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際娜
摘 要:楊蔭瀏曾經提到最重視宮廷雅樂的朝代是宋代和清代。宋代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其地位,十分重視雅樂的地位。宋代雅樂,也一直是學者們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宋代雅樂的特點、宋代統(tǒng)治者對雅樂的態(tài)度、大晟府等幾方面對宋代雅樂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以期對宋代雅樂有更加系統(tǒng)的認識。
關鍵詞:宋代雅樂的特點;宋代雅樂的評價;宋君臣對雅樂的態(tài)度
雅樂一般泛指宮廷的祭祀活動和朝會儀禮中所用的音樂。起源于周代的禮樂制度,用于郊社、宗廟、宮廷儀禮、射鄉(xiāng)以及軍事上的大典等。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歷朝統(tǒng)治者認為雅樂具有“化民”和鞏固政權的作用,對雅樂持比較重視的態(tài)度。宋朝統(tǒng)治者對雅樂的重視主要表現在宋代的六次雅樂改制、宋代君臣對雅樂的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關于宋代宮廷雅樂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著作、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三個部分。
1 有關著作中及論文中關于宋代雅樂的介紹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等著作中專門論述了宋代宮廷雅樂,詳細介紹了雅樂的特點等,且認為宋代雅樂存在著復古主義和神秘主義。夏野《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和田可文《簡明中國音樂史》,介紹了宋代雅樂的樂隊等方面,并且也認為宋代雅樂是仿古的。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1]主要是對大晟樂做了詳細的介紹,分析大晟樂產生和滅亡的過程及其影響、敘述宋徽宗的禮樂事跡及其帝王符號、禮樂符號等。筆者發(fā)現近些年關于雅樂的學位論文還是有許多的,其中直接以宋代雅樂為主題的學位論文有五篇,[2]另外一些碩、博士論文中也涉及了宋代雅樂。根據已有研究成果筆者暫將宋代雅樂分為七個部分予以分析。
(1)關于宋代雅樂特點的介紹。著作和論文中介紹宋代雅樂的特點,一般都是從雅樂的應用場合、樂曲內容、樂曲創(chuàng)制及標題、樂律制度等幾方面來進行的介紹。韓偉《宋代樂論研究》、邱源媛《唐宋雅樂的對比研究》等這些學位論文都采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雅樂的特點。李幼平《宋代音樂藝術實踐中的黃鐘標準音高》[3]、田中有紀《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陳祥道與陳旸的雅樂構想》[4]等也有相關介紹。李幼平《宋代音樂藝術實踐中的黃鐘標準音高》主要介紹了關于黃鐘音高的樂論。田中有紀的《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陳祥道與陳旸的雅樂構想》分析了有關雅樂的北宋士大夫的討論,特別考察以八音的概念為基礎的王安石學派的樂論。
(2)宋代君臣對雅樂的態(tài)度。宋代君臣極其重視宋代雅樂,主要與其社會背景和政治目的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相關著作主要介紹了宋代統(tǒng)治者重視雅樂的原因,如夏野《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及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學位論文: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設置研究》從宋統(tǒng)治者本身和宋宮廷音樂機構對雅樂的重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鄭月平《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解讀北宋之雅樂》分別從北宋各朝皇帝、儒臣樂論等方面強調了宋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
