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責編:賴飛)
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道德情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的焦裕祿精神,其實質(zhì)是始終與群眾心連心、與人民保持血肉聯(lián)系的宗旨意識。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習近平總書記的一首《念奴嬌》,寫盡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的為民情懷,也道出了無數(shù)人心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diào)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深刻闡述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要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
回首幾十載發(fā)展歷程,時光荏苒,世事變遷,焦裕祿精神永為人們傳頌,歷久彌新,熠熠生輝。焦裕祿精神,為各級干部忠實履行職責提供了行動標桿,為弘揚為民務實清廉作風指明了方向。
焦裕祿始終把權(quán)力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享受,把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待遇。他真正做到了把事業(yè)視為生命,把服務當作習慣,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相較于焦裕祿的年代,我們今天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以之為鏡,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始終秉持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公仆之情,是否當?shù)闷稹肮汀倍帧W鋈嗣竦墓?,就應該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真正做到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苯乖5摼裨谔m考這片土地上不斷傳承,焦裕祿求實作風為后人樹立了典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求實作風,就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要扎根基層,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汲取不竭動力,不斷提高推動改革發(fā)展的能力、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要以正確的政績觀,取得符合科學發(fā)展要求、不摻水分的工作實績,用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黨心民心。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立業(yè)之本、取勝之道、傳家之寶,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當年,面對蘭考自然災害肆虐和貧困落后的實際,焦裕祿不畏困難、不等不靠,帶領全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譜寫了一曲改天換地的英雄壯歌。今天,改革進入攻堅克難的“深水區(qū)”,發(fā)展進入轉(zhuǎn)型升級的“關(guān)鍵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面對改革發(fā)展中取得的成績,我們不能有驕傲自大、安于現(xiàn)狀、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情緒;面對改革發(fā)展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不能消極悲觀、被動應付甚至放棄努力。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才能開創(chuàng)改革發(fā)展新局面。
焦裕祿追求極簡樸的生活、極高要求的工作目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源于他堅定的精神信仰:心系蒼生,胸懷百姓,方能以修身齊家律己,以治國平天下言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才會成為他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成為他強大的道德力量。今天的社會,思想觀念、價值體系日趨多元,生活方式日趨豐富,對道德情操是堅守還是迷茫,是潔身自好還是隨波逐流,成為檢驗一個黨員干部是否合格的“試金石”。只有以焦裕祿為榜樣,自覺踐行嚴以修身的道德操守,堅守廉潔奉公的為政準則,才能在錯綜復雜的考驗面前,交出合格的答卷。
弘揚焦裕祿精神,以焦裕祿為榜樣,貴在知行合一。要深學,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從相互融通中把握改進作風的重點;要細照,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深入查擺思想境界、素質(zhì)能力、作風形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篤行,像焦裕祿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yè)、對待同志,生命不止,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