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海外的華僑華人新聞中,西班牙新聞尤其多,且多有華人被欺負之感。為何鮮有其他族裔的人群有類似的遭遇?近日與西班牙幾個僑領閑聊,筆者慢慢了解了一個真實的西班牙華人社會。在近20萬旅西華人中,多數(shù)人并無久居之心,只抱賺錢就走之意。比如一瓶水,西班牙商人如果賣3元,華商1元就能出手。當?shù)厣倘擞泄?jié)假日休市之說,但華商卻天天營業(yè)。久而久之,西班牙當?shù)厣痰甓啾蝗A商擠垮,華商百元店成絕對主力。
有一項統(tǒng)計顯示,西班牙個體老板自歐債危機爆發(fā)之后萎縮了11%,而華人個體戶業(yè)主則在逐年增加。華人業(yè)主里70%經營商業(yè),以服裝店、百元雜貨店和食品店為主。以馬德里為例,在馬德里地區(qū)2.24萬華人勞動力中,近半數(shù)人是老板,同西班牙人的慘淡經營形成鮮明對比。這種狀況在經濟不佳之際,很容易受民族主義影響,制造話題。2004年,轟動一時的西班牙中國鞋城被燒事件,多有媒體報道華商的1000多萬的損失,但卻沒有道出正是中國鞋店的競爭,擠垮了本地鞋店。
此外,很多華商文化程度不高,因語言問題根本不看電視,不讀報,更不懂法律,客觀上也加大了與主流社會溝通的難度。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