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十袋米”月薪從倫敦聘來英國醫(yī)生

        2014-04-21 16:06:15劉重來
        紅巖春秋 2014年4期
        關鍵詞:盧作孚北碚德爾

        劉重來

        北碚是個自治實驗區(qū),在行政系統(tǒng)上是獨立的。區(qū)主任盧子英先生,乃川中實業(yè)巨子盧作孚先生之介弟。他年富力強,剃光頭,穿布衣,赤足穿著草鞋,說話做事十足的樸實無華。

        這是文學大師梁實秋1979年7月在美國寫的一篇題為《北碚舊游》的文章中談到40年前初見盧子英時的印象。對于北碚這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城,和兄長盧作孚一樣,盧子英可謂傾盡心血。正如有人所言:“盧作孚是北碚的開拓者,而盧作孚為北碚所設計的藍圖,大都是通過盧子英之手來實現(xiàn)的。因此,盧子英當之無愧是北碚的奠基人?!?/p>

        抗戰(zhàn)勝利后,為了發(fā)展北碚的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盧子英寫信至萬里之外,聘請英國醫(yī)生到北碚醫(yī)院工作。在他熱誠的感召下,英國醫(yī)生德爾(Dr. Donald Dale)一家欣然接受邀請,遠渡重洋,歷經艱險,從倫敦來到北碚醫(yī)院,為重慶醫(yī)藥衛(wèi)生發(fā)展史留下一段佳話,也成為盧氏兄弟致力于鄉(xiāng)村建設的珍貴見證。

        一封來自中國的信

        1947年秋的一個早上,住在倫敦柏孟塞(Bermondsey)的英國醫(yī)生德爾(到中國后取名“丁曉亮”,人稱“丁大夫”)夫婦突然收到一封異國信件。德爾夫婦雖然不識中文,但通過信封上除英文外的方塊漢字和貼的郵票斷定,此信來自中國。德爾一家都很吃驚,他們并不認識任何中國人,怎么會有人從萬里之遙的中國給他們寫信呢?德爾急忙拆開信封,抽出信箋,但上面書寫的是自己完全不認識的漢字。

        德爾醫(yī)生夫婦雖然暫時不知信的內容是什么,但拿著這封來自遙遠中國的信,作為基督徒,他們卻有一種預感:這是一封“即將改變我們一生的信”。夫妻二人“彼此望著說:‘這是我們前往中國之路。……我們心中沒有一絲懷疑地確信,它已經把門打開了”。

        幾天后,德爾夫婦在本地教會一位中國朋友的幫助下,終于知道了這封信件的具體內容。德爾夫人(Penelope Dale,到中國后取名“丁桂貞”)后來回憶道:

        曉亮把信遞給她(教會的那位中國朋友——編者注)時說:“這是我們去中國之路?!碑斔x的時候,我們緊盯著她的臉,然后她看著我們說:“真的嗎?”我們向她一再保證。她告訴我們,這封信是中國西部,一個名叫北碚的小鎮(zhèn)鎮(zhèn)長盧子英先生寄來的,他請我們到那兒新建的市立醫(yī)院去工作。他要我們盡快地去,他知道我們是基督徒,說我們可以自由地分享我們所信的,他也為我們提供住宿。

        很顯然,這是盧子英為發(fā)展北碚的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向英國醫(yī)生德爾發(fā)來的一封盛情邀請信。

        當時的北碚,并不像那位讀信人所翻譯的只是一個“小鎮(zhèn)”,盧子英也不是什么小鎮(zhèn)的“鎮(zhèn)長”。自1936年劃江北、璧山、巴縣的二鎮(zhèn)三鄉(xiāng)成立嘉陵江三峽鄉(xiāng)村建設實驗區(qū)后,北碚即為一等縣的地方行政機構。1942年改為北碚管理局,仍為一等縣設置。盧子英當時是北碚管理局局長。

        盧子英為什么要從英國聘請醫(yī)生來北碚工作呢?德爾夫婦來到北碚后,也多少知道了盧氏兄弟為北碚現(xiàn)代化建設的良苦用心。德爾夫人是這樣說的:

        一九四九年春天的北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盧鎮(zhèn)長的哥哥就是民生船運公司的老板,正和他的弟弟合作,要把北碚鎮(zhèn)現(xiàn)代化。哥哥提供大部分的資金,弟弟監(jiān)督各項革新建設,例如柏油馬路、路燈、食物干凈的市場等等。

