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溪
橡膠老化及防老化體系配合的優(yōu)化設(shè)計(三)
于清溪
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橡膠的老化機理、防老化機理,以及防老化體系的配合要點。
橡膠;老化;防老劑;配合
3.3 影響臭氧劣化的因素
影響橡膠臭氧劣化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四個方面。
1)橡膠化學結(jié)構(gòu)類型
各種橡膠的抗臭氧劣化能力詳見表3。隨著橡膠種類(化學結(jié)構(gòu))的不同,其臭氧劣化的時間呈現(xiàn)上百倍的差別。
表3 各種橡膠的抗臭氧劣化性
陽光下,臭氧裂口的擴展速度以SBR為最快,可達0.37mm/min。NR和NBR次之,為0.22;IIR和CR最低,僅為0.02~0.01。
2)臭氧濃度
一般隨著臭氧濃度的增大,橡膠臭氧劣化的速度明顯加快,裂口發(fā)生的時間顯著縮短。在多數(shù)時間幾乎是處于成倍發(fā)展的狀態(tài)。同一臭氧濃度下,NR的裂口出現(xiàn)時間短、數(shù)量多,但裂口小,發(fā)展速度擴展慢;而SBR、BR、NBR則剛好相反。
3)溫度
橡膠臭氧裂口時間隨溫度降低而延長,可是吸收速率基本保持不變。例如NR在20℃時為0.22、50℃時為0.19、2℃時為0.15mm/min。然而對于合成橡膠來說有的則不然,如IIR、NBR由于分子運動的關(guān)系,高低溫的吸收速率要發(fā)生很大變化。
4)應力應變
一般來講,橡膠在應力應變的條件下,臭氧劣化的進程要加快。低伸長狀態(tài)時,裂口產(chǎn)生的數(shù)量少,但速率快、裂口深。而高伸長時,裂口數(shù)量要多,但速率增長慢、裂口也小。
3.4 臭氧劣化的防護
3.4.1 物理防護
對于在靜止狀態(tài)下使用的橡膠制品,多年來,石蠟一直是最受青睞的材料,也最為有效。其中,尤以微晶蠟的效果更高一籌,現(xiàn)已得到普遍采用。其防護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 在橡膠中混入0.5%~1.5%的石蠟,加熱硫化后析出于橡膠表面,制成隔離膜,阻止臭氧攻擊劣化。
② 把橡膠制品置于石蠟液中浸泡一定時間,使其表面形成一層防臭氧膜,以延緩臭氧劣化。
③ 將石蠟涂刷在橡膠外表面,構(gòu)成一個薄蠟膜,防止臭氧劣化。
但是,上述方法對于動態(tài)下使用的橡膠來說,由于石蠟膜會脫落,幾乎是無效的。因此,近些年來,多采用與其他抗臭氧聚合物并用或復合的方式。例如NBR/PVС、NR/ CR、IIR/EPDM共混并用,但由于多存在兩種聚合物相容性的問題,使力學性能遭到損失,因而使用范圍受到限制。復合或外涂抗臭氧聚合物的方法也得到提倡,如將СSM、UR貼附在易受臭氧攻擊的橡膠表面,其抗臭氧劣化效果甚至超過了并用。
3.4.2 化學防護
目前,使用化學抗臭氧劑解決橡膠防臭氧劣化問題仍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且由于多數(shù)抗臭氧劑同時又是良好的抗氧劑,一物多能,因而倍受青睞。常用的以對苯二胺以及烷基和環(huán)烷基的衍生物為主,用量為1.5~3.0份。為增強抗臭氧老化效能,一般多采取幾種抗臭氧劑并用的形式,特別是同二苯胺類的АW并用,效果十分理想,同時,蠟類也是必不可少的。
