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勇,王增英,秦 娟
(濰柴重機技術中心,山東 濰坊 261108)
船用中速柴油機IMO Tier III排放控制技術
王繼勇,王增英,秦 娟
(濰柴重機技術中心,山東 濰坊 261108)
本文介紹了IMO Tier II和Tier III排放法規(guī),對船用中速機降低NOx排放的最重要的技術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指出了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提出了組合實施的改進方案。
船用中速柴油機;Tier III;排放;IMO
2008年10月,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MEPC 58)制訂了針對NOx的排放法規(guī)。凡是在2011年1月1日后鋪設龍骨的船舶必須滿足IMO Tier II NOx排放法規(guī),并且在全球海域強制執(zhí)行。
表1 NOx排放限值
接下來的Tier III階段對每個負荷點的NOx排放都有所要求(Not-to-Exceed要求),即排放循環(huán)內每個負荷點的NOx排放不能超過循環(huán)平均值的50%。其次,TierII排放法規(guī)的NOx檢測點在發(fā)動機增壓器后,但Tier III的檢測點在輪船煙囪末端,這意味著發(fā)動機制造商需要對整個排氣管負責。另外Tier III沒有一個適用于各海域的NOx限值,其限值取決于船舶運行的區(qū)域,這與IMO Tier II顯著不同。在排放控制區(qū)域(ECA區(qū)域),Tier III的NOx排放量比Tier I低80%;在非排放區(qū)域則執(zhí)行Tier II排放。不同區(qū)域如圖1所示。
為了滿足IMO Tier III限值,各國采取了大量降低NOx排放的技術,既有機內的又有機外的。著眼于提供解決Tier III排放的技術路線,本文對船用中速機降低NOx排放的最重要的技術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圖1 現(xiàn)存的、計劃的和正在討論的排放控制區(qū)
船用中速機降低NOx的方法可以簡單概括為四大類:機內凈化(Internal)、噴水法、廢氣再循環(huán)(EGR)和選擇性催化氧化(SCR)。以Tier I NOx排放限值為基準,各種降低NOx措施的潛能如圖2所示。SCR和EGR具有將NOx降低80%的潛能。機內凈化和噴水法(例如乳化油法FEW和進氣加濕法HAM)分別能將NOx降低30%~60%。
圖2 各種降低NOx措施的潛能
使用噴水法減少NOx排量,所需要的水量是按照每下降10%NOx,需加入1 %的水的規(guī)律運行。一般柴油機允許在全負荷下加入20 %的水。這種混合從燃油角度來講并沒有什么限制。雖然噴水法法具有較大的潛力,但是考慮到要增加額外的設備,也不太實用。
對于機內凈化,盡管也不能使NOx排放降低80%,但是有效地機內凈化不但能夠使SCR或者EGR發(fā)揮更大功效,還有利于提高發(fā)動機的經濟性和可靠性,降低運行成本。一些發(fā)動機機內凈化措施,例如電噴技術、可變進氣和可變幾何渦輪增壓器,對Tier III的實現(xiàn)變得尤其重要。
2.1 機內凈化
對于NOx的生成機理,目前研究的結果是:一般認為NOx是在高溫富氧條件下產生的。當燃燒溫度高于2300K時,如果缸內某一區(qū)域氧氣濃度比較高,此時必然產生NOx。因此合理的燃燒過程是首先是降低初始燃燒溫度,實現(xiàn)NOx排放下降,然后保持快速燃燒和較高的燃燒溫度使整個燃燒過程縮短,改善燃油經濟性。主要的發(fā)動機機內凈化包括米勒循環(huán)、提高進氣壓力、可變配氣正時和提高燃油噴射壓力和噴油速率控制等技術。
米勒循環(huán)的核心是使氣門在下止點之前關閉,這使得進氣在被壓縮前就得到膨脹和冷卻、整個燃燒過程的溫度降低,從而降低NOx排放。為了消除提前關閉進氣門的影響、保證缸內進氣量保持恒定,采用米勒循環(huán)時必須同時采用高增壓措施。
