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九葉青花椒在重慶市江津區(qū)種植廣泛,產品暢銷全國、遠銷國外。近年來,推行九葉青花椒矮化高產栽培技術,通過嚴格規(guī)范苗木繁育與栽培、整形修剪、肥水、病蟲防治、結果枝調控管理過程,實現(xiàn)九葉青花椒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和效益提升。
關鍵詞 九葉青花椒;矮化;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2-023-03
知網(wǎng)出版網(wǎng)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913.1511.064.html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4/9/13 15:10:04
九葉青花椒系蕓香料科花椒屬的半落小喬木,因其1個葉柄上有9片葉子而得名,喜溫、怕澇,具有生長快、結果早、收益大、用途廣、栽培管理簡便。重慶市江津區(qū)自古就有種植花椒的傳統(tǒng),從元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1991年,江津被國家林業(yè)部授予“全國花椒基地”的稱號。2005年江津花椒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九葉青花椒在重慶廣泛種植,僅江津區(qū)栽培面積就達3萬多hm2,產品暢銷全國、遠銷國外。過去栽培管理粗放、技術傳統(tǒng),雖然花椒樹年年長大,但是產量卻沒有提高。近年來,推行九葉青花椒矮化高產栽培技術。樹形矮化便于施肥管理、抗旱力強、施藥方便、產量提高、品質提升。每667 m2產量平均達550~700 kg,最高超過1000 kg,產量提高40%~60%,有利于提升花椒生產效益。
1花椒產業(yè)發(fā)展前景
近年,由于麻辣川菜、重慶菜系的盛行,花椒在國內外的需求量持續(xù)增長。據(jù)統(tǒng)計,僅東南亞和日本每年需從中國進口花椒1.4萬t以上。重慶火鍋對干花椒的年需求總量為1.5萬t,按干鮮比1.0∶3.6的比例計算,需要5萬t鮮花椒。此外,干花椒、鮮花椒、花椒油、快餐面調料對花椒的消耗量也日漸增加。在耕地種植面積有限、勞動力短缺的條件下,要提高九葉青花椒單位面積產量,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要求改變種植方式,優(yōu)化栽培技術。
2苗木繁育與栽培
2.1苗木繁育技術
2.1.1 母樹選擇
留種椒樹應選擇地勢向陽、生長健壯、品質優(yōu)良、無病蟲害、樹齡6~10年的椒樹。
2.1.2 采種時間
采種一般在8月底9月初,當種子充分成熟,果實由綠轉紅色,極少量種皮開裂時即可采收。
2.1.3 采種方法
花椒成熟后用果剪將果穗剪下,及時攤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晾干,每天翻動2次,達到種果干燥均勻,脫子整齊干凈。
2.1.4 育苗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溫暖向陽的平地和緩坡地,要求肥沃、疏松、土層較厚、pH值為6.0~7.5的沙壤土和壤土。整地時注意全面耕翻、土壤細碎、清除雜物、施足基肥。
2.1.5 播種時間
重慶以10—11月播種為主。一般撒播每667 m2用種30~40 kg。采用小拱棚薄膜覆蓋,棚高50 cm。待春季苗長到10~15 cm時,苗地灌透水,手執(zhí)苗的根頸部扯苗,移栽在1.4 m寬廂面的苗地,窩行距10 cm×20 cm。栽后及時澆定根水,移栽的幼苗在20 d后可用腐熟較淡的人畜糞點施,隔30 d再用腐熟清淡的人畜糞加3%的尿素作為追肥。采用人工除草,注意防治病蟲害。
2.2栽培管理
2.2.1 栽植時間
花椒栽植可分為秋植和春植。秋植一般選擇在10月栽植最好,春季選擇在苗木剛萌芽時栽植。
2.2.2 栽植方式
根據(jù)實際地形、土壤、管理方法和規(guī)劃確定。對土層深厚、質地良好、肥力較高的土地栽植密度為2 m×3 m(110~120株/667 m2);對土層較薄、質地較差、肥力低的土地栽植密度為2 m×2 m(160~170株/667 m2)。根據(jù)栽植密度挖坑,坑深60~70 cm,直徑50~60 cm。挖坑時,表層30 cm土壤與深層土壤分開堆放。
