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芳 張健康 王慧鸞 葉鳳玉 黎歡梅 葉喜德,5*
(1.江西省中醫(yī)院 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江西 撫州 344000;3.余干縣中醫(yī)院 江西 余干 335112;4.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4;5.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廣東 廣州 510006)
陳皮,原名橘皮,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栽培變種植物。藥材分為“陳皮”(為福橘、江西大紅袍和溫洲密柑等的干燥成熟果皮,江西產(chǎn)的又名“三湖紅桔”)和“廣陳皮”(為茶枝柑和行柑的干燥成熟果皮)[1]。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適合種植在海拔200公尺到500公尺的地方。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具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2]。陳皮的臨床價值吸引了多數(shù)學者對其親睞,并通過學科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研究陳皮,獲得不少陳皮有效成分、炮制與效應及對其功效主治的新認識,本文就陳皮研究進展情況作如下綜述。
陳皮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橘柚”項下,謂:“橘柚,味辛溫而命名‘橘皮’”[3],并首次涉及陳皮理氣功效?!侗静菥V目》將陳皮列為黃橘皮的別名,另列有青橘皮(即青皮)[4]。李時珍說:“橘皮性溫,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闭f明其性味不同,不可混用。惟現(xiàn)代藥用陳皮則仍然柑、橘不分?!睹t(yī)別錄》在理氣的基礎上,增加了陳皮止瀉、利尿功效[5]。而在隨后眾多的古典著作中,對陳皮的化痰作用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并列為陳皮的主要功效。如《藥性論》可見“橘皮,清痰涎,開胃,治上氣咳嗽,主痢,破瘕瘕痃癖,治胸膈間氣”[6];《本草拾遺》[7]和《日華子本草》[8]均記載橘皮能理氣調(diào)中、消痰止咳作用;以及清《本草備要》[9]、《本草從新》[10]和《醫(yī)林纂要·藥性》[11]均有燥濕化痰的描述。
自陶弘景《名醫(yī)別錄》就提出“陳皮療氣大勝,以東橘為好,西江者不如,須陳久者為良?!盵5],指出陳皮以“陳久者佳”。之后,歷代醫(yī)學家皆以陳久者為勝,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如:王好古提出“橘皮以色紅日久為佳,故日,紅皮、陳皮”[12];“多年者更妙”、“隔年者方可用”則分別載于吳瑞的《日用本草》和賀岳的《本草要略》中;始見于陳嘉謨編寫的《本草蒙筌》,則有:“新采者名橘紅,氣味稍緩,久藏者名陳皮,氣味辛烈”[13];在《雷公炮制藥性解》中:“收藏又復陳久,則多歷梅夏而烈氣全消,溫中而無燥熱之患,行氣而無峻削之虞。”[14]《怡堂散記·藥性解》:“陳皮需備廣產(chǎn),二三年者為上,新者氣烈”;李時珍《本草綱目》云“他藥貴新,唯此(陳皮)貴陳”。至于陳皮需陳放日久的具體原因,李士材提出“收藏又復陳久,則多歷梅夏而烈氣全消,溫中而無燥熱之患,行氣而無峻削之虞”。汪昂曰:“產(chǎn)廣中陳久者良,故名陳皮,陳則烈氣消,無燥散之患”。而在《藥性賦新編》中,則有對六陳的認識:“均系辛烈之品,恰當?shù)卮娣乓欢〞r間后,其辛烈之性有減,則藥性較純和而效尤佳”。由此可見,陳皮陳放日久的原因,就是減緩其辛燥之性,故選用陳久之品。盡管歷代醫(yī)家對陳皮在臨床應用的遵循“陳者為良”,然陳皮的存放時間長短與影響藥性的看法卻有不同的理解[15]。有的認為陳久性烈功效顯著,有的則認為新產(chǎn)性烈、燥性大,不宜使用;近代亦有持“陳皮枳殼以新鮮為好”的觀點[16,17]。
目前對陳皮的存放被延伸到對其采收環(huán)節(jié),陳皮藥材采收期不同,其所含成分的種類以及數(shù)量都可能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其藥材品質(zhì)和臨床使用效果發(fā)生改變。
可見,對于陳皮的功效與陳放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目前各學者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雖然有許豫和提出:陳皮當以“二三年者為上”之外,但陳皮由于存放時間而影響藥效的真正作用機理還不是完全清楚,對此工作有待通過實驗驗證。
陳皮含有多種類別的化學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揮發(fā)油、黃酮類和部分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等。
