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瑩倩 攝影/胡锃飛
就像就是一曲百人合奏的交響樂離不開詮釋音符的指揮家,一部電影的成功也少不了這樣一位掌控大局的核心人物。身兼編劇、導演、制作人等多重身份的比爾·伯頓就是這樣一位居于鏡頭背后的電影指揮家。即使是普通的故事,在他獨到眼光的發(fā)掘下,他也能用自己的掌控力組建一支精英樂隊,共譜一曲完美樂章。
主要作品:《真情世界》《功夫》《碟中諜3》《歌舞青春》系列《龍之谷:破曉奇兵》……
一說起比爾·伯頓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總有一點距離感。作為好萊塢的幕后制作人,在鏡頭前“低調(diào)”是他一貫的作風;但談起他的電影作品,想必除了“如雷貫耳”還真的沒有別的詞匯可以更貼切地形容:《歌舞青春》系列、《碟中諜3》還有中國電影《功夫》,他帶給世界的并不是他個人的名氣而是作品的深遠影響力。身為好萊塢的金牌制作人,“比爾·伯頓”的名字在影視圈內(nèi)直接與“品質(zhì)保障”掛鉤,在拿到劇本后“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正如希臘神話中的“邁達斯之手”,即使再普通的故事在他的引領下也可以“點石成金”。
身為制作人的比爾·伯頓做事風格有點與眾不同,他的職責不單單只是找投資那么簡單。有了編劇和導演的經(jīng)驗做鋪墊,比爾·伯頓通常比別的制片人考慮得更多:資金、創(chuàng)意、藝術價值,但凡關于電影的一切,他都會事無巨細親自過問,而“邁達斯之手”也由此得名。看到故事大概之后,他會親自操刀改寫劇本,并且需要從導演的角度考慮電影的故事構(gòu)架和花費成本。直到呈現(xiàn)在眼前的故事既有讓自己喜愛的亮點又能打開市場,他才會準備拍攝,用比爾·伯頓自己的話說,“我必須非常熱愛它,這樣才不會再接下來長達幾年的拍攝過程中厭煩它”。
在比爾·伯頓眼中,電影應該是不分國界的,而他作為制片人的任務就是將這些作品推向世界。談及如何把一部電影帶入全球化市場,比爾·伯頓似乎有很多經(jīng)驗可以與人分享,拍攝技術、資金注入、演員選擇這些都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工序,要成功找到一塊叩響世界大門的“敲門磚”,還是得回歸觸及心靈本質(zhì)的東西。從已經(jīng)大獲成功的《歌舞青春》系列到即將上映的《龍之谷:破曉奇兵》,比爾·伯頓似乎已經(jīng)牢牢掌握了走向國際化的要領:情感、音樂、國際化的故事,三種元素的融合缺一不可。
作為金牌制片人,比爾·伯頓看過的劇本數(shù)不勝數(shù),鐘愛的情節(jié)也隨著歲月的變遷在不斷更替,但唯一不變的是最初觸及他心靈的那份感動,而他也深受影響將這份觸動在日后的作品中慢慢鋪開?!霸谖?5歲那年,一部由意大利導演佛朗哥·澤菲雷里執(zhí)導、堪稱為經(jīng)典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1968年版)用唯美的音樂和動人的愛情深深地觸動了我。眾所周知,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故事異常動人,而當時我也為此神魂顛倒。之后,我試圖去探尋人生中最初的愛情到底有多強大的力量,于是就有了大家所看到的《歌舞青春》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而在《龍之谷》中也有類似的情感線索,當年輕的男孩女孩墜入愛河時,這種情感總能令人著迷?!彪m然《碟中諜3》中大量的高空危險動作戲滿足了不少觀眾追求刺激的心理,但對于比爾·伯頓而言,“愛情”總是比“視覺刺激”來得更重要。
“我不認為觀眾會喜歡抽離出情感,只有動作和科技堆砌起來的電影。電影中有許多精彩的動作、打斗戲固然會給觀眾帶來很多視覺上的樂趣,像電影《速度與激情》系列,他們的確是以炫目的動作為基礎的,但是仔細去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系列故事中穿插了許多情感元素。所以,情感元素絕對是動作電影中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于《蜘蛛俠》或者《超人》這類觸及人們心靈的電影而言。因此,只有電影中的情感(愛情)因素能足以震撼到觀眾的心靈,相應的,你的電影才能夠撼動他們的錢包,為此埋單?!?/p>
帶領自己的作品走向國際化,是比爾·伯頓畢生從事電影圈的追求,如今他將這束國際化視野投向了中國市場。為什么縱然中國電影的制作水準在逐年提高卻依舊無法走向全球發(fā)行?面對這個問題,他用好萊塢的思維給出了答案:“中國電影要撕掉地域化的標簽,講國際化的事故,而不是中國人自己所熟知的故事。就像《龍之谷》,是放到好萊塢不看制作人員根本無法識別出的中國制造。我們所追求的,是要講述讓所有人都理解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