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溫希慶
還給教育更多自由
■博主:溫希慶
教育需要傳承的內涵很多。比如,開辦國學教育,大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難度。語文不要再死板地堅持過去的那些近反義詞、形近字等的分析,改成吟經誦典、毛筆與硬筆的書法。同時,讓學生接觸古代的琴棋書畫,體育課加入一些基本的傳統(tǒng)武術傳授。那樣,對于國學的繁榮,將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要真正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就不該過于單一地執(zhí)著于文本的分數(shù),而桎梏學生技能的形成與培養(yǎng)。對于語文教育來說,試卷上考的死板內容沒有太多的必要,每個孩子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表達。語文不需要把自己搞得多么神秘,而要像自己說話一樣,重要的是啟發(fā)孩子們的思想,以及將口語與書面語進行完美的融合。語文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真實的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從小讓孩子多讀書,并且在讀書過程中學會查字典解決遇到的生僻字。在這個自由的過程中,學生的識字量大可超越教材的限制,學生的思維也不必受莫名其妙的考題禁錮。借助于閱讀,不單單可以提升文學修養(yǎng),更重要的是閱讀一些科學的書籍來啟蒙基本的科學思想。如果學生的知識面僅僅局限在教材、習題集的范圍里,他們就不會知道還有很多精妙的科學論述,更不知道當代的科學界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
當然,教育除了傳授課本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生活。所以,教育中最基礎的應該是生活的技能,要提倡一種自由的教育理念。讓有興趣研究書法的小孩從小有足夠的自由去參悟書法;讓喜歡繪畫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自由追求自己的繪畫風格;讓愛好鋼琴的小孩從小可以體驗到將身心融入領悟音樂的快樂當中去……
(博客鏈接:http://user.qzone. qq.com/244259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