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禹
2013年11月17日,秀山縣梅江鎮(zhèn)民族村。
女孩李燕揣著雙手,站在家門前的大樹下,眼巴巴地望著山路盡頭。
“他來啦!”一聲歡呼,李燕雀躍般地朝山腳跑去。
山腳下,一個身影正艱難地移動。
幾年來,這個身影每月都會準時出現(xiàn)。李燕知道,這是瞿秀泉叔叔為她送生活費來了。
在秀山,還有很多孩子跟李燕一樣,在每個月的周末,他們同時期待著瞿秀泉到來。
對于他們,瞿秀泉就是他們的“愛心爸爸”。
“如果一個孩子能多讀點書,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2005年9月的一天,秀山縣隘口鎮(zhèn)壩芒村小學。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朗朗讀書聲飄出教室。
教室外,10歲的張瑩鳳趴在窗臺上,看著同學們上課。因為沒錢交學費,張瑩鳳輟學了。張瑩鳳一歲半的時候,爸爸去世。7歲時,媽媽也離開了她。她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這一幕,讓進村巡查電網(wǎng)的國家電網(wǎng)重慶秀山供電公司職工瞿秀泉(現(xiàn)任城區(qū)供電所所長)看到了。瞿秀泉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全部給了張瑩鳳的爺爺,讓他為張瑩鳳交上學費。
由于供電所轄區(qū)服務(wù)對象大多是山區(qū)村民,瞿秀泉經(jīng)常到山里巡查。每次到大山里,最讓他揪心的,便是看到那些成績優(yōu)秀卻因家境貧窮而輟學的孩子。
“如果一個孩子能多讀點書,人生就會完全不同?!被氐郊依?,瞿秀泉對妻子說。
“你就是窮操心,那么多孩子,你怎么幫得過來?”妻子說。
“有愛心的人很多,但總需要一個人去牽頭,我得把他們組織起來。”孩子渴求上學的目光,讓瞿秀泉輾轉(zhuǎn)難眠。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瞿秀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大家很贊同。
當天,在瞿秀泉牽頭下,大家成立了一個“陽光愛心小組”?!凹o律”很簡單:會員每人每天節(jié)約一元錢,每月至少拿出30元,用來資助秀山當?shù)仄穼W兼優(yōu)的貧困學子,直至其高中畢業(yè)。
當天在一起的六個人全部入會,瞿秀泉作為發(fā)起人,被推舉為組長,負責管理愛心基金賬目和建立資助名冊。
最初,大家籌集到的資金非常有限——不到6000元。但所有成員都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隨即開通了QQ群,通過學校和網(wǎng)友獲取貧困學生信息,每收到一份學生資料,大家就會向?qū)W校了解其學習、品德情況,逐一家訪,再在QQ群中討論是否給予資助,同時還主動在秀山在線“愛在秀山”中公示收支情況。
“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走多少山路都值得”
2011年12月3日,秀山縣溪口鎮(zhèn)龍盤村。
“你是陳永達嗎?我們是秀山國家電網(wǎng)的工作人員,想資助你女兒陳桃英上學?!宾男闳瓣柟鈵坌男〗M”成員一塊前來家訪,確定資助對象。
從溪口鎮(zhèn)出發(fā),在大山深處步行近一個小時,才到達陳永達的家。一條崎嶇的泥濘小路,是連接山里和外界的唯一通道。
瞿秀泉了解到,陳桃英從小被親生父母遺棄,是陳永達在趕集時撿回來的。父女倆靠種地、養(yǎng)牛為生,年收入不足萬元。
“怎么有這么好的事情?”陳永達先是一愣,隨后高興起來。
“我們想減輕你的負擔,讓你女兒安心學習。”瞿秀泉說。
“哎,女兒在學校的生活費,就是家里幾只母雞下蛋賣的錢。有時,一只母雞不下蛋了,女兒的生活費就少了?!标愑肋_說。
“我們決定每月資助陳桃英200元生活費?!宾男闳f。
一到周末,瞿秀泉就和同伴們輾轉(zhuǎn)于各個鄉(xiāng)鎮(zhèn)、山寨考察。
這讓瞿秀泉的家人多少有點“意見”。
“對別人家的孩子,比對親生女兒還上心。每次開家長會,爸爸都不去?!迸畠忽臈钫f。
由于山高路遠,很多時候,大家一大早出門,直到深更半夜才能回家,山路顛簸,稍不留神還有摔下山崖的危險。但是,每次從拿到資料到上門家訪,“小組”成員總會間隔不過半月,就能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
很快,陳桃英就收到資助的生活費用。
兩年來,陳桃英的生活費從未間斷過。除了送生活費,每次來,瞿秀泉都會自掏腰包給她買鞋子、衣服……
“每次都親自去,走那么遠的山路,可以直接把生活費郵寄過去?。俊逼拮硬唤獾貑?。
“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走多少山路都值得。最重要的是,每次去,能夠跟孩子交流?!宾男闳f。
“每位受到資助的孩子,都是一顆充滿愛的種子”
2013年7月2日,瞿秀泉的家,電話突然響起來。
“瞿叔叔,我是吳啟軍,我想加入‘陽光愛心小組,資助幾名貧困學生?!眳菃④娛恰瓣柟鈵坌男〗M”資助的第一個對象。
2006年9月,走訪途中,瞿秀泉來到溶溪鎮(zhèn)老田村,遇到吳啟軍的父親。
為了讓兒子完成學業(yè),老吳每天都要擔煤上山烤煙葉。一挑煤炭30多公斤,從山下走到山上,得花5個多小時,一天最多擔3趟。村里沒人能吃這種苦,只有老吳硬扛著。父親掙來的錢,吳啟軍舍不得花,甚至每天只吃一頓飯。
正是這份執(zhí)著,讓瞿秀泉萌生了資助吳啟軍完成學業(yè)的念頭。
有了資助,減輕了負擔,2007年,吳啟軍順利考上重慶交通大學。
“沒有瞿叔叔,就沒有我的今天?!眳菃④娬f。畢業(yè)后,經(jīng)濟有所改善,他決定加入資助隊伍。
這些曾經(jīng)接受過愛心資助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后,正接過接力棒,讓愛心得以傳遞。
鄧露琴,2008年在長江師范學院上學時,愛心小組獲悉她家困難,曾經(jīng)一次性資助她3000元費用。2013年11月19日,生活條件稍微好轉(zhuǎn)一點的鄧露琴也自愿加入到資助隊伍中來。
受到過資助的楊小彬已資助過兩名貧困學生。
九年來,“陽光愛心小組”共收到成員會費、各界人士捐款24.1485萬元,為貧困生送去生活費17.901萬元,結(jié)余6.2475萬元;已有32名學生受到資助,完成高中階段的學業(yè)。
“每位受到資助的孩子,都是一顆充滿愛的種子,無論飄到哪里,都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宾男闳械胶苄牢?,“有一份希望,就有一種力量,自己會一直走在這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