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茂林+張富偉+張磊
和重慶南開中學校長田祥平的交談是從“紙媒體與新媒體”話題開始的。他說,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世界上的大小事情都要關注,不只是校園院墻內的事情才屬于教育,“我不是關心媒體,其實關心的是教育”。
這位化學專業(yè)出身的校長,言語平和,舉止從容。他說他不寫詩,但是認為“教育工作者心中要有詩意、眼中要有遠方”。什么是詩意?當回答我們的最后一個問題“為南開中學畫像”時,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她可以是高山大海,可以是藍天白云,還可以是婉約的小溪。
作為浸潤“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三十載的南開人,田祥平這樣理解“新”“異”——不是站在講臺上才是老師,信息量大的人就是老師,因此,南開中學從來不明文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等新生事物,不抹殺學生的好奇心;他這樣理解“公”“能”——南開中學的學子,第一要能養(yǎng)活自己,第二要能給父母養(yǎng)老,第三要能安頓好世界。
沒有開放心和好奇心,教師這支“蠟燭”還沒到老就會燒光
“教育不是把學生變成聽話的孩子”
“學校食堂的筷子有味兒!”有一天,一名學生直接在微博上給田祥平私信,田祥平熟練地將此私信@給學校總務主任。幾分鐘后,總務主任回復他,已經(jīng)調查清楚,學校新進了一批筷子,經(jīng)過消毒處理后留下了氣味,屬于正常情況。田祥平將總務主任的回復轉發(fā)給了學生。
“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了對學生的答復,而不是讓質疑的孩子登門總務處走復雜程序完成?!碧锵槠秸f,南開中學很多老師和學生都用微博,和他互粉。就在采訪的前一天晚上,還有學生@他:能不能在冬天不清掃飄落校園的金黃色銀杏葉?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教育方式的轉變?!碧锵槠秸f,教師和教材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不是站在講臺上的才是老師,誰擁有的信息量大就可以是老師。教師是一份專業(yè)性和挑戰(zhàn)性很強的職業(yè),面對充滿了好奇心的學生,必須要充分地了解世界。正因為如此,南開中學很多師生都開通了博客、微博,而且從不明文禁止學生在課堂之外使用手機。
對于“不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田祥平是這樣看待的:對于新生事物,很多教育人士第一反應是分析出有利和不利因素,對于有不利因素的就迅速采取禁止態(tài)度,但是,“這樣就有可能抹殺學生的好奇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怎么能夠體現(xiàn)教育是一份屬于未來的事業(yè)呢?我們的教育,不是把學生都改變成聽話的孩子。”
在他看來,如果老師沒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對新生事物的敏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品質就將在現(xiàn)代失去意義——“因為那樣的話,蠟燭還沒到老,就已經(jīng)燒光了”。
第一要能養(yǎng)活自己,第二要能給父母養(yǎng)老,第三要能安頓好世界
“南開中學要讓孩子走得更遠”
“對我影響最大的學校是南開,南開是培養(yǎng)‘精神貴族的學校。”我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吳敬璉這樣回憶在重慶南開中學的求學經(jīng)歷。那么,在現(xiàn)代化開放環(huán)境中培育出來的南開中學學生,又將有著怎樣的特質?
田祥平歸納,孩子們應該有四種品質:第一是好奇心;第二是理性意識;第三是自主;第四是道德感。比如,不禁止學生通過手機登陸互聯(lián)網(wǎng),讓孩子們對校園之外的世界保持新奇感,但老師必須教會學生理性識別正面和負面的信息,自主建立起對待世界的規(guī)則,憑借道德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可以說,這也正是校訓中‘日新月異的一種折射。”
創(chuàng)辦于1936年的重慶南開中學,77年來一直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肮奔础肮摹?,是一種為大眾服務的人格境界;“能”即技能,是為公眾服務的本領,“公能”校訓的核心就是德才兼?zhèn)?。在“公能”校訓指導下,重慶南開中學培養(yǎng)出了周光召、朱光亞、張存浩、鄒承魯?shù)?3位院士,鄒家華、鄭必堅等20余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吳敬璉、茅于軾、張豈之、湯一介、閻肅等上百位經(jīng)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人文學者等。
田祥平說,每年秋季新生入學,他都要給他們做一場演講,解讀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南開中學的學子第一要能養(yǎng)活自己,第二要能給父母養(yǎng)老,第三要能安頓好世界。
毋庸置疑,“安頓好世界”,正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呼應,也是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書生情懷的詮釋?!叭绻⒆觽冎挥衅恋某煽?,也許家長和學生高興了,我卻不高興。”田祥平說,他們還應該收獲健康和快樂,建立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未來的人生中走得更遠。
在南開中學僅僅學到了書本知識,是一種遺憾
“播下詩意的種子,才能培養(yǎng)出頂級的學生”
重慶南開中學的學生,是如何走得更遠的呢?