        從這一段話來看,作為剛到北碚的外國人,對北碚的建設歷史知之不多,講述得雖然不夠確切,但對盧氏兄弟“要把北碚鎮(zhèn)現(xiàn)代化”的努力印象深刻。而發(fā)展北碚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但盧子英又是怎么知道德爾醫(yī)生并向他發(fā)出邀請函的呢?這與北碚基督教會有很大關系。

        基督教于1920年左右傳入北碚,最初信徒很少,也無神職人員駐北碚,僅有教士巡回布道而已。1938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不少基督徒隨著南遷的機關、學校、社會團體等來到后方小城北碚,北碚基督教徒大大增加,于是“北碚基督教會”正式成立,并公推兼善中學校長張博和等7人為執(zhí)事,管理教會事務。1942年,基督教“華西靈工團”(West China Evangelical Band)應邀從廣漢遷來北碚傳教,并于1944年在朝陽新村建福音堂,其總執(zhí)事為英國牧師董宜篤(Archdeacon Donnithorne),北碚基督教會的規(guī)模更大了。

        盧子英作為地方長官,不僅對北碚的宗教活動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而且與當地宗教界代表人士保持著十分友好的關系。他與董宜篤及夫人董英蘭就很熟悉,彼此經常來往。據盧子英的女兒盧國?;貞?,每逢圣誕節(jié),董宜篤夫婦“還會給家里送來親手烘烤的蛋糕”。德爾醫(yī)生來北碚,就是董宜篤夫婦向盧子英介紹的。

        德爾夫婦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以前在倫敦時結識了董宜篤夫婦。有意思的是,德爾醫(yī)生有著特別的中國情結——他“是誕生在中國的一對英國宣教士夫婦的兒子,常以自稱‘白華人為榮,比正宗的華人更愛中國”,他十分向往到中國來工作。正因為如此,當盧子英在一次宴請董宜篤夫婦的酒席上,請他們推薦一位英國醫(yī)生來北碚醫(yī)院工作時,董宜篤夫婦馬上就想到了熱愛中國的德爾夫婦,并鄭重地向盧子英作了推薦。德爾夫人記述了這次推薦的過程:

        有一天,北碚市盧鎮(zhèn)長請他們(指董宜篤夫婦——筆者注)吃飯,通常在中國,這表示做東的要請你幫個忙。飯后鎮(zhèn)長問道:“您認不認識任何英國或美國醫(yī)生,愿意到我們北碚新的醫(yī)院來工作?”董宜篤夫婦答應把我們的名字和地址給他。

        就這樣,盧子英知道德爾醫(yī)生可能愿意來中國工作后,十分高興,立即給他發(fā)出了一封邀請信。誠如德爾夫人所說,盧子英的這封信,不是一封普通的邀請信,而是一封改了他們一生命運的信。

        令人費解的“十袋米”月薪

        盧子英在信中告知,他承諾給德爾醫(yī)生每月的薪俸是“十袋米”,這使德爾一家百思不得其解:薪金一般是用該國和該地流通的貨幣來支付,而盧子英怎么會提到用大米呢?德爾夫人回憶說:“雖然,當時每個人(包括我們)都不大清楚,每個月十袋米能做什么,在我們到達北碚之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原來,這是當時中國社會因物價飛漲、貨幣急劇貶值而出現(xiàn)的畸形現(xiàn)象。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前,中國統(tǒng)一使用的貨幣——法幣的總發(fā)行量不過14億余元,但由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政府腐敗、自然災害等原因,物價暴漲,法幣貶值,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總發(fā)行量已達5千億元。到了1948年,更達660萬億元,相當于抗戰(zhàn)前法幣總發(fā)行量的47萬倍,而物價也隨之上漲了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了。

        在這種情況下,和全國一樣,當時北碚的民眾“已不相信任何紙幣,北碚市場流通多用銀元。商業(yè)活動多以實物計價交易,拒用紙幣”。而大米,作為生活必需品,則成了商品交易、工資報酬、經濟往來計價的通貨。

        老舍在1946年所寫的《在北碚》一文中談到,他的夫人胡絜青抗戰(zhàn)期間在北碚的國立編譯館工作,其薪酬是“月間拿一石平價米”。因此,當德爾醫(yī)生一家來到北碚后,才知曉月薪“十袋米”的真相。德爾夫人后來寫道:

        在我們到達北碚之后,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答案。米是那兒真正的“貨”幣,那時錢幣一夜之間可以貶值一半……鎮(zhèn)長答應給曉亮一個月十袋米的薪資,事實上是主給我們一家奇妙的預備。紙幣最后變得一文不值,當我們于一九四九年五月飛往香港之前,買賣已經得用銀元,而米仍然是一種價值穩(wěn)定的通貨。

        對于德爾醫(yī)生一家,這“十袋米”的月薪給他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幾十年后,德爾夫人撰寫了一部回憶中國之行的書,書名就叫《十袋米——往中國的福音之路》。

        漫長而驚險的跨洋之旅

        當年德爾醫(yī)生一家前往中國,可以說是一次漫長而艱險之旅。在20世紀40年代,交通不發(fā)達,英國還沒有通往中國的班機,德爾醫(yī)生只能選擇坐輪船前往中國。盧子英在信中也告知了他們的旅途,德爾夫人回憶道:

        那封信繼續(xù)說,我們必須自己前往上海,盧鎮(zhèn)長的哥哥盧作孚先生是民生航運公司的負責人,他將關照我們乘船逆長江而上,前往重慶,他們會在那里接我們,搭半天的車子到北碚去。

        盧子英對聘請英國醫(yī)生來北碚一事,不僅十分重視,還考慮得十分細致。1948年12月4日,他專門給其兄盧作孚寫了一封信,對德爾夫婦到上海后的接站、取行李、送暫住地、支付零花錢、購買至重慶的船票等等,作了周密安排:

        英國德爾醫(yī)生已自英國轉美,乘S.S.RHEXENOR Blue Funnel Line首途來華,即將于十二月廿日左右到滬,請兄賜助三事:“一、請兄派員并用汽車到輪船碼頭接他,代為照料在海關提取行李,護送到新閘路一五三一號內地會暫住。二、請由申公司付給德爾醫(yī)生相當現(xiàn)金作彼零星用費,賬撥渝總公司轉北碚文建會歸還。三、請由申公司代德爾醫(yī)生夫婦購申渝二等艙船票二張(直航更好),票價可否請照五折優(yōu)待?賬撥渝總公司轉北碚文建會歸墊,并請派員照護上船?!?/p>

        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坐輪船從英國到上海,是一段漫長而艱險的旅程,更何況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戰(zhàn)亂之中。這對德爾醫(yī)生一家來說,困難更大:他們的大兒子安得烈·柯林(Andrew Colin)才3歲,而小兒子彼得·若賓(Peter Robin)才3個月,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所以,當德爾夫婦同意盧子英的邀請,要到遙遠的中國西部北碚醫(yī)院工作時,德爾夫婦的親朋好友都驚呆了。德爾夫人回憶道:

        我們的朋友和家人都以為我們瘋了,但是我們確信主在對我們說:“不要靠你們自己的想法,不要為自己想辦法,只要完全的信靠我,我必定引導你們?!?/p>

        不管別人怎么勸說,德爾夫婦去中國的決心已定。1948年10月9日晚,出發(fā)的日子到了,德爾夫婦帶著兩個兒子從倫敦乘火車向港口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進發(fā),開始了一段艱辛的旅程。一大群教會的朋友聚集在倫敦火車站,一起唱詩祈禱,為他們送行。第二天一早,又有一群基督徒到格拉斯哥火車站來迎接。

        當天下午,德爾醫(yī)生一家登上了一艘只能搭乘12名旅客的小貨輪“瑞克斯那”(Rhexenor)號。這艘小小的貨輪要橫渡大西洋和太平洋,沿途??考~約、溫哥華、馬尼拉等地,還要裝卸貨物,最后才將德爾醫(yī)生一家送到上海。

        大西洋的巨大風暴使這艘小貨輪在驚濤駭浪中顛簸,險象環(huán)生。德爾夫人回憶道:

        大海似乎無意平靜下來,現(xiàn)在船雖然不怎么左右搖擺,卻前后顛簸得厲害。夜里當船搖擺得特別嚴重時,發(fā)生了一件令人驚嚇的事。我們被一個驚人的碰撞聲吵醒,開了燈后,發(fā)現(xiàn)彼得和他的嬰兒床已經從五斗柜上滑了下來。這本來是不可能的,因為五斗柜的上端邊緣很高,嬰兒床在上面是不應當會移動的。在這么大的風暴中,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彼得被拋出了嬰兒床,他的睡衣被鉤在暖氣管的水龍頭上,嬰兒床已經摔壞在地上。他倒掛于暖氣管上搖搖晃晃,有些嚇著,卻完全沒有受傷。

