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熊怡 圖/受訪者提供
人文地理
重讀盧作孚
◇ 文/本刊記者 熊怡圖/受訪者提供
從白手起家到資產(chǎn)過億,從民族實業(yè)家到社會改革家,近似完人的中國船王盧作孚,一手創(chuàng)建了聲譽卓著的民生航運公司,在重慶北碚推行地方建設和普及教育。而他的經(jīng)歷,他的那些情感和痛苦,展示了在那樣一個混亂并且充滿阻力的時代,一個人是怎樣用熱情和抱負,一心想要改變世界的未來,他的影響和眼光超越了他所在的時代。
2015年12月2日,《百年心事:盧作孚傳》新書發(fā)布研討會在鵝嶺公園舉行。30萬字的傳記文學《百年心事:盧作孚傳》由盧作孚的長外孫、作家清秋子創(chuàng)作。作品用質(zhì)樸的語言,講述了盧作孚不平凡的一生。
1956年,盧作孚遺孀蒙淑儀在長春與長外孫(本書作者)留影。
“走得再遠,對家人只講重慶話,重慶是永遠的鄉(xiāng)愁?!鼻迩镒颖久虝詣?,1952年生于重慶,是盧作孚二女兒盧國儀的兒子。他早年下鄉(xiāng)插隊8年,后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現(xiàn)為中國作協(xié)會員,定居海南,代表作有《我是北京地老鼠》《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我是老三屆》等。
清秋子幼年時就隨外祖母蒙淑儀離開重慶,到東北生活。20歲時他回重慶居住了5個多月,對外祖父盧作孚有了更深的了解?!爱敃r我就有了為外公寫一部傳記的想法?!睘橥庾娓笇憘?,大多認為其會帶有個人情緒,但清秋子說他對本書的把握一是真實,二是客觀。
他查閱了很多資料,并長期與重慶方面專門研究盧作孚的專家交流,其中就有西南大學教授劉重來、西南大學盧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鳴鳴等?!笆掠谐鎏?、言必有據(jù)。”劉重來用八個字概括本書。清秋子說:“寫這本書算是了卻一個心愿,如果不寫這個傳記,他可能就淹沒在歷史里,被人們忘記?!?/p>
盧作孚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愛國實業(yè)家,還是一位取得多方面成就的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開拓者。他傾注大量心血開創(chuàng)北碚試驗,把這里的文化、教育、經(jīng)濟、衛(wèi)生各項事業(yè)建設得應有盡有,被稱為“北碚之父”。
2009年,清秋子開始動筆,為盧作孚寫傳。“查閱了很多資料,第一稿很快就寫出來了,可我總覺得還缺點什么?!?013年是盧作孚誕辰120周年。這一年的4月和5月,清秋子兩次從海口回渝,重走當年盧作孚走過的路。
兩次行走,加起來行程8000多公里。回到??冢迩镒油品约捍饲八鶎懙某醺?,用時4個多月,完成了30萬字的《百年心事:盧作孚傳》。
抗戰(zhàn)時期盧作孚陪同加拿大大使參觀北碚
盧作孚身上有一大堆不協(xié)調(diào):既是沒有受過系統(tǒng)教育的學生,又是眼光敏銳、知識淵博的學者;既是不懂得時髦享受的市民,又是精明超前的實業(yè)家;既是沒有存款的一介布衣,又是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大量財富的航運巨頭。然而,他的名字卻長期為歷史的塵埃所掩蔽。
①②盧作孚長女盧國懿、次女盧國儀舊照,1930年代攝于重慶千廝門。
③1930年夏季,盧作孚率團考察青島時留影。
十五歲,他因貧困而輟學,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草根子弟;三十歲,他攜家?guī)Э?,是徘徊在人生岔路上的迷茫青年;四十二歲,他坐擁中國近代最大的民營航運公司,是資產(chǎn)過億的大企業(yè)家;四十五歲,他手握國家交通命脈,是位高權(quán)重的政府要員;五十九歲,他以悲劇收場,身后留下的不是大筆遺產(chǎn),而是無盡的遺憾。
盧作孚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對經(jīng)營管理、道德重建有哪些經(jīng)驗智慧?他對社會轉(zhuǎn)型、民族復興有哪些深刻見解?他如何在波詭云譎的時代里闖出一片天地?他為何受到來自不同社會階層、持有不同政治立場之人的一致贊譽?他給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留下了怎樣的精神遺產(chǎn)?在中國正經(jīng)歷重要轉(zhuǎn)型期的今天,是徹底拂去那些歷史塵埃的時候了。
本書側(cè)重于講述盧作孚的人文精神演變,結(jié)合與其有密切交往的眾多民國人物,詳細介紹了盧作孚在思想上的探索歷程,著重刻畫了一個“精神上的巨人”是如何養(yǎng)成以及如何被毀滅的。
Rereading Lu Zuo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