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jīng)濟學系的趙亮是重慶南開中學高1998級學生,他在給母校的信中寫道:“選修課讓同學們從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抬起頭來,看到了一片嶄新的天地……正是當年計算機選修課使我在當今信息社會的競爭中搶占先機。”高2010級3班的張靜怡美選了書法課,她說:“在淡淡的墨香中,拾起管錐,用恬淡在微微泛黃的宣紙上輕輕劃過,短短的一學期并不能完全掌握精湛的技巧,但至少,你我心中,已收獲的淡然,在散發(fā)著馥郁的芬芳……”另一位同學這樣告訴我們:“選修跆拳道,起初只是因為新鮮,我學過一段時間以后領悟到了這濃厚的武道精神——忍耐、克己、頑強不屈?!?/p>
田祥平說,南開中學讓孩子們走得更遠的一個秘訣是“構建特色課程”,“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們就進行課程開發(fā),經(jīng)過摸索、實踐和完善相應管理制度,形成了‘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和‘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自修課程的體系框架”。
在“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體系中,學科課程擔任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基石。但真正體現(xiàn)南開“公能”特色的是活動課程和隱形課程,活動課程有20多種,分實踐活動、社團活動、藝術活動、競技活動、科技活動和講座活動六大類型;隱性課程彰顯公民意識和時代精神,讓人學會獨立、淡定、自信、包容、當仁不讓等精神?!氨匦拚n程—選修課程—自修課程”體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和自制能力,拉近學生和社會的距離,將小課堂與大社會統(tǒng)一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眼光。
在學生社團活動中,田祥平總會受到熱切邀請,但他參與的身份卻不是一校之長,而是“記者”。喜歡攝影的他,經(jīng)常用鏡頭記錄下學生活動的精彩瞬間,如果他覺得有意思,就把照片發(fā)到微博上去,同30多萬“粉絲”分享。這樣一來,學生也更愿意邀請他去參加活動了。
就在采訪當日,一份來自南開國際班的英文邀請函正躺在校長辦公桌上,同學們邀請他參加“咖啡知識講座”。前幾天,一份“模聯(lián)社”的《致歉書》張貼在校園里,備受熱議,因為這個社團的活動廣告被無意中植入了商業(yè)推廣,違反了社團規(guī)則。圣誕節(jié)前夕,田祥平又收到了一張全英文的請?zhí)?,原來,這是孩子們送來的圣誕派對邀請。
“孩子們來到南開中學,如果僅僅是學到了書本知識,僅僅只是得到了一個高分,我覺得這是一種遺憾——他們在這里還應該體驗到一種成長的愉悅感?!碧锵槠秸f,南開中學的兩套課程體系,正是旨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好奇心、愉悅感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人生走得更遠,“在我看來,教師這個職業(yè)很平凡,但只要教師心中有詩意,眼中有遠方,給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顆詩意的種子,就能培養(yǎng)出頂級的學生?!?/p>
解碼
南開中學之名,名在課程與文化
密碼一:特色課程
開放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
田祥平認為,一所學校的特色發(fā)展,首先應當著眼的就是課程,最終展示的平臺也在課程,特色課程培養(yǎng)特色學生,創(chuàng)新課程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南開中學形成了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和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自修課程的體系框架,緊緊圍繞“公能”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立足于張揚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學科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
學科課程:作為最古老、使用最廣泛的課程類型的學科課程,擔任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任務,是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基石;但真正能體現(xiàn)學校 “公能”特色的應是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
活動課程:南開中學的活動課程由來已久,如今學校的活動課程達到了20多門,有實踐活動、社團活動、藝術活動、競技活動、科技活動和講座活動六大類型。其中實踐活動類包括軍訓、勞動課、研究性學習等;社團活動包括心理社、金融社、愛心社、街舞社等;藝術活動包括舞蹈隊、合唱隊、民樂隊等;競技活動類包括足球隊、高爾夫球隊、跆拳道訓練隊等;科技活動類包括綠色行動小組、生物活動小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小組等;講座活動類包括南開講壇等。