        經過不少驚險,終于在1949年新年第一天的早上,小貨輪到達了上海。從英國到上海,整個航程近3個月。

        當輪船??吭谏虾4a頭后,按照盧子英的囑托,盧作孚已安排民生公司的人員上船來迎接德爾醫(yī)生一家了。德爾夫人回憶道:

        一九四九年元旦一大早,檢疫與移民官員們就上了船。上午十一點半前,船已??苛撕虼耍℉olts)碼頭。三位中國紳士來接我們,唐先生為我們停留上海的期間作了所有安排,王醫(yī)生預定陪我們搭江輪前往北碚,王醫(yī)生的一位朋友也加入這個行列,盡量幫我們的忙。他們都留在船上,直到我們的行李被放上了一艘汽艇,然后我們隨著他們上了另一艘屬于民生船運公司的汽艇,到上海外灘登了岸……接下來的一天,曉亮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海關。民生船運公司提供了一位深諳海關作業(yè)的資深專家陪著曉亮,因為有一位傳譯員對他是十分必要的。

        終于到達目的地北碚

        然而,當德爾醫(yī)生一家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上海之后,從上海去北碚也并非通途。這是因為,就在他們航行于大海的3個月時間里,中國的形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戰(zhàn)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當德爾一家到達上海20天后,中華民國總統(tǒng)蔣介石不得不宣告下野。

        由于戰(zhàn)爭形勢的突變,長江航線被切斷,民生公司由上海開往重慶的航班已被迫停開,德爾醫(yī)生一家不得不滯留上海1個多月。直到2月4日,他們才搭乘一架教會的小飛機“圣保羅”號,飛行6個小時,到達重慶珊瑚壩機場。盧子英和北碚醫(yī)院院長唐永松親自到機場迎接,并陪同他們前往北碚。

        盧子英雖為北碚管理局局長,并沒有自己的專車。因此,只能陪德爾一家乘坐公共汽車去北碚。自1946年起,從重慶至北碚有了往返的班車,行車路線是從重慶市中心的七星崗,經紅巖村、歌樂山、青木關,到北碚中山路。然而在那個年代,從重慶到北碚的公路還只是一條用碎石泥土鋪成的凹凸不平的土路,而公共汽車則是由美國道奇車改裝而成,座位是一排排橫跨車廂的木條凳。這讓德爾一家十分吃驚,德爾夫人是這樣描述他們這段最后行程的:

        一九四九年二月六日,星期天,我們抵達了期盼已久的目的地(北碚)。但是,即使在這最后一天的行程中也有意想不到的經驗。和那些搬運我們的行李上車的苦力們討價還價之后,大家終于到了所謂的公共汽車站。在我們上車之前,又發(fā)生了兩件差錯:首先,巴士爆了一個輪胎;其次,一個工作人員把水當汽油加進了油箱。一個半小時后,我們才開始上車。就連上車本身都是件特殊的經驗,那些木頭座椅橫跨整個車身,所有坐在后座的人必須爬過那些座椅。在所有的人都爬了進去以后,前頭的兩個座位給了我們。我抱著彼得靠著司機而坐,曉亮和安得烈擠在司機后面,市長(指盧子英)和醫(yī)院監(jiān)督坐在曉亮的旁邊。從重慶到北碚一路風景秀麗,公路工程相當不易,沿途有許多U形急轉彎,有一兩處公路盤桓爬升到至少海拔一千五百英尺。我們到達時已經天黑了。

        德爾一家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北碚。從1948年10月9日自英國倫敦啟程,到1949年2月6日到達中國北碚,整個行程竟花了4個月時間,個中滋味令德爾夫婦感慨萬千。

        在德爾一家到達北碚的當天晚上,盧子英雖也十分疲勞,但他和夫人鄧文媛仍在兼善公寓為德爾一家設宴洗塵,并讓他們與董宜篤夫婦見了面。

        細心的盧子英將德爾醫(yī)生一家安排在北碚民眾會堂對面的藍公館居住。這是四川軍閥藍文彬之弟的住所,也是當時北碚最好的房子。德爾夫人回憶說,他住的“是一棟當時北碚最大的樓房之一,它下層有五個房間。我們要住在那兒,直到新居建好。這里非常方便,因為離董宜篤家以及曉亮每天早上要去的診所都很近”。