2.2.3 起苗、栽苗
起苗前5 d給苗圃澆水,待土收汗后應順苗廂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起苗,注意不要傷根太多,保證根系完整,保留主根20~30 cm。栽植時剪掉傷根,將混有農家肥的深層土壤回填到坑的底部,椒苗帶土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頸略高于地面為宜,形成1條直線。
3整形修剪
3.1幼樹整形修剪
花椒栽植后1~3年為營養(yǎng)生長期,是花椒樹栽培定形的關鍵時期,應把握好每年的修剪時間和技術,做到精細管理,為提高花椒產量奠定基礎。通常5月中旬—6月上旬進行定桿,定桿高度距地面50~70 cm處剪截,定桿時要求剪口下10~15 cm范圍內有4~5個滿芽。苗木發(fā)芽后,及時抹除整形帶以下的芽,促進整形帶內新梢的生長,選擇3~4個新梢距離均勻,方位角呈120°~90°,長度30 cm以上的枝作為主枝培養(yǎng)。10月中旬—11月進行拉枝(壓枝)管理,改變枝的角度,培養(yǎng)樹體結構,防止側枝互相干擾,做到中心無主枝,促進光合作用,延伸結果部位,增加結果產量。12—1月進行摘心管理,控制結果枝的頂端優(yōu)勢,調節(jié)生長平衡,促進花芽生長。
3.2結果樹修剪
花椒樹通過整形修剪,使樹體結構合理,縮小了樹冠體積,充分利用光照,調節(jié)營養(yǎng)物質的制造、積累及養(yǎng)分和水分的轉移分配,促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效平衡,引導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調節(jié)營養(yǎng)枝、結果枝的合理比例,從而達到高產、優(yōu)質、低消耗,增強樹體抗逆的管理目的,并能提高花椒品質,延長結果年限,減少病蟲危害,推遲花椒樹衰老?;ń窐涞男藜粼诓墒掌谥烈钅甏汗?jié)抽芽前均可進行,以采椒季節(jié)修剪最好,有利于改變光照條件、積累養(yǎng)分、充足花芽、緩和樹勢,不易萌發(fā)徒長枝。
4肥水管理
4.1生理期施肥
花椒需肥時期與花椒各個器官的生長發(fā)育動態(tài)是一致的?;ń吩诟鱾€物候期內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呈現(xiàn)規(guī)律變化,一般萌芽抽梢展葉時,需氮最多;在生長中期的果實迅速膨大期,鉀的需要量增加,80%~90%的鉀在此期吸收;磷的吸收在生長初期最少,花期逐漸增多,以后無多大變化。
4.2施肥時期
花椒全年一般施肥4~5次,以施用復合肥加有機肥為主。主要把握好還陽肥、月母肥、促花壯芽、壯果肥等4次施肥時間。還陽肥(催芽肥)看樹施肥,在采果前10~15 d施用效果最佳,約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月母肥(基肥、復壯肥)在8—10月施用為宜,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促花壯芽肥,在1月中旬—2月上旬施肥,占全年的10%左右。壯果肥(穩(wěn)果肥)在4月上中旬施肥,以施用磷、鉀肥及微肥為主,占全年施肥的10%左右。
5病蟲防治
5.1花椒紅蜘蛛
花椒紅蜘蛛1年有2次高發(fā)生期,3—5月是第1次高發(fā)期,9—10月是第2次高發(fā)期。在紅蜘蛛發(fā)生初期(葉蟲量3~5頭時)應及時防治,使用低毒、特效期長的農藥進行防治效果最好,可選用24%螨危4 mL或24%畝旺特4 mL對水15 kg噴施樹冠進行防治。
5.2蚜蟲、葉斑病
在3月下旬—4月中旬選用70%安泰生25 g+70%艾美樂5 g對水15 kg防治蚜蟲、葉斑病,促進花椒花芽生長發(fā)育。
5.3食心蟲
在3月下旬—4月上旬在10%稻騰、20%康寬、5%普尊中任選1袋對水15 kg防治,同時注意使用速樂硼1袋對水30 kg?;ū9?/p>
6結果枝調控
為了調控花椒花芽、枝梢徒長,抑制結果枝伸長,促進花芽充實飽滿,提高坐果率、增加植物抗逆性能,從而提高花椒產量,可選用15%多效唑1500~3000倍液在九葉青花椒新梢長至60~80 cm開始噴霧,間隔20 d噴霧1次,根據(jù)當年的氣候及花椒結果枝的長勢狀況可噴霧2~3次,以噴新梢為主。
(助理編輯:易婧;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