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菲
移動互聯網時代創(chuàng)造的機會不勝枚舉,其中之一便是將原有互聯網業(yè)務的門檻大為降低,并衍生出各類創(chuàng)業(yè)機會。
與PC時代相比,移動終端設備的高持有率和更新,有助于更高效地實現人與物、人與信息的對接。隨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相關基礎設施的普及,線上線下一定規(guī)模的企業(yè),不僅有機會更是有能力獲得并處理日益龐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在過去是難以分析和丈量的。將線下社會的行為與信息數據化,并進而互聯網化,這是互聯網誕生以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對于企業(yè)用戶而言,線下數據也對他們充滿誘惑,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旺盛的市場需求。
線上零售商們常常認為他們的數據更為精準,消費者畫像更接近真相,但在線上蠶食線下購物市場的過程中,后者并非毫無作為。通過對實體店面消費者行為軌跡的分析,諸如芝麻科技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基于商家現有 Wifi 網絡監(jiān)測客流情況,追蹤進入店鋪的顧客移動路線以及停留時間等等深度的用戶行為數據,這有助于彌合線下零售的“黑盒交易”與在線零售“白盒交易”帶來的信息不對稱。
幾乎所有的生活類APP們都希望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然而并非所有的公司都知道如何使用,以及如何促進用戶的主動分享,除非前者能為此提供更好的消費者體驗。PC時代的地理信息服務,主要是為導航服務,普通的定位是給出用戶所在位置的門址,如某某路幾號,這對很多人來說有時候只是個令人費解的信息。北京火信網絡科技推出的區(qū)域識別服務模式,則是根據用戶所在位置的功能區(qū)域來辨別用戶的真正需求并提供與之符合的數據和服務。如在公園則需要景點介紹和攻略等,在酒店則需要周邊吃飯和租車等,在飛機場則更需要航班信息及該城市的旅游、住宿、交通等信息。區(qū)域識別,這一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理信息服務,有可能使得APP們和消費者們共同受益。
大數據業(yè)務不再是大塊頭的專利。通過線下數據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小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可以和企業(yè)用戶達成合作,共同促進數據庫的優(yōu)化和更新,并鍛造更智能高效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