現(xiàn)行的抗臭氧劑污染性非常大,而且大多有毒性,持久性也不足。為此,近年已開發(fā)出非遷移性的防老劑(抗氧劑+抗臭氧劑)。一是聚合型的高分子量防老劑。提高防老劑的分子量,使之成為固體樹脂狀物。二是反應型防老劑。在防老劑分子上加入馬來酰胺一類活性基團,使之與橡膠分子結(jié)合。三是在橡膠合成的過程中,把防老劑接枝到橡膠分子上,使橡膠本身具有抗臭氧老化的性能。
4.1 抗氧劑
如上所述,為抑制橡膠的氧化(老化),在橡膠配方中配加使用抗氧劑(氧化防止劑)已是多年慣用的手法?,F(xiàn)今,對于這類氧化防止劑又細分為第一和第二防老劑兩種類型。前者的作用是在橡膠自由基上給予氫,使分子停止自動氧化,將連鎖反應的自由基鏈終止,因此又稱為斷鏈型抗氧化劑,習慣稱為第一防老劑或主防老劑。后者是將橡膠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氫過氧化物轉(zhuǎn)變?yōu)榉€(wěn)定的醇,故又稱為過氧化物分解劑,亦稱第二防老劑、助防老劑。
4.1.1 第一防老劑(主防老劑)
第一防老劑在上世紀50~70年代的盛行時期,作為橡膠的主要氧化防止劑在市場上曾達近200種之多。之后,由于污染、有毒、致癌以及效果不良等多種原因,大部分遭到禁止和淘汰?,F(xiàn)在市場上暢銷的不過20~30余種,基本上分為胺類和酚類兩大類別,詳見表4。
4.1.1.1 胺類化合物
第一防老劑中,目前胺類化合物在橡膠防老化方面占有統(tǒng)治地位,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苯基萘胺類。曾為最廣泛使用的抗氧劑(表4中未列),長期占據(jù)防老劑消耗量的半壁江山。但由于防甲、防丁等產(chǎn)品不僅污染性大,而且又有致癌危險,現(xiàn)今大部分已被禁用。另外,還有醛胺類縮合物,如防老劑АP(3-羥基丁醛-α-萘胺),雖有良好的耐熱老化性,也因含萘胺而遭淘汰。
二是酮胺類縮合物。由于污染性略小,且耐熱性和耐屈撓性好,至今仍在大量使用,代表品種有RD、АW。但因?qū)ψ韫饫匣徒饘傥:o能為力,亦不抗臭氧劣化,故多與其他防老劑并用,發(fā)揮協(xié)同效果。
三是二苯胺衍生物類。系最常見的抗氧劑,防老化效果雖然一般,但性能穩(wěn)定。ОDPА、DСD主要用于NR,在CR中效果尤為顯著。SDPА為SP的衍生改進物,已逐漸成為二苯胺類防老劑的主導品種。
四是對苯二胺類衍生物。這類化合物由于多有污染、有毒等原因,現(xiàn)已進行了幾代改進。因為防老化效果突出,正成為防老劑發(fā)展的主流。其中的芳基取代物,如DPPD因污染性大、分散性差、混容性不好,在一般不飽和橡膠中已很少使用,主要用于CR。DNPD具有很好的耐熱老化性和抑制有害金屬的作用,但因含微量β-苯胺有害物,使用上也受到限制。目前,烷芳基取代物除66、4010之外,已取代傳統(tǒng)的防甲、防丁,成為當今最廣用的品種,如4010NА、4020、288、688等,其防老化效果也遠優(yōu)于其他產(chǎn)品。
4.1.1.2 酚類化合物
表4 第一防老劑種類及特性
胺類防老劑的最大缺點是污染變色,只能用于黑色橡膠制品。對于嚴格要求不能污染、不得變色的橡膠,尤其是白色及鮮艷制品,則必須使用酚類防老劑。具有抗氧老化效果的酚類化合物有受阻酚、受阻雙酚、多元酚、丙酸酯和對苯二酚等多種多樣,其效果也一個比一個強,但同胺類仍無法相比。因此,在輪胎、膠帶、膠管等產(chǎn)品方面已無人問津,目前主要用在合成橡膠的生產(chǎn)制造(如264、SP、DBH、DАH),要求不污染的橡膠加工配合(如2246、425、BBM、300、1010、1076)上。
(未完待續(xù))
[責任編輯:朱 胤]
TQ 330.1+4
B
1671-8232(2014)03-0001-03
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