隱性課程:南開中學充分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形成育人氛圍。彰顯公民意識和時代精神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是學校教育價值觀的主導;校內建筑、桃李湖、三友路……透露一種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和責任感 ,都在形成著一種南開大氣而不張揚、穩(wěn)重而又常新的文化心理暗示。
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自修課程
與相對固定的帶有強制性的必修課程相比,選修課程能增強課程的適應性,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求。
南開中學自1984年就開始了選修課程體系的建設,從初期的6門課程到如今的60多門課程,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學生自主選課、打亂教學班、實行走班制的選修課,早已成為學?!稗k中學之大學”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成為學?!肮堋碧厣w現(xiàn)的重要陣地。
密碼二:文化氛圍
高雅文化,培養(yǎng)精神貴族
田祥平認為,南開中學吸引學生的,不僅在于宏闊的校園、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一流的設施,更在于校園里濃厚的文化氛圍、自由的成長空氣,和“中學里的大學”的高雅氣質。用吳敬璉的話說,南開教育之所謂“高貴”,指的并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和安逸,也不是目中無人和頤指氣使,而是對于德、智、體、美四育并進的高素質要求。
厚重校史培育歸宿感
南開中學在繼承“綠色校園、歷史底蘊、人文素養(yǎng)、現(xiàn)代科學”文化創(chuàng)建目標的基礎上,提煉出“將重慶南開中學打造成重慶教育名片,建成國內一流、國外知名、漸近國際水準的高水平示范性中學”的辦學目標,和“培養(yǎng)具有世界眼光和中國情懷的全面發(fā)展、學有特長的新一代南開學生。為高素質、高層次、創(chuàng)新型人才(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大師及各行各業(yè)的領軍人物)打好整體素質基礎”的教育目標,培養(yǎng)師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一草一木,蘊藏精神
南開中學校園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庸思想和包容意識,于無形之中予學生以感染。校園內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南開師生親近自然、崇尚本真,體會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爸宜D書館”等富含文化意蘊的建筑名稱,傳鑒亭、院士壁、長江石等人文景觀,和學校的功能建筑、自然環(huán)境一起,形成大氣而不張揚、穩(wěn)重而又常新的文化心理暗示,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師生的獨立性和包容性。
特色活動,培育氣質
南開中學的校園文化體現(xiàn)在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之中。南開中學著力創(chuàng)設特有的體藝活動、講座活動、科技活動、社團活動、讀書活動、心理健康活動,以培育學生高雅的氣質,使其成為精神貴族。
對話
“學生愿意來的學校就是好學?!?/p>
今日教育:教育是一個人終身獲益的寶貴財富,是人生中最美時光的邂逅,您認為什么樣的學校才是一所好學校?
田祥平:學生愿意來的學校就是好學校。經(jīng)常有家長跟我們說,孩子進入南開中學后,非常喜歡讀書。很多時候家長看到的是分數(shù)的提高,因為這是家長和孩子們的核心利益,但是,家長更應該看到孩子在南開中學求學,還收獲了一種健康和快樂,對于孩子的長遠未來而言,遠遠不是一次高考分數(shù)可以說明的。所以,我經(jīng)常跟老師們說,如果孩子們只有漂亮的成績而忽略了其他,也許家長和學生高興了,但是我不高興。
今日教育:您強調教育者心中要有詩意,給孩子們播下一顆詩意的種子。這會讓他們在未來人生中接觸社會后,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落差和痛苦嗎?
田祥平:如果說人生本來就有痛苦的話,我們?yōu)槭裁匆尯⒆觽冞@么早就體會痛苦呢?在學校“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中,我們希望南開學子不僅要安頓好自己和父母,還要安頓好世界。毫不夸張地說,一個讀書人沒有大我的情懷,是沒有能力安頓好世界的。
今日教育:名校的一個重要責任是發(fā)揮示范引領性,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最大化效益,在這方面南開中學是怎么做的?
田祥平:南開中學也在努力推廣和輻射,實現(xiàn)名校資源的社會貢獻,我們對口扶持的是彭水縣一中和彭水縣普子中學。三年來,幫助彭水一中1000多名學子實現(xiàn)了“大學夢”。這三年中,我們協(xié)調師資力量一對一幫助他們,組織彭水一中的老師來南開中學開展學習業(yè)務交流。另外,我們還發(fā)動同學們“少吃一支冰棍,捐贈一本書”,為彭水縣普子中學捐贈了1萬多冊書籍。如今對口扶持三年期滿,但是我們還要一如既往深化對口幫扶,繼續(xù)扶持教育資源薄弱的地區(qū)。
今日教育:您在南開中學浸潤三十載,可否為讀者們給南開中學畫一幅像呢?
田祥平:這幅畫可不好畫。如果一定要畫,我想南開中學可以是高山大海,可以是藍天白云,還可以是婉約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