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30例成人麻疹臨床分析
楊俊
目的 探討成人麻疹流行病學和臨床特點, 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以期達到更好的預防和控制麻疹。方法 采用回顧性對30例成人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jié)果 顯示成人麻疹大多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 全身中毒癥狀重, 高熱且持續(xù)時間長, 常累及肝臟、心臟、肺部, 有一少部分表現(xiàn)為成人麻疹不典型綜合征, 后者更容易誤診, 一般治療效果好。結(jié)論 麻疹發(fā)病年齡后移, 特別是成人麻疹臨床癥狀重, 應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對易感者及時加強麻疹疫苗接種, 以期達到預防和控制麻疹的目的。
成人麻疹;臨床特征;麻疹疫苗;預防
1. 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成人麻疹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齡(18~45)歲, 平均29歲, 27例具有典型麻疹臨床表現(xiàn), 3例為成人麻疹不典型麻疹綜合征, 30例均為血清抗—麻疹病毒IgM陽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傳染病學》中麻疹的診斷標準[1]。
1. 2 方法 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抗-麻疹IgM。
1. 3 臨床特征 30例均有發(fā)熱, 38℃~39℃17例, 39℃~ 40℃6例, >40℃7例, 熱程最短5 d,最長13 d, 平均7 d, 出疹時間:發(fā)熱第2~3天出疹7例, 第3~4天出疹16例, 第1~2天出疹3例, 第5~6天出疹3例, 最長1例第10天出疹, 出疹順序26例為顏面部、發(fā)際、耳后開始自上而下, 蔓延至全身, 另有4例從下肢、軀干開始, 后蔓延至顏面等部位,皮疹為紅色斑疹、斑丘疹, 疹間皮膚正常, 其中合并咳嗽25例, 合并咽喉炎14例, 1例出現(xiàn)呼吸困難(合并喉炎), 雙肺有濕羅音6例。
1. 4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血白細胞<4×109/L, 以淋巴為主19例; 白細胞總數(shù)明顯升高13例, 但出疹后再復查均降至正常。肝功能損害16例, 其中谷丙新氨酶升高16例, 谷草轉(zhuǎn)氨酶升高14例, 兩項同時升高12例。心肌酶譜:肌酸磷酸激酶( 1. 5 出疹前期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16例, 出疹期誤診為藥疹1例, 風疹2例, 其它皮膚病2例。 1. 6 預防接種 30例中有明確麻疹疫苗接種史18例, 9例 未接種, 3例不明確。 1. 7 治療方法 1. 7. 1 一般治療 呼吸道隔離, 臥床休息, 清淡飲食, 口、眼護理。 1. 7. 2 綜合治療 抗病毒治療選用炎琥寧、病毒唑聯(lián)用,抗菌素三代頭孢應用16例, 1例喉炎患者用3 d地塞米松霧化吸入。 3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10 d。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性很強, 通常以小兒多見, 隨著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 麻疹的發(fā)病率大幅下降, 但目前發(fā)病年齡有所推遲, 且年齡逐漸成人化, 使成人麻疹發(fā)病率有所增加。 本組收治的30例麻疹, 均為成人麻疹, 27例為典型麻疹, 3例為麻疹不典型綜合征, 麻疹病毒IgM抗體全部為陽性, 本組病例18例幼時接種過麻疹疫苗, 可能與麻疹病毒變異或接種疫苗后, 未產(chǎn)生免疫應答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抗體滴度逐漸降低, 致使成人患?。?]。 成人麻疹早期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 加上不適當?shù)耐藷崴幬飸? 全身癥狀重, 出疹晚, 致使早期診斷困難, 隔離不及時,容易成為傳染源而致流行。因此, 成人麻疹的預防和控制不容忽視, 作為臨床醫(yī)生要足夠重視, 特別是中毒癥狀重、出疹較晚、病程長者, 要做好鑒別診斷, 減少誤診及延遲診斷,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防治并發(fā)癥發(fā)生。 [1] 李夢東,王宇明.實用傳染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3:308-309. [2] 王軍.成人麻疹98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09, 19(4):13-14. 474550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2 結(jié)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