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香, 畢映燕, 李季文, 劉效栓, 潘從澤, 牟倩倩
(甘肅省中醫(yī)院藥劑科, 甘肅 蘭州 730050)
正交試驗優(yōu)選補腦軟膠囊水提乙醇沉降制備工藝
李喜香*, 畢映燕, 李季文, 劉效栓, 潘從澤, 牟倩倩
(甘肅省中醫(yī)院藥劑科, 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優(yōu)選補腦軟膠囊最佳水提乙醇沉降工藝。方法 以干膏率、阿魏酸、芍藥苷的量為評價指標,選取提取時間、料液比和提取次數(shù)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選補腦軟膠囊的最佳水提工藝;選取濃縮液相對密度、醇沉時間、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試驗優(yōu)選補腦軟膠囊提取液的乙醇沉降工藝。結(jié)果 優(yōu)選的最佳提取工藝為加 12 倍量的水煎煮 3 次, 每次 1.5 h, 最佳醇沉工藝為濃縮液密度 1.15 g/mL, 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 55%, 靜置 12 h。 結(jié)論 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可作為補腦軟膠囊工業(yè)化的提取工藝。
補腦軟膠囊;水提醇沉;正交試驗;阿魏酸;芍藥苷
補腦膏為甘肅省中醫(yī)院自制制劑,在古方佛手散的基礎上,重用甘肅道地藥材岷當歸,配伍川芎、赤芍、黃芪、仙茅、淫羊藿、龜甲、甘草等中藥而成,具有益智醒腦、滋腎補髓之效[1]。 在治療腦炎, 腦膜炎后遺癥、 治療血管性癡呆[2-4]等方面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補腦膏過去一直以膏滋應用于臨床,儲存、運輸、服用不便,為了方便該制劑在臨床上的使用,減少患者服藥劑量,增加患者順應性,將其制成軟膠囊。根據(jù)處方中藥物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質(zhì)及藥理效應,采用正交試驗法,對補腦軟膠囊的水提乙醇沉降工藝進行優(yōu)化,為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技術支持。
1.1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 ( 美國 Waters公司 1525 型),717 自動進樣器, 2487 雙通道紫外檢測器, breeze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METTLER AE240 型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 (德國Sartorius公司) , 十 萬 分 之 一 分 析 天 平;HS6150 型 數(shù) 控 超聲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ZXFD-A5140 電熱鼓風干燥箱。
1.2 試藥 當歸、 赤芍、 川芎等 14 味藥材均購于甘肅省中醫(yī)院,經(jīng)甘肅中醫(yī)學院李成義教授鑒定為正品;阿魏酸(批號 110773-200611,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芍藥苷(批號 110736-200629,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乙腈(山東禹王集團化工分公司生產(chǎn), 色譜純), 甲醇 (天津百世化工有限公司, 分析純), 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2.1 正交試驗設計
2.1.1 水提取工藝正交試驗 補腦軟膠囊有效部位主要為水溶性部分,故以水為溶媒。根據(jù)預試驗結(jié)果,提取次數(shù)、料液比、提取時間這三個因素對提取結(jié)果影響較大,故對三個因素進行優(yōu)化, 每個因素設 3 個水平, 采用 L9(34) 正交表安排試驗,以干膏率、芍藥苷、阿魏酸為評價指標對其最佳提取工藝進行考察, 正交設計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水提工藝正交試驗
2.1.2 醇沉工藝正交試驗設計 乙醇沉降工藝主要受到濃縮液相對密度、乙醇體積分數(shù)、醇沉時間的影響,故對三個因素進行優(yōu)化, 每個因素設 3 個水平, 采用 L9(34) 正交表安排試驗,以干膏率、芍藥苷、阿魏酸轉(zhuǎn)移率為評價指標對其最佳醇沉工藝進行考察,分別按處方比例稱取各藥材9份,按水提最佳工藝進行提取,按醇沉正交試驗安排表進行試驗,按干膏率、芍藥苷、阿魏酸量的測定方法測定。 正交試驗設計因素水平見表2。