2.2 選擇性催化氧化(SCR)
SCR使用NH3將排氣中的NOx轉化為無毒的氮氣和水。然而,NH3本身是有毒的不便于直接使用,因此目前普遍采用32.5%或者40%濃度的尿素替代NH3。尿素分別在排氣管和催化器中進行兩次化學反應。第一次是在炙熱的排氣中分解為NH3和CO2。降低NOx的反應發(fā)生在催化器中,NH3和NOx反應生成水和氮氣。整個 SCR反應能夠寫作:
如果尿素的量超過了理論當量比就會產生NH3泄露。為了避免破壞環(huán)境,就需要完善尿素噴射的控制策略??梢酝ㄟ^使用NOx傳感器形成一個閉環(huán)控制,但是這樣需要在船上增加設備。也可以通過臺架標定形成基于特性MAP圖的控制策略,從而達到防止NH3泄露而不增加設備。
燃用重油的船用中速柴油機還需要解決更多的技術難題。首先,重油屬于殘渣油,其中含有大量灰分和硫?;曳謺街谟|媒層上,如果不及時去除會堵塞催化器。其次,燃用重油后產生的硫化物會影響SCR的效率。在不同的硫化物含量下,低于某一溫度,NH3會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銨。溫度曲線見圖3。硫銨是粘性的固體物質,能夠堵塞催化器,導致轉換效率降低、排氣被壓增加。
由于船用中速柴油機效率比較高,渦后排溫有時會接近甚至低于圖3所示臨界溫度。一種解決方案是停止尿素噴射,在無NH3的情況下催化器本身能夠承受高的硫含量。這種方案可以在非ECA區(qū)域實施。在ECA區(qū)域,必須使用提高排氣溫度的技術,可行的技術有進氣旁通、排氣旁通或者可變渦輪(VTA)技術。考慮到燃油消耗、購機費用和維修費用,對單級增壓發(fā)動機首選排氣旁通;對于用于定距槳或者兩級增壓發(fā)動機則首選VTA技術。
2.3 廢氣再循環(huán)
廢氣再循環(huán)(EGR)控制方式,根據發(fā)動機的轉速、負荷、溫度、進氣流量、排氣溫度等參數控制EGR閥,排氣中的部分廢氣經EGR閥進入進氣系統(tǒng)。廢氣再循環(huán) (EGR)是將一部分柴油機自身產生的廢氣冷卻后再混入進氣中,來降低過量空氣系數和降低最高燃燒溫度的原理來進行的。廢氣的熱容量較高,吸熱量大,在氣缸中將進一步降低局部燃?;贓GR的IMO Tier III策略必須在發(fā)動機上安裝一套EGR系統(tǒng),其優(yōu)點是初期投入少,占用空間小。但是另一方面,EGR技術也需要克服一些挑戰(zhàn)。一套滿足Tier III的可行的EGR解決方案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圖3 SCR所需排氣溫度以及典型的發(fā)動機渦后排溫
(1)可控的兩級增壓系統(tǒng)。
(2)能夠達到2200bar噴射壓力的共軌燃油系統(tǒng),并且具有多次噴射的能力以控制顆粒物排放。
(3)更高的缸內平均有效壓力。
(4)耐沉積、耐腐蝕的EGR系統(tǒng)。
如圖4所示,包括EGR洗滌、水處理器、EGR冷卻器、EGR泵和EGR閥。洗滌器能夠去除排氣中的灰分和氧化硫,防止其堵塞、腐蝕EGR系統(tǒng)。通過冷卻廢氣,降低進去氣缸的沖量溫度,有利于降低NOx排放。EGR泵能夠解決部分負荷排氣壓力低于進氣壓力的問題,使EGR率在各個工況都可以靈活控制。EGR閥的開關易于控制,能夠實現(xiàn)發(fā)動機在ECA區(qū)域內外的靈活切換。
圖4 船用中速柴油機EGR系統(tǒng)
2.4 可行的技術組合
表2
排放法規(guī)的不斷強化推動著船用中速柴油機排放控制技術的不斷革新。機內凈化仍然是優(yōu)化發(fā)動機的重要措施和基礎。SCR或者EGR技術都具有使發(fā)動機達到Tier III的潛能,但是單一技術都無法使柴油機達到Tier III排放,達到排放限值是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
[1]國際海事組織公約[S].
[2]周龍保.內燃機學[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3]WEICHAI-MAN工程指南-GenSet_Tier I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