        在《十袋米》一書中,德爾夫人專辟一章并用《終于到了北碚》作為標題來敘述北碚之旅,可見從英國倫敦到中國北碚,旅途中的艱難險阻給她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快樂卻短暫的北碚時光

        德爾醫(yī)生攜家人到達北碚后,非常興奮,想安下心來在北碚工作個七八年,誠如德爾夫人所寫的那樣:“到了北碚的第一晚,我和曉亮(德爾)彼此說:‘能到這我們將停留至少七年的地方真好,這段期間不需要再旅行了?!钡聽栣t(yī)生馬上投入到北碚醫(yī)院的工作中,且很快適應了北碚的生活,德爾夫人回憶道:

        我們每天的活動似乎很快就上了軌道。曉亮(德爾)每天上午大部分時間都在醫(yī)院,而我則照顧小孩。中午我們和董宜篤夫婦一起用正餐,這使得我們每天都能見面,也和一些教會的會友接觸。從他們身上,我們很快地學到了一些中國的習俗,并且也得以享受到一些道地的中國菜。我們又開始了常規(guī)的語言課程,卻很快地發(fā)現(xiàn)那是得花一輩子工夫去學的!但是我們努力地堅持下去,每當能說一點新的只字片語,就開心得不得了。

        德爾一家不僅很快安頓下來,開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也立即參加了北碚的基督教會活動。德爾醫(yī)生的到來,在偏僻小城北碚引起了小小的轟動。據盧子英的女兒盧國模回憶,每當德爾夫婦走在北碚小街上,都會引來不少人的注目:“當時居民都很注意這對年輕漂亮、衣著靚麗的外國夫婦,偶爾見他們帶著小孩上街,更是引起人們的注意,都喜歡那乖巧逗人愛的洋娃娃,人們都知道北碚住著這些外國人。”

        對于初到中國的德爾夫婦來說,中國是陌生的,是神秘的,也是十分新奇的。中國人認為再正常不過的生活方式卻讓德爾夫婦大為吃驚。如他們雇用了一名女工在家做雜務,這位女工用搓衣板洗衣,用石磨輾米、磨花生米,用土法熬糖等都讓他們十分驚奇。德爾夫人記下了令她難忘的幾件事:

        在我們到達以前,董宜篤的太太董英蘭找了一位愿意來替我們幫忙的女管家,每月工資相當于一元美金。我想她一定是做些掃地及清理房間之類的事,然而五十幾年以后,還有三件事清楚地記在我的心頭。頭一件是她在一塊木板上,用冷水搓洗我們的衣服,我就不明白這樣衣服怎么洗得干凈,要不就是洗完一次之后,衣服會成了千瘡百孔,但是它們似乎完好如初。我還記得她把花生放在兩塊大石當中去磨,直到那有點像花生醬一般的東西從石頭縫中滲了出來,看著她把那醬刮下,放入一個容器里,使我一輩子都不想吃花生醬了。相反地,曉亮和安得烈卻很喜歡把這醬涂在又硬又干的面包上一起吃。然而最令人驚異的是那“潔凈食糖”的絕活:首先把糖擺進一個像燉鍋的容器里,將鍋放在露天的炭火上煮滾,女管家還得不停地攪拌;煮滾時,她用木杓把浮在面上的雜質清出扔掉,這樣好幾回。當大部分的雜質都被清干凈之后,就把那煮滾的大鍋從火上挪開;她繼續(xù)不斷地攪拌,直到糖再一次結晶出來……我們真感激有這樣一位助手,她確實比我們每月付給她美金一元的工資要有價值的太多。

        然而,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xù)多久。4月底,德爾的兩個兒子可能由于氣候不適和水土不服,均得了肺炎,不得不到位于重慶南岸的加拿大宣教醫(yī)院醫(yī)治。正在醫(yī)治期間,戰(zhàn)爭形勢又發(fā)生了更大變化,解放大軍逼近四川邊境。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下,德爾一家不得不再次搭上“圣保羅”號飛機離開了重慶。

        臨行前,德爾夫婦將一床新的英國毛毯送給盧子英,又將自己孩子騎的三輪車送給盧子英的孩子。2012年6月,在北碚盧作孚紀念館開館儀式上,盧子英的女兒盧國模將德爾夫婦贈送的毛毯捐予紀念館,作為這段歷史的珍貴見證。

