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代銀
(作者系大英縣委書記)(責編:賀貴成)
近年來,大英縣著力建立“三級聯(lián)動·直通民生”聯(lián)系服務群眾長效體系,要求全縣縣級領導率先示范,帶著《民生手記》走基層、聽民聲、解民憂。
2014年1月24日
前幾天,村民劉志龍打來電話,說長圓村的災民喜遷新居,大伙兒邀請我今天去村上吃團圓飯。鄉(xiāng)親們的盛情難卻,我答應了,叮囑一切從簡。
象山鎮(zhèn)長圓村地處偏遠,山高路陡。2012年9月10日,我縣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長圓村損失尤重,30戶農房成為危房,另有50多戶受地質災害威脅。為做好抗災救災工作,我多次到長圓村現(xiàn)場組織研究災后家園重建事宜。
建房容易,但要生態(tài)宜居并重就不容易。新村如何建設?我最擔心把農民的房子建得好看卻不實用。為此,從去年該村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動工以來,我前后10多次到長圓村察看新村建設。一天天,群眾的新居建起來了。新房呈院落式布局,不僅寬敞明亮,更是宜居實用。
下午5點,忙完手里的工作,我?guī)е谋颉⒖∪A二位同志來到長圓村。新村新景,令我十分激動,受災群眾終于有了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了。只見村莊道路整潔干凈,幾排新房錯落有致、粉墻黛瓦,剛貼上的對聯(lián)鮮紅喜慶,透著歡快幸福的氣息。團圓飯就擺在災后重建新房前的院壩里,村民們看見我來了,放下手里的活兒,大聲招呼:“謝書記,你來了!”我應道:“是啊,鄉(xiāng)親們情真意切,我再忙也得來,大家辛苦了。”連忙上前與他們握手。幾盤地道的農家菜擺上了桌,我和村民們圍桌而坐,盤點一年的收獲,笑談來年的打算。這飯吃得真香!
2014年2月15日
今天吃完午飯,我到象山鎮(zhèn)馬蹄埡村鐘國金家進行了回訪??吹轿襾?,老鐘分外高興。
認識老鐘是在2013年8月9日,那天晚上我從《大英新聞》電視節(jié)目中了解到他家的不幸遭遇后,心里堵了很久。老鐘一家四口人,他右腳曾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不能干重活;1981年,長子患小兒麻痹癥,因長期吃藥導致雙目失明,一級視力殘疾;2011年8月,妻子被檢查出巨型腫瘤和腎下垂,術后留下后遺癥,至今仍未治愈;2013年5月,鐘家唯一的希望,大專畢業(yè)的次子鐘其波被查出患有嚴重的尿毒癥……這個家,怎么承受得起這一連串的打擊啊?
一周后,我?guī)ьI縣民政局、縣慈善會相關負責人,去探訪慰問老鐘一家。鐘家雖然住的是樓房,卻已破舊,早年刷的白灰已經(jīng)剝落。堂屋墻上貼滿了小兒子在學校得到的獎狀,碗柜里面放的全是大大小小的藥瓶,看得讓人心痛……我拉著鐘國金的手鼓勵道:“鐘大哥,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報銷和城鄉(xiāng)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yī)療救助能給你們帶來一定的幫助,家庭再困難也要想辦法醫(yī)治,不能對生活失去信心啊……”我話音未落,老鐘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回去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鐘國金一家的情況像一塊巨石壓在了我心上,我叮囑有關部門盡快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后來,民政局等從三個方面對鐘國金一家進行了救助:一是慈善救助,通過縣慈善基金會等,爭取2萬元資金;二是一家四口每月享受700元低保救助;三是醫(yī)療救助,對因病產(chǎn)生的醫(yī)療費用,按照相關文件精神進行醫(yī)療救助。
老鐘一家的困難算是基本解決了,但我的心里絲毫沒覺得輕松。全縣還有多少因殘因病因災致貧的家庭?“四本臺賬”群眾工作法在基層是否落到實處?對于特困家庭,縣政府的救助渠道和標準是否單一?這一切事情,有待盡快組織研究解決,從而建立全縣扶貧濟困工作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