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業(yè)人士表示,中國進口的白羽肉雞產品大多數(shù)是凍雞爪、凍雞翼等凍雞產品,盡管理論上征收“雙反”稅可能抬高價格,但現(xiàn)實情況是中國可以增加從巴西、阿根廷等地的進口量,加上禽肉進口量僅占中國國內供應量的5%左右,“雙反”稅對國內相關產品的價格影響有限。而從長遠看,白羽肉雞是國內規(guī)?;潭容^高的品種,征收“雙反”稅有利于為國內企業(yè)創(chuàng)造公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
2014年7月商務部在調查裁定公告中認定,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國內白羽肉雞產業(yè)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同時,商務部根據(jù)再調查結果對美國公司的傾銷幅度和從價補貼率進行了調整。自2014年7月9日起,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其中反補貼稅在4%~4.2%之間,反傾銷稅在45%~75%。
2010年中國對進口美國的雞肉產品征收雙反稅。
(1)2011年中國禽肉進口量降至最低點,約為42 萬噸左右,2011~2013 中國禽肉進口量下降至40~60 萬噸之間,比2007~2009年的進口量減少25 萬噸左右,減少30%。但2012年和2013年中國禽肉進口量小幅增加,2013年增加至58 萬噸以上。
(2)2010年和201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禽肉量和比例降至近10年最低點,但2013年又提高到60%左右。
我們認為,對進口美國的白羽肉雞產品征收雙反稅相當于提高了進口雞肉產品的價格,減弱美國雞肉產品在國內的價格競爭優(yōu)勢,使得國內雞肉及雜碎產品進口量減少,利于國內白羽肉雞產業(yè)的發(fā)展。但受消費偏好的影響,中國雞肉產品進口量還會維持在一定水平,約在50~80 萬噸。
中國從美國的禽肉進口量減少,但長期來看美國仍將是中國主要的禽肉進口來源國。中國從美國和巴西的禽肉進口量將此消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