        德爾夫婦有著深厚的中國情結。為了到北碚從事醫(yī)療服務,他們放棄了在英國的舒適生活,經受了旅途中種種艱險的考驗。雖然他們只待了短短的3個月時間,但北碚已成為他們終生難忘的記憶。1995年9月,德爾夫婦回到北碚舊地重游,還和曾在他們家?guī)兔Φ哪俏慌ひ娏嗣?,當他們得知這位女工也成了基督徒后非常高興。

        盧子英不遠萬里誠邀英國醫(yī)生來北碚工作,與盧作孚為實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化、開發(fā)大西南的理想有極大關系。除熱情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外,盧作孚還極力主張要促成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來四川。他說:

        我們除運動外省人到四川來以后,更還要促起世界上的人都到四川來,或來考察,或來游歷,使世界上的科學家都到四川來,世界上的工程師都到四川來,世界上的金融界或實業(yè)界有力量的人都一齊歡迎到四川來。什么時候可以來呢?這就看我們去做這個運動的力量如何,如果是我們下大決心去做,那么,我們要想他們哪一年來,就可以使他們哪一年來,這純全視我們用力的程度以為轉移了。

        盧作孚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早在1928年他主持修建北川鐵路之時,就曾聘請丹麥工程師守爾慈出任北川鐵路總工程師,還請其參與了北碚城市的設計和規(guī)劃。1930年盧作孚在創(chuàng)建中國西部科學院時,又聘請了德國生物學家傅德利負責帶領少年義勇隊去川邊考察、采集標本,并請他到生物研究所主持昆蟲研究。

        盧子英也正是因為秉承其兄盧作孚的思想,才聘請萬里之外的英國醫(yī)生到北碚醫(yī)院工作。從盧子英的盛情邀請、周密安排,到盧作孚指示民生公司的熱誠接待,可以看出兄弟二人志同道合、合作默契。正如盧子英在《懷念二哥盧作孚》一文中所說:

        我同二哥的關系,不僅是手足兄弟,還是師生。他把我從小培養(yǎng)到大,我進入社會,又把我?guī)г谝黄鹑ケ表展ぷ鳎扰囵B(yǎng)我為他的助手,后把建設北碚的擔子又交給我……我們之間,既有骨肉之親,又有師生之情;既有上下之屬,又有同志之誼。從小共患難,長大同命運……我們相處的幾十年間是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非常融洽,從沒面紅耳赤地爭吵過。

        二人的這份親密與默契,正是嘉陵江三峽鄉(xiāng)村建設在民國時期眾多鄉(xiāng)村建設實驗中時間最長、成效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的努力,為偏僻小城北碚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生機。

        (本文作者系西南大學盧作孚研究中心教授、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圖片來源:除注明出處外由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吳佳佳)

        猜你喜歡
        盧作孚北碚德爾
        北碚: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fā)展最亮底色
        當代黨員(2022年9期)2022-05-20 13:35:21
        Eight O’Clock/by Sara Teasdale八點鐘
        中國新詩創(chuàng)研中心在重慶北碚揭牌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6
        盧作孚:留給兒女的,是做事的本領
        重慶與世界(2018年6期)2018-07-04 10:37:26
        梁漱溟在重慶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動
        重讀盧作孚
        今日重慶(2016年1期)2016-08-11 02:20:14
        《北碚在抗戰(zhàn):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
        紅巖春秋(2016年8期)2016-05-14 19:10:52
        盧作孚的“中國夢”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32
        為商不有的盧作孚
        讀者(2012年1期)2012-07-04 10:03:20
        寵物
        視野(2009年4期)2009-06-10 12:07:24
        国产熟女内射oooo|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美女扒开腿露内裤免费看| 亚洲av一区二区网址|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影院软件介绍| 亚洲欧美牲交|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o| 无码高清视频在线播放十区| 麻豆视频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无毒在线观看| 在线看不卡的国产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四虎影视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少妇无码av无码去区钱| 亚洲第一页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迷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学生妹在线观看| 男人边吃奶边做好爽免费视频| 亚洲电影久久久久久久9999| 日韩精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软件| 国产小受呻吟gv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系列| 国产午夜三级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日韩爱爱网站|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亚洲图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蜜臀av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 av在线入口一区二区|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