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妹等
【摘 要】 目的 探討中暑所致橫紋肌溶解癥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 方法 回顧中暑所致橫紋肌溶解癥的診斷與治療。橫紋肌溶解癥的病人有中暑史,高熱,肌肉酸痛,肌酸激酶超過正常峰值10倍以上,并有血或尿肌紅蛋白升高。治療以降溫,補液,對癥支持療法為主。結果 中暑,高熱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癥。結論 中暑,高熱可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癥。
【關鍵詞】 橫紋肌溶解癥;中暑;肌酸激酶
【中圖分類號】 R594.1+2 【文獻標識碼】 B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院夏季收治一例中暑致橫紋肌溶解癥病人,女,76歲,因下肢酸痛,麻木6小時,中暑2小時入院。在家中突發(fā)下肢酸痛,下肢麻木摔倒,無意識喪失,體溫38.5度,雙下肢浮腫,左側肢體肌力3級。實驗室檢查:WBC14.4×109/L,N 0.92,血生化檢查CK9363U/L,CK-MB137U/L,ALT136U/L,AST319U/L,BUN18.23mmol/L,Cr264umol/L,UA436umol/L,TnI陰性,血肌紅蛋白170.8ng/ml。尿蛋白25mg/dl,尿潛血陽性,尿紅細胞陰性。臨床予降溫,補液,抗炎,活血化瘀,保肝,同時應用激素對癥支持治療,治療過程中肌酸激酶進行性下降,16天后病人癥狀消失,復查血生化指標基本正常出院。
2 討論
橫紋肌溶解癥是由于擠壓,運動,高熱,藥物,炎癥等原因所致橫紋肌破壞和崩解,導致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細胞內(nèi)的成分進入細胞外液及血循環(huán),引起內(nèi)環(huán)境紊亂,急性腎衰竭等組織器官損害的臨床綜合征[1]。橫紋肌溶解癥的病因:物理性因素有擠壓與創(chuàng)傷,運動與肌肉過度活動,電擊,高熱;非物理性因素有他汀類降血脂藥物,毒物影響,感染,電解質(zhì)紊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nèi)分泌及遺傳代謝性疾病[2]。引起中暑所致橫紋肌溶解癥的主要原因是中暑和高熱[3]。此病人高齡,女性,中暑,高熱引起肌肉損傷,誘發(fā)橫紋肌溶解,同時有血CK升高超過正常峰值10倍以上,腎功能損害,血、尿肌紅蛋白升高可以明確診斷。治療原則應及時,積極地補液、充分水化,維持生命體征和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清除對機體有害的物質(zhì),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必要時行透析等腎臟替代、器官支持治療[4]。橫紋肌溶解癥的預防:(1)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2)不要以過度激烈運動的方式來進行體罰。(3)在激烈運動之后記得多喝開水,以利肌紅蛋白的排除,減少腎功能受損的機會。尤其是夏天做運動時要量力而行,多補充水分。(4)罹患代謝性疾病的病者要限制運動量,若出現(xiàn)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就要趕快休息。(5)服用他汀之類的降血脂藥物之后,若有肌肉疼痛現(xiàn)象時,應即就醫(yī)。(6)保持生活規(guī)律、飲食均衡。(7)勞力型熱射病,高溫和運動疊加在一起,更容易發(fā)生橫紋肌溶解。
參考文獻
[1] Sever MS.Rhabdomyolysis[J].Acta Clin Belg Suppl,2007,(2):375-9.
[2] Huerta-Alardin AL,Varon J,Marik PE.Bench-to-bedside review: Rhabdomyolysis—an overview for clinicians[J].Crit Care,9:158-169.
[3] 徐昌盛,等.熱射病研究進展[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5,7(14):609.
[4] 王麗暉,吳廣禮,張麗霞,等.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癥27例臨床診斷及治療[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4,1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