表2 醇沉正交試驗
2.2 干 膏率測定 按正交 試 驗 所得的提 取 液 濃縮至100 mL, 精密吸取 10 mL, 置干燥至恒定質(zhì)量的蒸發(fā)皿中,水浴蒸干, 殘渣于 105 ℃干燥至恒定質(zhì)量, 取出, 迅速至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定質(zhì)量,測定所得干膏率。
2.3 定量測定
2.3.1 色 譜 條 件 Waters C18柱 ( 250 mm ×4.6 mm,5 μm), 以乙腈-0.1%磷酸 (18 ∶82) 為流動相, 體積流量為 1 mL/min, 檢測波長為 230 nm, 柱溫為室溫, 進樣量10 μL。 理論塔板數(shù)均不低于 4 000。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定對照品芍藥苷、 阿魏酸適量, 加甲醇溶解, 定容于 10 mL量瓶中, 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 1.224、 0.234 mg/mL的對照品溶液, 備用。
2.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量取各處方下提取液5mL, 水浴蒸干, 加 甲醇 25mL, 稱 定 質(zhì) 量, 超 聲 處 理40min, 稱定質(zhì)量, 補足減失質(zhì)量, 用 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備用。
2.3.4 陰性樣品制備 按照補腦軟膠囊的處方制備不含當歸、赤芍、 川穹的樣品, 按 “2.3.3” 項下方法制成陰性樣品溶液。
2.3.5 專屬性試驗 取 “2.3.2” 項下的對照品 “2.3.3” 項供試品、 “2.3.4” 項下陰性樣品溶液各10 μL, 按 “2.3.1” 項下的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芍藥苷、阿魏酸和供試品中其他組分色譜峰可達到良好分離,陰性樣品溶液對三者的測定無干擾,見圖1。
圖1 芍藥苷、 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譜圖
2.3.6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已配制好的 2 種有效成分標樣貯備液適量, 加甲醇制成每 1 mL含芍藥苷 0.030 6、0.076 5、 0.153 0、 0.306 0、 0.459 0、 0.612 0mg, 阿魏酸0.004 7、 0.011 7、 0.023 4、 0.046 8、 0.070 2、 0.093 6mg標樣溶液, 10 μL進樣, 每個質(zhì)量濃度進樣 3 次, 按“2.2.1” 項色譜條件測定, 以峰面積 (Y) 為縱坐標, 質(zhì)量濃度 (X) 為橫坐標, 繪制標準曲線, 芍藥苷回歸方程為 Y=2 ×107X-18 304 (r=0.999 9); 阿魏酸回歸方程為Y=3 ×107X+12 231 (r=0.999 9), 芍藥苷、 阿魏酸在選定的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
2.3.7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一定質(zhì)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10 μL, 連續(xù)進樣 6 次, 記錄峰面積, 芍藥苷、 阿魏酸 RSD分別為 0.5%、 0.7%。
精密吸取一定質(zhì)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 10 μL, 連續(xù) 3日內(nèi)每日進樣2 次, 記錄峰面積, 芍藥苷、 阿魏酸 RSD分別為 1.3%、 0.9%。
2.3.8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在 0、4、 8、 12、 18、 24 h 進樣10 μL, 記錄峰面積, 芍藥苷、 阿魏酸 RSD分別為 1.0%、 1.9%。
2.3.9 重復性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 6 份, 按“2.3.3” 項下樣品處理方法處理, 進樣 10 μL, 記錄峰面積。供試品中芍藥苷、 阿魏酸 RSD分別為1.2%、 1.7%。
2.3.10 加樣回收率 精密吸取已知含有量的提取液 2.5 mL, 分別加入等量的對照品, 按 “2.3.3” 項下樣品處理方法處理, 按 “2.3.1” 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 芍藥苷、阿魏酸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 100.3%、 98.45%, RSD分別為 2.4%、 1.2%。