3.1 揮發(fā)油 陳皮中揮發(fā)油的含量相對較高,約為2%~4%[18],主要包括檸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等、芳樟醇、檸檬醛和α-萜品醇等。陳皮中的這些揮發(fā)油類成分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來源、采集、存放時間和炮制加工等因素,其含量差異較大。但不同產(chǎn)地的陳皮均主含檸檬烯、7-松油烯、卜月桂烯及α-松油醇等成分[19,20]。
3.2 黃酮類化合物 該類化合物基本母核為2-苯基色原酮,其中以橙皮苷[21]、新橙皮苷、川陳皮素、柚皮苷、柚皮蕓香苷和3,5,6,7,8,3',4'-七甲氧基黃酮為主要成分,還含有5,6,7,3',4'-五甲氧基黃酮、1,5,6,7,3',4'-六甲氧基黃酮、1,5,7,8,3',4'-六甲氧基黃酮等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22]。
其他成分,陳皮富含多種人體生命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如肌醇、維生素B、維生素C、麝香草酚和β-谷甾醇等[22],并含有K,Na,Ca等多種微量元素[23-25]。
陳皮揮發(fā)油能松弛氣管平滑肌,水提物或揮發(fā)油均能阻滯或解除氯化乙酰膽堿所致的氣管平滑肌收縮,且揮發(fā)油對豚鼠藥物性哮喘有保護作用[26]。陳皮醇提物可完全對抗組胺所致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性收縮,是平喘效價高者之一,鎮(zhèn)咳作用顯著。
陳皮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對陳皮提取液進行抗菌實驗制霉菌素的抗菌效果進行比較,結(jié)果證明,陳皮提取液有較好的抗菌能力,在室溫條件下儲存1年后仍有一定的抗菌活力。另外,試管內(nèi)抑菌實驗發(fā)現(xiàn),25%陳皮對常見淺部真菌有抑菌作用[27]。陳皮提取液可延長果蠅壽命和增強其飛翔能力,提高果蠅頭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過氧化脂質(zhì)含量,提示陳皮提取液具有延緩果蠅衰老及提高生命活力的作用,可能與抗氧化有關(guān)[28]。橙皮苷對蛋白非酶糖基化具有抑制作用,可明顯減輕糖尿病腎小球系膜增生和基底膜增厚,同時可改善運動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輕神經(jīng)脫髓鞘等病理改變,對于糖尿病的預防及由此引起的腎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方面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橙皮苷還能調(diào)節(jié)雌激素水平,用于因雌激素不平衡引起的疼痛、炎癥和腫脹。
此外,陳皮還具有對腸平滑肌的作用是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29],具有強心、升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30],具有抗癌、免疫調(diào)節(jié)和抗過敏等作用[31]。
在中醫(yī)藥學教材叢書《方劑學》中,記載祛痰劑的代表方有26首,其中涉及陳皮配伍的方劑就有15首。如:二陳湯、金水六君煎、導痰湯、滌痰湯、溫膽湯、十味溫膽湯、清氣化痰丸、清金降火湯、海藻玉壺湯、貝母瓜蔞散、痰飲丸、三子養(yǎng)親湯、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定癰丸、止嗽散等。由此可見,陳皮在發(fā)揮祛痰功效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涉及到陳皮其他作用方面的方劑則更多,也為臨床醫(yī)師廣泛采用。如首載于北宋時期的《博濟方》中的“平胃散”,就體現(xiàn)了陳皮的另一功效——理氣健脾,臨床主要用以治療寒濕中阻,脾氣雍滯之脘腹脹痛、嘔惡腹瀉[32]等癥,再如補中益氣湯、柴胡疏肝散、止嗽散等。陳皮的應用在古方劑中廣為存在,并一直沿用至現(xiàn)代的處方當中,如常用于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炎等多種病證的方劑中。
總之,對于陳皮的認識,多數(shù)文獻報道主要集中在廣陳皮上,對于源自其他產(chǎn)地的陳皮研究文獻相對較少,雖然陳皮在應用方面,其理氣化痰作用顯著,臨床療效確切,是一味常用中藥,但陳皮的作用療效如何發(fā)揮到最佳,文獻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缺乏對其系統(tǒng)研究。因為存放時間和炮制加工的不同,勢必影響到陳皮有效成分的改變,從而影響到陳皮臨床療效發(fā)揮。可見,陳皮作為一種應用于臨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常用中藥藥材,系統(tǒng)研究陳皮意義重大,希望本文能為深入研究陳皮藥材提供參考價值。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76-177.
