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妮,劉 青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北京市第八中學,北京 100176)
登山鍛煉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王珍妮1,劉 青2
(1.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2.北京市第八中學,北京 100176)
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正逐漸被人們所關注。本實驗研究以登山鍛煉為運動干預,選取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岳南路小學三年級115名同學作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7名同學,對照組58名同學。對實驗組進行為期一學年,每周2次的登山訓練,對照組則進行常規(guī)體育課鍛煉。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shù)據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鍛煉前后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登山鍛煉對學生的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具有明顯的作用,同時對學生的睡眠狀況的改善有非常顯著地效果。
登山鍛煉是一種依托自然的簡而易行的有氧運動,蘊涵著巨大的健康價值和心理效應,是全民健身的首選資源,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但是由于缺乏應有的宣傳、組織和健身推廣,登山鍛煉在國內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相應研究的欠缺和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試圖通過對登山鍛煉活動在小學生的開展,探討其健康效應,引發(fā)學校對登山鍛煉活動的關注和興趣,推動登山鍛煉的蓬勃開展,提高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發(fā)揮山地資源的簡約優(yōu)勢。
1.1 登山鍛煉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心理健康問卷測試數(shù)據對比與分析
在實驗前,通過對表1中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數(shù)據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登山鍛煉實驗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心理健康各個指標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同。
1.2 實驗班登山鍛煉前后的心理健康問卷測試各項指標差異性分析
通過對比,實驗班在登山鍛煉前后的數(shù)據統(tǒng)計結果表明,登山鍛煉實驗組在各項分值中,各項維度的分值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方面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性格缺陷和品德缺陷呈顯著性差異(p<0.05)。
分析原因:實驗選用的登山鍛煉是戶外運動,學生在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時候,身心得到強烈的釋放。實驗中讓學生們在山上以盡情的呼喊的方式,發(fā)泄出了心中壓抑的情緒,有效緩解了學生的情緒障礙;并且在登山過程中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這種信心轉移到學習后,對學生學習及克服學習障礙的信心有很大提升,進而對學習障礙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登山鍛煉從學生安全考慮,采取分組制,設立安全規(guī)定和隊長職務,并在登山途中給學生講解安全的重要性。心理現(xiàn)象和體育活動存在著雙向的影響關系,適量的體育鍛煉能改善大腦的工作狀態(tài)和注意力。通過一年的登山鍛煉,學生在隊伍中的行為習慣得到一定的規(guī)范,并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加強,對學生的不良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起到了一個很有效的作用。登山鍛煉是在一個自然、輕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生從緊張的課堂轉移到輕松的大自然氛圍中,有效緩解了學生學習的精神壓力,有助于改善學生的睡眠質量。
表1 登山訓練實驗組和對照組心理影響前期與后期測試結果
1.3 對照組在實驗前后期心理健康問卷測試各項分值的變化差異性分析
從表1中對照組在實驗前后測得的的數(shù)據對比分析結果可知,對照組參加學校常規(guī)體育活動后,數(shù)據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沒有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
分析原因: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是過渡年級,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級的起始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但這個時期也是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高峰期。所以,在參加學校常規(guī)體育活動的對照組,無登山鍛煉這一特別運動干預的情況下,其心理健康的情緒障礙和不良習慣2個測試的分值出現(xiàn)了小幅度的升高。
1.4 實驗組和對照組后期心理健康問卷測試各項指標差異性分析
實驗后對比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結果表明,在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不良習慣和行為障礙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呈現(xiàn)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特種障礙方面,兩者呈顯著性差異(p<0.05)。
分析原因:實驗組在經過了一年的登山鍛煉后,在學習障礙、情緒障礙、不良習慣和行為障礙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較呈非常顯著性差異。在學習障礙和情緒障礙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相之下,前者在登山途中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發(fā)泄和緩解學習中所產生的緊張情緒,獲得愉悅情感,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效應;在不良習慣和行為障礙方面,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之下,實驗組在登山鍛煉過程中注重團隊互助,學生個人習慣、行為規(guī)范意識在實驗人員的教導下,對其行為障礙產生的積極影響要優(yōu)于對照組;在特種障礙方面,如睡眠狀況方面,實驗組在經過長時間登山鍛煉后睡眠狀況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
2.1 結 論
2.1.1 登山鍛煉對小學生學習障礙有積極作用。登山鍛煉,讓學生們不僅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樂趣,而且在登山途中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這種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障礙方面具有良好的積極作用。
2.1.2 登山鍛煉對小學生的情緒障礙具有積極作用。登山鍛煉過程就是人擁抱大自然的過程,人處在自然中會享受到喜悅、輕松和愉快的情感
2.1.3 登山鍛煉途中,研究員不斷強調的安全意識對小學生個體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具有積極作用。
2.1.4登山鍛煉對提高學生的睡眠質量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1.5登山鍛煉還可以加強小學生心理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意志力。
2.2 建議及不足
2.2.1 傍有山地資源的學校應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大力支持和鼓勵登山鍛煉活動的開展,有效而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山地資源,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2.2 學校有關體育部門和教學部門要加強對登山鍛煉效應的研究,開發(fā)有本校特色的登山鍛煉教材及其課程體系。
2.2.3 有條件的學校,要加大宣傳、推廣和指導廣度,推行個性化的登山鍛煉方案。
2.2.4 本實驗研究對象樣本數(shù)量有限,所測數(shù)據對實驗結果的信度和效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有條件的研究者做更深入的研究。
G881
A
1674-151X(2014)01-119-2
2013-11-21
王珍妮(1990~),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能訓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