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豐 邵澤容
摘 要:演講活動是思想教育當下較受歡迎的形式,而演講過程中的宣傳教育效果離不開情感鼓動和審美追求,將演講活動變成情真感美的氣場,通過演講主客體的內在和外在的審美和表現(xiàn),讓聽眾在熏陶感染中完成情感的鼓動和追求,是演講教育的魅力關鍵。
關鍵詞:演講教育;情感鼓動;審美追求
[中圖分類號]:H0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30--02
演講不僅是交際,也是認知和思維,是影響和鼓動的工具,具有較強的宣傳教育功能。因此,不僅高校積極開設該課程,社會各界亦表現(xiàn)出強烈需求;不僅“廣義”(就某一問題或事件向較多聽眾發(fā)表見解的有聲語言和態(tài)勢語言相結合的社會活動) 的演講普遍應用,備稿演講和即興演講比賽(狹義的演講)則廣泛開展,經(jīng)常舉辦,廣受歡迎。本文只就演講活動中的情感鼓動和審美追求體現(xiàn)思想教育目標進行闡述。
一、演講活動中的審美追求
演講活動的審美追求審美性,是指演講過程應具有一定的審美因素和審美性,即讓演講活動的各因素(語言、態(tài)勢、素材、構思、情感等)達到一定的審美要求,實現(xiàn)和諧良好的表達效果。演講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雖然具有為他性(聽眾),不同于詩歌朗誦主要通過自我陶醉塑造形象展現(xiàn)美感,它需要感染誘發(fā)他人的美的感動、美的沖動激情和追求,詩歌是以“我”為主,演講則是以“他”為主。但演講也有自我性(演講者),不僅演講者“我”,而且聽眾的各個“我”都有其自身的審美特點。演講中的審美追求,主要是由作為審美對象和具有審美價值的演講者表現(xiàn)出來并更是重要的審美對象和具有審美價值的參與者聽眾,從而引發(fā)聽眾的共鳴??梢?,目標在“他”而功夫在“我” ,“鼓動”是因而“追求”是果。
演講的審美價值和演講的美感同時體現(xiàn)在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外在美主要表現(xiàn)在儀表的美、態(tài)勢的美、語言的美、節(jié)奏的美、輕重的美、抑揚的美等方面,內在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理性的美、意境的美、結構的美、機智的美、風格的美、情感的美等方面。外在和內在美是相互聯(lián)系的,密不可分的。演講藝術的審美追求就是這種內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機結合。演講者只有達到了這種內外完美結合,才能感染人、鼓動人,才能讓聽眾在審美感動中開始并延伸審美追求。
二、演講活動中的情感審美
演講活動具有時代性、社會性、群體性等特點,原則上必須順應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生態(tài)發(fā)展(中心思想、重點工作、時代要求、具體需要),但其具有的人文性體現(xiàn)在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情感思維,具有主客體差異和個體性差異,或因“起興”的時、地、人、景、事、物、言、行,或因思維的批判、逆向、聯(lián)想、發(fā)散、形象、多元、求同、求異、退位、錯位、非藕、偏零等產(chǎn)生思想情感、風格形式的差異。實現(xiàn)演講的情感審美,需要演講者了解聽眾、感化聽眾,在愉悅的演講活動中既使自我情感能夠釋放、社會責任得以落實,又使聽眾接受知識、提高認識,達到情與理的有機結合,從而讓演講的交際、鼓動作用得到完美發(fā)揮,宣傳、教育目的得以實現(xiàn)。
1、文本的情感美
演講是有文本的(文稿或腹稿),尤其是參賽和會議演講。演講文本的人文情,是指一篇演講稿本身所具有的豐富的感情,蘊含作者豐滿的內心活動。演講者要注意并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情感,從文本中找到立足點從而將文本情生動靈活地展現(xiàn)在聽眾面前,激發(fā)聽眾的興趣,讓聽眾與文本產(chǎn)生情感共鳴,達到演畢講盡而情味余繞的效果。演講中要以真摯的文本感情為出發(fā)點去感染聽眾,強化審美情感追求,引導出一種高尚的享受,達成聽眾與文本的共鳴,進行情感體味、情感享受、情感激動、情感追求,將文本的情與聽眾的情、演講者與聽眾的情有機結合起來,產(chǎn)生動人的美感。
2、演講的情感美
