可為我國幽默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借鑒。
三、結語
通過對中英幽默小說實現(xiàn)幽默效果的修辭手法的比較研究,可以看出二者各有特點,但所產生幽默效果相似,最終的目標相同,都是為了塑造人物,揭示客觀事實。因此,在幽默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可以互相借鑒,通過更豐富的修辭手法,推動幽默小說創(chuàng)作達到新的高峰。
參考文獻:
[1]老舍著.崔鐘雷編.老舍小說集[M].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
[2]張?zhí)煲?張?zhí)煲矶唐≌f選集[M].文化藝術出版社,1981.
[3]狄更斯.蔣天佐譯.匹克威克外傳[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0.
[4]簡奧斯汀.趙琪譯.傲慢與偏見[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5]艾米斯.譚理翻譯.幸運的吉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