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打破原來那種固定的教學框架,將素質教育作為小學語文重點的教學方向,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小學生自身的悟性、個性以及審美性。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策略進行分析。
小學語文情感滲透策略語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際工具,同時語文還可以體現出人生態(tài)和精神價值。對于小學語文而言,它是孩子情感啟蒙和認識事物的基礎,對孩子未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的滲透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利用各種方法去感染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進入到一個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一、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的語文學習氛圍
1.挖掘教材的深意,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語文內容豐富多彩,語言柔美,圖像感染力強;題材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寓言故事、散文、詩歌等等,這些都是通過情感滲透來感動人們,通過道理來教育我們,很容易讓我們進入情景,形成感情教學,所以我們把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充滿情感和藝術的學科。例如,當我們在講解《畫楊桃》這篇文章時,老師通過挖掘教材的深意,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認識到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得到不同的效果,所以老師通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句詩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先畫出楊桃,之后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猜老師畫的是什么,這時候小學生會積極主動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的說像鴨梨,有的說像海星,還有的說像楊桃,這時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就為文章學習中難點的講解做好了鋪墊,在小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老師進入了本課的主題,讓小學生自己去畫楊桃并觀察楊桃的特點,孩子們的情感旋律被撥動,都積極主動尋求答案,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這篇文章的難點也難倒不了小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上這篇文章就講解完畢,學生們的思維也得到了鍛煉,對本課的記憶也是非常深刻的。
2.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俗話說,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可以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當我們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文中對于小興安嶺自然年風光的描述生動形象,讓讀者讀后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精神也非常愉悅,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但是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對文中描述的景區(qū)沒有直觀的印象,這時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可以讓小學生們能夠直觀地看到小興安嶺的優(yōu)美風光,讓小學生們想象自己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小學生們的興趣,活躍小學生的思維,想象生動美好的畫面,在皚皚的雪原上,有矗立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可愛的小動物,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營造出奇特的氛圍,讓小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二、在語文課堂中持續(xù)保持心理優(yōu)勢
1.注意學生和老師的心理溝通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心理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都是通過老師和學生相互關系和相互活動來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溝通,通??梢酝ㄟ^以下三種方法來實現:第一,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具有激勵性和表揚性的語言,對其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讓學生們親自動口實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語言,讓學生獲得感性認知;第三,通過與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見解,開發(fā)學生們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2.教師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掌握熟練的教學技巧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當掌握熟練的教學技巧和健康的心理素質,不但要用知識的科學性和趣味性來引導學生情感的共鳴,而且還要在教學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一個好的語文教師,通常一個習慣的手勢和微笑都能把學生引進知識的道路,開啟和激發(fā)學生的智慧。如果老師因為某種原因自己的狀態(tài)不是很好,這時學生們都能察覺,這種情緒也會給學生帶來影響,從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因為自己的某種情緒而影響學生們的情緒,一定要持續(xù)保持激情,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在課堂上,愛護自己的每個學生,尊重自己的每個學生,與學生達到情感的共鳴。
三、組織人際合作,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而課堂則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中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老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思考老師和其他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當小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時,也是學生思維和情緒最為高漲的時候。比如,在進行《新型玻璃》教學時,老師可以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某老師剛買了一套新房,但是裝修時玻璃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老師,你能幫助老師嗎?”面對這一問題,學生們的情緒被有效地調動起來,學生開始積極地討論和思考,課本中有關新型玻璃的內容也被應用起來,不同的裝修方法被提出。通過這樣的討論思考,不僅使整個課堂學習氣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時還增進了學生與同學、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鍛煉了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鞏固情感
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是小學生的最愛。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調節(jié)課堂,活躍氣氛,更給學生增添了情感體驗的源泉,讓他們在活動中娛情培智,鞏固情感。比如,開展“讀百部優(yōu)秀課外書”“看百部愛國優(yōu)秀電影”“背百首愛國詩詞”等活動,借助五彩斑斕的熒屏和鏗鏘有力、蕩氣回腸的語言文字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結合清明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主題活動,如憑吊先烈等,用人文精神、感恩信念去教育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學會做人。
總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紐帶。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語文教學必須跳出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框架,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情感教育為主要手段,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功能。語文教師要從課前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外教育活動等教學的各個層面來加強語文情感教育,將語文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語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成憲.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1).
\[2\]馬成麗.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滲透.新課程學習:綜合,2011,(11).
\[3\]陳裕.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滲透.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