(3)關于對宋代雅樂的評價問題。當今學術界對其持有以下三種態(tài)度:首先,持否定的態(tài)度。孫琳《唐宋宮廷雅樂之比較研究》、鄭月平《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解讀北宋之雅樂》等分別從雅樂的律呂制作和樂論上、應用場合來強調雅樂的復古性,并具有神秘色彩。其次,持肯定態(tài)度的觀點。黃炳寅在其《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5]中提到“宋朝學者在追求音樂革新的精神頗值稱道,論其治學態(tài)度則已脫離舊臼而重視較科學之實驗研究”,對雅樂持肯定態(tài)度。第三,持部分肯定的態(tài)度。李方元在其《宋史·樂志》中說道:“宋代雅樂之所以有超過前代的影響和成績……不僅使雅樂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恢復,而且還使其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都是明顯的事實?!笨芪木辍蛾P于“宋代雅樂評價”問題的幾點思考》,[6]文章通過分析論證,認為宋代雅樂復古成分下面卻隱含了很多復興的因素。
(4)宋代雅樂祭祀中的禮制分析。路佳琳的碩士學位論文《北宋景佑—嘉祐年間的雅樂研究》和汪洋的碩士學位論文《宋代五禮儀式音樂研究》,都對雅樂中的五禮儀式進行了分析,增強了我們對五禮的認識。
(5)對南宋祭祀歌曲的考證和譯解。在音樂著作和論文中闡述南宋雅樂的比較少,普遍認為南宋雅樂沿襲了北宋的雅樂制度。林萃青的《古代音樂的跨國跨文化解讀——南宋宮廷雅樂》主要是對南宋宮廷雅樂歌曲的音響實體和表演實踐方面來加以分析。汪洋《宋代五禮儀式音樂研究》,本文選取了《中興禮書》中的50首祭祀樂歌進行了譯譜和分析。
(6)大晟樂的制作、大晟府的成立及其影響。大晟府是宋徽宗時期建立的一個音樂機構,雖然其只存在了20余年,但是其所形成的影響是我們不能忽略的。劉媛媛《宋代宮廷音樂機構研究》和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設置研究》,這兩篇文章均從大晟府建立的雅化本質及其影響、大晟府樂器的雅化性質以及大晟府定律方面的極端雅化等方面做了簡單介紹。
(7)新儒學對宋代雅樂的影響。宋朝,新儒學成了當時社會思想領域的主流,占據著主導地位,對宋代雅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徐小明《宋代——中國音樂藝術的轉折期》強調宋明理學的形成是對統(tǒng)治者思想的絕好配合,表現在宮廷音樂上,就是極力提高雅樂的地位。張藝《探源宋代宮廷音樂機構與制度》,認為宋代理學的興盛使雅樂得到了重視。關于宋明理學對宋代雅樂的影響這個問題,涉及的只是新儒學的形成使宋代雅樂具有了復古和神秘的特點。
2 反思
現有研究成果集中在了雅樂的改制、宋代君臣對雅樂的態(tài)度、大晟府及其影響,以及宋代雅樂和其他朝代的比較這幾個方面。另外,認為南宋雅樂由于其特殊的社會背景,基本承襲了北宋雅樂,僅林萃青幾篇文章涉及了南宋雅樂。那么筆者認為既然是宋代雅樂,為何只強調北宋雅樂,難道南宋雅樂真的是對于北宋雅樂一成不變的承襲嗎?對于宋代雅樂的評價問題,一直頗有爭議。對宋雅樂持批判態(tài)度主要是從宋代雅樂依照古法制律這個問題上來考量的,另外也有學者對其持肯定的態(tài)度。筆者認為應以客觀的態(tài)度去分析才會得到合理的判斷。
宋明理學的形成確實對宋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音樂思想也對宋代雅樂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但是就目前筆者掌握的資料來看,只是提出新儒學的形成使宋代雅樂具有了復古和神秘的特點,其實筆者認為應該對一些主要代表人物的音樂思想進行考證,從而使我們對新儒學對宋代雅樂的影響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參考文獻:
[1] 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2] 邱源媛.唐宋雅樂的對比研究[D].鄭月平.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解讀北宋之雅樂[D].孔琳.唐宋宮廷雅樂之比較研究[D].李明明.中國古代雅樂文化分期研究[D].路佳琳.北宋景佑——嘉祐年間的雅樂研究[D].
[3] 李幼平.宋代音樂藝術實踐中的黃鐘標準音高[J].音樂研究,2001(2).
[4] 田中有紀.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陳祥道與陳旸的雅樂構想[J].中華民族專題.
[5] 黃炳寅.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M].國家出版社印行(臺灣),1982.
[6] 寇文娟.關于“宋代雅樂評價”問題的幾點思考[J].樂府新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