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厚非
強化建設一流大學的治理能力
——記四川大學“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內涵發(fā)展”系列活動
■應厚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全面加強能力建設,努力提升一流大學建設治理能力,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建設一流大學、實現(xiàn)川大夢的必然要求。因此,學校將提升“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內涵發(fā)展”作為今年全校工作的主題,并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一流大學建設治理能力提升活動,有力地提升了學校教職工的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
在近年來的改革發(fā)展過程中,特別是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學校清醒認識到,對照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四川大學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學校部分管理人員思想僵化、干部隊伍老化、習慣“川化”比較突出。一些管理人員不清楚學校與一流大學的主要差距,沒有查閱過國外一流大學的資料,更沒有把自己的崗位工作與一流大學進行對照思考。在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方面,學校的管理方式還比較粗放,只工作、不思考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比較弱,滿足于方便自己工作,很少主動思考如何設計才能不讓師生麻煩。國際化交流和服務能力也有待提高,許多窗口服務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英文服務崗位;同時管理人員缺乏基本的國際交流能力,無法為外籍教師和學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學校教師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學能力還比較欠缺,一方面開展課堂互動不夠,照本宣科、不講解、不討論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另一方面很少開展非標準答案考試,平時不布置作業(yè)、不計算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直接從題庫里選題設計試卷,讓學生突擊背書也能輕松過關。此外,在社會資源和校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信息化辦公、廉潔自律等方面,學校與一流大學也存在較大差距。
學校認為,這些問題和差距背后,最根本的是一流大學建設治理能力的不足,最核心的是觀念和認識的差距。只有每一個干部都思考心目中的一流大學是什么,每一個教職工都思考一流大學的崗位標準和要求是什么,思考在一流大學任職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使提升一流大學建設的高標準、高要求成為每個人的自覺和習慣,才能使一流大學建設治理能力成為每個人的認識和行動。因此,學校專門將“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內涵發(fā)展”作為今年全校工作的主題,這也是今年學校教代會主題。
2013年下半年,學校圍繞治理能力建設專門成立了7個調研組,廣泛調研了國內外大學的有益做法。學校機關圍繞提升治理能力和能力建設問題,更是率先帶頭進行了深入研討。上學期末,機關各單位在本部門內進行了動員,并組織機關職工圍繞一流研究型大學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目前學校還存在哪些差距、怎樣提升相關能力等問題進行了廣泛學習討論。寒假期間,機關不少同志又利用休息時間進一步深入調研和思考,并將自己調研和思考的成果整理撰寫成論文報送到機關黨委。目前已收到機關干部職工提交的有關論文和PPT共93篇。特別是有部分單位如教務處、宣傳部等,在本學期開學初結合新學期工作和學習安排,多次在單位內部組織了PPT匯報,就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問題進行了更為深入地交流研討,收到很好的效果。
學校還分批分類先后召開多次召開由校長謝和平等校領導帶頭參加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專題論壇。論壇設立人才培養(yǎng)組、黨群工作組、科研與社會服務組、公共服務組等主題,各單位處級干部、科級干部和職工代表積極到場聆聽討論,并踴躍發(fā)言。論壇上,大家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提出不少學校提升治理和建設能力的真知灼見。如教務處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教師林祎,對四川大學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和教育研究中心教師發(fā)展的服務工作做了精心對比,指出了學校存在的差距和今后改進的思路與措施;黨委組織部干部科科長黃雯雯結合組織工作的特點,談到“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建設,需要一流的干部隊伍,選好干部、用好干部、不斷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是一流研究型大學能力建設的重點之一”;研究生院教師鄭炳倫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以研究生導師服務管理為核心,拓展、挖掘導師與學位工作的管理服務需求,科學系統(tǒng)設計,搭建導師綜合服務平臺,系統(tǒng)為導師提供培養(yǎng)過程管理、信息互動、個性化服務、質量評估等功能”。校長謝和平、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羅中樞等校領導在論壇上還帶頭與發(fā)言代表互動,簡要指出發(fā)言的價值與不足。這些具有很強創(chuàng)新性、前瞻性和針對性的發(fā)言,既為全校教職工尋找自身差距、借鑒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打開了一扇窗,也為學校建設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提供了不少可操作的建議。
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校教職工對一流大學如何進行管理的認識加深了,對自身崗位的工作標準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來,學校還將進一步強化教職工對一流大學治理理念、標準與要求的認識,使提升一流大學治理能力和建設能力成為教職工自覺自律的行為,成為四川大學的習慣和特色。
一是提升對一流大學認識和理解的能力。以“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內涵發(fā)展”為主題的四川大學2014年雙代會,將把全校教職工提升認識和理解一流大學能力作為會議的重點,通過大會發(fā)言、分組討論等形式,真正幫助教職工找到在觀念上和認識上的差距,使大家認清一流大學的內在本質要求和建設標準。
二是提升國際化服務的能力。學校將通過管理人員國際化培訓、全英文授課專業(yè)教師能力建設培訓,設立“國際學術交流專項經費”等措施,提高廣大教職工國際化服務和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
三是提升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的能力。學校將進一步細化工作環(huán)境、優(yōu)化工作流程,努力把每個崗位做細做精,把每個細節(jié)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同時,健全完善管理人員責任追究機制,對工作中具體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重大舉措、造成管理事故和重大損失的管理人員實行嚴格問責,努力提升每個管理人員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能力。
四是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學校將按照精英教育、個性化教育、自由全面發(fā)展教育的要求,實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完善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評價和激勵機制,構建起體現(xiàn)教學能力水平的教師選聘制度。
五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務的能力。2013年學校已經與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由銀行出資支持學校信息化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學校將構建共享化、數(shù)據(jù)化的信息管理平臺,著力推進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建設,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平臺等構建學校與師生員工之間的信息化溝通服務平臺。
六是全面提升廉潔自律能力。學校將嚴格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六項禁令”,帶頭強化自律自省,認清權力的本質,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公私分明、規(guī)范權力、規(guī)范管理、守住底線。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