[2]周小鋼.三湖紅桔的發(fā)展與對策探討[J].廣西園藝,2006,17(2):9-10.
[3]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顧觀光校輯)[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7:71.
[4]李時珍.本草綱目[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300.
[5]陶弘景.名醫(yī)別錄(尚志鈞輯校)[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324.
[6]甄權(quán).藥性論[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6:206.
[7]陳藏器.本草拾遺[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381.
[8]日華子本草(尚志鈞校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122.
[9]王昂.本草備要[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187.
[10]吳儀洛.本草從新[M].天津:天津科學出版社,2004:166.
[11]姚瀾.本草分經(jīng)[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1:76.
[12]王好古.湯液本草[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1:156.
[13]陳嘉漠.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8:103.
[14]季中梓.雷公炮制藥性解[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136.
[15]汲守信.陳皮的功效沿革考[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3):777-778.
[16]唐式良.陳皮枳殼用新鮮者為好[J].中藥材科技,1983,(5):28.
[17]楊宜婷,羅琥捷,葉勇樹,等.不同儲存年限廣陳皮的多甲氧基黃酮提取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9):258.
[18]龔范,梁逸曾,宋又群,等.陳皮揮發(fā)油的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J].分析化學,2000,28(7):860-864.
[19]胡志軍,陳建秋.PLC測定不同基原陳皮藥材中橙皮苷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0):99-97.
[20]解勝利,茍建霞,李冬峰,等.陳皮中黃酮化合物的微波輔助提取[J].光譜實驗室,2012,29(3):1482-1485.
[21]顏瑞棠.清熱化痰理氣中藥復方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13(9):72.
[22]劉邦夫,王輝憲,曹永兵,等.陳皮黃酮的分離純化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2008,20(4):485-489.
[23]林廣云,陳紅英,蔡葵花,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陳皮中微量元素[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2,12(3):270-271.
[24]周件貴,辛國愛.陳皮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測定[J].廣東藥學,2003,13(1):7-8.
[25]王崇民,樊祥熹.中藥甘草、陳皮及復方中微量鉬的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1995,16(3):70-73.
[26]周杰強.陳皮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J].中醫(yī)中藥,2011,47(8):437-438.
[27]張理平.陳皮研究新進展[J].光明中醫(yī),2005,20(1):40.
[28]張志海,王彩云,楊天鳴,等.陳皮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05,20(1):47.
[29]官福蘭,王如俊,王建華,等.陳皮及橙皮苷對離體腸管運動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2):65.
[30]張志海,王彩云,楊天鳴,等.陳皮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西北藥學雜志,2005,20(1):47.
[31]錢士輝,王佾先,元壽海,等.陳皮提取物體外抗腫瘤作用的研究[J].中藥材,2003,26(10):744.
[32]王袞.博濟方[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