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妍
帶領學生找準幸福坐標
■高 妍
不知從何時起,“幸?!币辉~成了流行的時尚語。對于“幸?!钡慕庾x,筆者是從《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的那一刻開始的。書中介紹了雷夫這位美國教師如何把學生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那些生動真實的教育故事及雷夫老師的教育情懷蕩滌著筆者的心靈。掩卷長思:幸福是孩子們渴望伴著書香度過詩意的童年。叩問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帶領班里的孩子找準幸福坐標,看清幸福軌跡,行走在求知的道路上?“教師不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但是可以用自己的真心和微笑去堅守、感化、改變學生。”教室就是耕耘幸福的原野。
閱讀存在的地方就是一個迷人的地方。班里孩子的學習生活是從閱讀開始的。在書香校園里,筆者和孩子們共同閱讀繪本《爺爺總會有辦法》《逃家小兔》,那種親自閱讀,才會有體味、有積累和學會運用。每周,筆者都會向學生推薦名著和做新書介紹。隨著年級的增長,“新書介紹”的欄目主持輪流由班里的孩子們擔任。和孩子們一起到圖書館里閱覽最新的少兒讀物。圖書館里的閱讀氛圍會讓孩子浸潤書香!于是不管是陽光燦爛的午后,還是寂靜落寂的夜晚,筆者和孩子們在這帶有文墨清香氣息的“紙文”閱讀中走過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走過了《書聲瑯瑯的三年級》。在家長會上,筆者倡導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講一些科學家教的方法。陽光明媚的春日,剛步入三年的孩子們,再一次收到筆者的新學期禮物——在書的扉頁寫上寄語的課外閱讀書籍!浸潤了書香的童年,是通往成功和幸福的基石!
有了書香的相伴,孩子們格外地熱愛生活,教室里呈現(xiàn)出更豐富的內容:充滿生命氣息的生態(tài)角,負載著學生情感的小組海報展示,溫馨浪漫的班級合影,最值一提的是孩子們閱讀過的書籍封面展示,裝幀美麗的封面訴說著孩子們閱讀痕跡,更像是一道美麗的彩虹,凝聚著那些與書共舞的歲月。
花開花落,馨香如昨。在十九年的工作歷程中,筆者用自己的真誠,為那一顆顆充滿愛的心靈贏得了好多的褒獎:最淘氣的孩子過生日,筆者送給他一本全班同學為他羅列出無數(shù)優(yōu)點的精美日記本;最膽怯的孩子,筆者手拉手與他同臺演出;成績差最沒自信的孩子,筆者會告訴他明天展示的背誦內容,提前準備獲得同學的稱贊。
一年級入學第一天,筆者送給每名同學一支鉛筆和一張寫滿鼓勵話語的心形卡片……心激勵、愛無涯。伴著愛心,孩子們幸福地感受著筆者獨創(chuàng)的“愛心激勵法”,對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出色表現(xiàn),除了鼓掌,發(fā)小笑臉外,還有如下頗受學生喜歡的方法:與老師真情擁抱一下,拿班級鑰匙一周,上領操臺領操,老師滿足一次你最想做的事情……這些獎勵總是及時兌現(xiàn)。筆者用積極心理暗示的原則為孩子的成長拔節(jié)!班級里有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叫“摘星節(jié)”,我們共同設立了“讀書之星”“文明之星”“體育之星”等十個獎項,每月最后一個周五發(fā)放星星獎牌!孩子們的熱衷程度可以用家長的話來描述:獎牌別在衣服上孩子不舍得摘,睡覺時要從外衣上摘下別在睡衣上。班上一名家長在班級QQ群上留言說:“這獎牌也不貴,能不能讓我多買點給孩子們發(fā)一發(fā),我兒子做夢都想摘星!”
課堂是師生思想碰撞最激烈、情感交流最頻繁、心靈接觸最微妙的地方。在課堂上,筆者常常和一雙雙明澈的眼睛對視,用激勵信任的目光傳遞師愛的力量。依稀記得班里最小的女孩然然,對漢字的識記很吃力,晚上剛聽寫學會的字,第二天早上考就會錯,家長氣得抓著孩子的頭發(fā)打。當筆者得知后,送給孩子家長一本家教書《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家長看完后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孩子說:“有一次我把‘看’字寫錯了,到高老師那里批了四次才改對,高老師每次都溫柔的看著我,哪像你們!”孩子的話無疑是對筆者一直以來倡導家長“靜待花開” 的理念的最佳褒獎。家長的震驚和感激都抵不過孩子送給筆者的感激目光!
光陰荏苒,筆者和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課堂更是精彩無限。在科任老師教研或是病事假的日子,我們師生會演繹出新的課堂——創(chuàng)意的品德課上,筆者會以《影響孩子人生的七堂課》為教材,講一講《感謝生活磨難》《帶上勇氣上路》等文章,一個個小故事猶如一碗碗心靈的雞湯,溢滿心田。別樣的科學課上——筆者以《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經典科學游戲》為藍本,和孩子們一同體驗科學的神奇力量。另類的美術課上,我們師生一同聆聽名畫的故事!
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模式、同一種教法、同一種思維來面對不同的孩子。于是,筆者選擇了用評語來來溝通孩子的心靈,用文字來訴說老師情感。周記是筆者與孩子心靈對白的絕佳平臺。有的孩子在周記中流露出不愿意洗自己的襪子,筆者就在評語中告訴她:回家喝杯咖啡,勞動就像咖啡,先苦后甜。針對這種思想,筆者還利用班會時間,與孩子們共同制定了班規(guī):“學習、勞動、自我管理?!睂懺诒旧系脑u價筆者用賞識的語言,讓文字呈現(xiàn)出溫情的魅力,抵達孩子的心靈。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筆者始終堅持落實“三位”一體的工作措施:一要始終如一;二要有連貫性;三要有耐心。教育是愛的事業(yè),這種愛沒有驚天動地的氣魄,只有潤物細無聲的永恒。筆者愿攜起孩子的小手,堅守課堂,朝圣知識,笑看花開,細品幸福。
(作者單位:遼寧本溪市平山區(qū)群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