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立銀,文國宏,羅愛花,謝奎忠,胡新元
(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70)
馬鈴薯拌種劑拌薯寶
陸立銀,文國宏,羅愛花,謝奎忠,胡新元
(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70)
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針對土壤干旱和馬鈴薯種薯切塊后失水較快、種塊容易腐爛,導致馬鈴薯田間缺苗斷壟、生長發(fā)育不良等問題,研制出馬鈴薯拌種劑拌薯寶,一般可使馬鈴薯增產(chǎn)10%以上。該馬鈴薯拌種劑2014年1月1日獲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專利號ZL201210097283.7,證書號第1331457號。
1.1 保水效果好
拌薯寶具有顯著地保持種薯切塊水分、促進萌芽的作用,從試驗結(jié)果看,拌種5 d后種薯切塊水分減少率低于對照2.55百分點,幼芽萌動,而對照沒有萌動跡象。拌種10 d后種薯切塊水分減少率低于對照3.20百分點,薯塊芽眼明顯萌動,而對照幼芽開始萌動。拌種15 d后種薯切塊水分減少率低于對照4.27百分點,幼芽明顯開始生長,而對照幼芽開始萌動但生長不明顯。拌種20 d后種薯切塊水分減少率低于對照4.87百分點,幼芽長于對照,根系有15條左右,長度4.5~6.0 cm;而對照幼芽短于處理,根系數(shù)量少,長度約0.6~1.0 cm。
1.2 提高光合性能
用拌薯寶處理后,幼苗葉色濃綠,可提高馬鈴薯植株葉片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胞間二氧化碳濃度、蒸騰速率。如苗期隴薯5號葉片光合速率提高6.95%,氣孔導度提高16.34%,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73%,蒸騰速率增加11.50%;開花初期隴薯3號分別提高8.72%、50.00%、10.91%和29.21%,隴薯6號分別提高10.31%、33.33%、5.04%和19.71%,隴薯8號分別提高7.38%、7.89%、 -1.31%和7.43%。
1.3 提高防病效果
使用拌薯寶能夠提高馬鈴薯晚疫病防效,降低病情指數(shù),減輕薯塊腐爛。如可提高隴薯3號防效14.2~21.8百分點,隴薯5號防效4.6~14.2百分點,隴薯6號防效5.2~13.5百分點,莊薯3號防效3.9~9.0百分點,LK99防效7.5~15.0百分點。
降低隴薯3號腐爛薯率9.9%~23.0%、隴薯5號腐爛薯率7.2%~21.4%、隴薯6號腐爛薯率8.2%~17.5%、莊薯3號腐爛薯率2.6%~5.7%、LK99腐爛薯率7.9%~9.2%。
1.4 提高商品性
使用拌薯寶能明顯提高商品薯率,且薯塊相對大而整齊。如可提高隴薯3號商品薯率61.8%~135.0%、隴薯5號商品薯率2.6%~5.9%、隴薯6號商品薯率1.4%、莊薯3號商品薯率0.8%~4.3%、LK99商品薯率1.6%~11.4%。
1.5 增產(chǎn)增收
使用拌薯寶具有顯著的增產(chǎn)作用。露地栽培條件下,使用拌薯寶可使隴薯3號增產(chǎn)15.2%~21.1%、隴薯5號增產(chǎn)24.0%~46.1%、隴薯6號增產(chǎn)35.4%、莊薯3號增產(chǎn)7.6%~8.0%、LK99增產(chǎn)12.9%~28.3%、隴薯8號增產(chǎn)22.4%~28.0%、騰薯1號增產(chǎn)31.0%~39.0%。地膜栽培條件下,使用拌薯寶處理原種,一般平均增產(chǎn)3 000 kg/hm2以上,其中隴薯3號增產(chǎn)7.5%~15.5%,隴薯6號增產(chǎn)7.5%~21.2%,隴薯7號增產(chǎn)8.0%,隴薯8號增產(chǎn)8.0%~15.0%,隴薯10號增產(chǎn)9.1%,隴薯11號增產(chǎn)11.6%,大西洋(山丹縣、2013年)增產(chǎn)10.7%。
拌薯寶用量4 500 g/hm2,成本150元,可拌種薯切塊1 500~2 250 kg,增產(chǎn)鮮薯按照3 000 kg/hm2計算,可增加收益3 000元/hm2。
2.1 使用方法
種薯播種時切塊,在薯塊下邊鋪一張塑料布,將拌薯寶4 500 g撒在1 500~2 250 kg/hm2種薯上,用木锨翻動攪拌均勻,即可播種。遇到影響播種的天氣時,將已拌過種的切塊攤開,放置陰涼處,防止發(fā)熱、受凍,天氣轉(zhuǎn)好繼續(xù)播種。對微型薯或者整薯進行拌種時,可在種薯表面用噴霧器撒少許水,然后按照上述用量撒上拌種劑攪拌,以利于充分粘附。
2.2 注意事項
該產(chǎn)品為粉劑殺菌劑,對人的皮膚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用藥時要注意勞動保護,避免與皮膚接觸,防止由口鼻吸入。拌種操作時遠離飲用水源,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下進行,防止粉塵飛揚。拌種時需戴口罩(防塵面罩),播種籽時需戴防護手套與口罩,工作中禁止進食、飲水、吸煙,禁止接觸皮膚,工作結(jié)束后用肥皂水洗手。接觸藥品的器具要清洗干凈。拌薯寶不得放置在小孩觸摸到的地方,以防誤食。
(本文責編:陳珩)
S351.1
B
1001-1463(2014)09-0057-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9.022
2014-05-06
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項目“馬鈴薯高效栽培技術(shù)體系提升與示范”(nky-0601);科技部農(nóng)轉(zhuǎn)資金項目“淀粉及全粉加工型馬鈴薯新品種隴薯6號示范推廣”(2007GB2G100056);農(nóng)業(yè)部跨越計劃項目“高淀粉馬鈴薯新品種隴薯5號及隴薯6號高效生產(chǎn)技術(shù)集成與產(chǎn)業(yè)化示范”(跨2008-36);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馬鈴薯克服重茬障礙高產(chǎn)栽培新技術(shù)研究與示范”(1011NKCA068);科技部農(nóng)轉(zhuǎn)資金項目“馬鈴薯高淀粉新品種繁育推廣及種薯包衣劑中試與示范”(2011GB2G100001);國家馬鈴薯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CARS-10-P05);省農(nóng)牧廳與財政廳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GNCX-2012-52)資助
陸立銀(1962—),男,甘肅榆中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馬鈴薯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工作。聯(lián)系電話:(0931)7614641。E-mail:luliyin62@163.com。
胡新元(1973—),男,甘肅涇川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營養(yǎng)與馬鈴薯栽培工作。E-mail:844374905@qq.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