通過演講活動達成聽眾的審美追求,僅有好文本遠遠不夠,還需要演講者對文本的很好表達,需要演講者的再創(chuàng)造。這種演講者對文本的情感再現(xiàn),就是指在演講過程中聽眾通過表演者的表現(xiàn)來接受情感的熏陶。演講活動的情感熏陶要在表演者深度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聽眾再經(jīng)過聯(lián)想、思考、內化、創(chuàng)造后才能實現(xiàn)完美情感升華。演講需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環(huán)境中去進行,通過演講過程的安撫慰藉、潤澤滋養(yǎng),提高聽眾的美麗激情、感情同化,讓聽眾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和工作、學習、生活的幸福、甜美、滋潤,提高自己的理想信念、情感定位,提升自己的生活體驗、美感滿足。
情感熏陶是演講過程的基本目標,通過聲情并茂的情感表達最能使聽眾受到感染熏陶,豐滿自身情感,在活動中實現(xiàn)情感思考、審美追求,提升情感體驗,實現(xiàn)參與演講的情感美好。
三、演講活動中的情感鼓動
演講活動的目的是使聽眾通過情感鼓動而實現(xiàn)審美追求,而審美追求的實現(xiàn),又離不開演講情感鼓動過程中的審美,因而演講的審美追求目標要通過演講鼓動過程中的審美和表現(xiàn)完成,演講者的情感鼓動,關系演講藝術審美的運作水平和效果收益。
1、動情點
人的情感心理表明,人一旦受到客觀事物的觸發(fā),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情感活動,這種能夠促使人的情感心理產(chǎn)生的信息刺激點就是“動情點” [1] 。利與害、是與非、苦于樂、榮與辱、愛與恨、生與死,極具信息和情感的強烈刺激性,只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針對性地選擇,才會增強吸引力、感染力??梢?,演講要領是選好“發(fā)聲”的“動情點” , 講聽眾關切的東西,并運用有效的語態(tài)技巧進行真摯而強烈的情感表達,才能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
2、發(fā)聲語
演講語言首先是 “發(fā)聲” ,是“講”(也主要是“講” ) ,即有聲語言,然后才是“演”(應該是次要地位),即態(tài)勢語言 ,聽眾首先并主要通過演講者的有聲語言來接收信息。要增強“發(fā)聲”的吸引力、感染力,應該做到:
第一,演講語言因其有聲特點,遣詞造句要遵循語法規(guī)則、發(fā)音標準避免病句,吐字歸音要字正腔圓,這樣才能確保每個字每個詞都清晰響亮,充分表現(xiàn)獨特的美感。
第二,演講語言要表述精確。演講者要在深刻理解文本的精神觀點、思想理論、內容結構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語言,清楚、精確地表情達意,才能把握審美。
第三,演講語言應該是生動形象、幽默有趣,充滿迷人魅力,與聽眾交融,誠心真心貼心交心。只有以情發(fā)聲,以情帶聲,聲情并茂,修辭適當,長短適中,輕重適度,抑揚適時,褒貶明確,愛憎分明,才能增強鼓動性、感染力。
3、加工料
高明的廚師,可以吧普通的菜蔬,做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高明的演講者則善于選擇使用合適的材料加工出強烈感染力和迷人藝術性的美麗篇章。普通實情情境化、枯燥數(shù)據(jù)多維化、敘述故事戲劇化、哲理名言具象化[2]、由點及面的擴展、由表及里的深化、由此及彼的引申、由陳及新的點化、由境及情的交融、由抑及揚的反襯[3]等等,都是“巧婦”的經(jīng)典經(jīng)驗。
4、布局工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演講的好開頭可以讓聽眾“一見鐘情” 。演講開頭結尾、情感布局,直接關系到聽眾興趣、接受態(tài)度、預期效果,十分重要。演講者要高屋建瓴,謀篇布局故事情節(jié)、感情起伏、善惡美丑,又要精工細作,細致雕刻開頭結尾、過渡埋伏、煽情激情,既當設計師,又當技術工。
演講活動是思想教育當下較受歡迎的形式,而演講過程中的宣傳教育效果離不開情感鼓動和審美追求,將演講活動變成情真感美的氣場,通過演講主客體的內在和外在的審美和表現(xiàn),讓聽眾在熏陶感染中完成情感的鼓動和追求,是演講教育的魅力關鍵。演講是一門科學的審美情感藝術,成功的演講能激發(fā)聽眾的濃厚情趣,給聽眾提供美的享受。所以,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情真性美,引導聽眾體味具體生動形象的審美,進而升華情感產(chǎn)生共鳴,完成審美情感的鼔動過程,開始新的審美追求。
參考文獻:
[1]李增源·《選好演講的“動情點”》 ·《演講與口才》1999第3期(p18)
[2]劉 進·《演講者要做“加工”材料的“巧婦”》. 《演講與口才》1999第5期(p28)
[3]黃中建·《深化演講主題的技巧》. 《演講與口才》1999第10期(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