2.3.11 樣品測定 精密吸取正交試驗安排表下各樣品適量, 按 “2.3.3” 項下樣品處理方法處理后, 用 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 取續(xù)濾液 10 μL, 進樣分析, 按外標法計算樣品中芍藥苷、阿魏酸的量。
2.4 正交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4.1 水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結(jié)果 采用綜合評分法進行分析, 用 L9(34) 正交表進行試驗優(yōu)選, 對所得的結(jié)果進行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 結(jié)果見表3、 表4。
表3 水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直觀分析
表4 水提取工藝方差分析
對干膏率、阿魏酸、芍藥苷的量進行綜合評分,由極差分析可知, 各因素對提取工藝的影響順序為A>B>C, 即提取次數(shù)>加水量 >提取時間; 數(shù)值直觀分析表明 A3>A2> A1, B3>B2>B1, C2>C1>C3, 選取的提取方式為 A3B3C2。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B因素對提取工藝具有顯著性影響,故選擇 B3。 A因素對提取工藝的影響大于 C因素, 考慮 A、 C因素對工藝影響甚小,但從不影響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的量方面綜合考察, 選擇的最佳工藝為加12倍量的水, 提取3 次,每次 1.5 h, 作為補腦膏軟膠囊最佳提取工藝。
2.4.2 醇沉工藝正交試驗結(jié)果 采用綜合評分法進行分析, 用 L9(34) 正交表進行試驗優(yōu)選, 對所得的結(jié)果進行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 結(jié)果見表5、 表6。
表5 醇沉正交試驗直觀分析
表6 醇沉試驗方差分析
對干膏率、阿魏酸、芍藥苷轉(zhuǎn)移率進行綜合評分,由極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對提取工藝的影響順序為A>B>C, 即濃縮液相對密度 >乙醇體積分數(shù) >醇沉時間; 數(shù)值直觀分析表明 A3>A2>A1, B2>B3>B1, C3>C1>C2, 選取的提取方式為 A3B2C3。 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 A、 B因素對提取工藝具有顯著性影響, 故選擇 A3B2。 C因素對提取工藝的影響無顯著性差異, 為了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選擇 C1,因此選擇的最佳工藝為 A3B2C1, 將提取液濃縮至 1.15 g/ mL, 加入一定量乙醇使其醇體積分數(shù)達到 55%, 靜置 12 h, 作為補腦軟膠囊最佳醇沉工藝。
2.5 驗證試驗
2.5.1 水提取工藝驗證試驗 稱取全方藥材 3 份 (每份525 g), 按照正交試驗結(jié)果所確定的最佳提取工藝提取,按 “2.2” 項下方法測定干膏率、 按 “2.3” 項下測定方法測定提取液中芍藥苷、阿魏酸的量。 結(jié)果見表7。
表7 水提取工藝驗證試驗
2.5.2 醇沉工藝驗證試驗 稱取全方藥材 3 份 (每份525 g), 加12 倍量的水, 煎煮提取3 次, 每次1.5 h, 合并濾液, 濃縮至密度 1.15 g/mL, 用 95%乙醇將其乙醇體積分數(shù)調(diào)整至 55%, 靜置 12 h, 分離上清液, 回收至無醇味, 按 “2.2” 項下方法測定干膏率、 按 “2.3” 項下測定方法測定醇沉液中阿魏酸、芍藥苷的量,計算其轉(zhuǎn)移率。結(jié)果見表8。
表8 醇沉工藝驗證試驗
補腦軟膠囊是在甘肅省中醫(yī)院院內(nèi)制劑補腦膏基礎上對其進行劑型改進,其中當歸、川芎、赤芍為其主藥,工藝考察選取干膏率, 當歸、 川芎中阿魏酸[5-8], 赤芍中芍藥苷[9]的量作為其評價指標, 并給予干膏率 0.2, 阿魏酸、芍藥苷分別 0.4 的權(quán)重系數(shù), 進行綜合評分, 優(yōu)選制備工藝。為了保證醇沉時盡量除去雜質(zhì),同時減少有效成分的損失,對補腦軟膠囊的醇沉工藝進行了研究,考察過程中以一定乙醇體積分數(shù)下醇溶物量以及有效成分的轉(zhuǎn)移率作為考察指標,全面評價其精制工藝。通過多指標綜合評分選取的提取醇沉工藝重復性好,可操作性強,為其規(guī)范化生產(chǎn)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研究同時測定阿魏酸與芍藥苷的量,達到同時控制處方中三種藥材的目的。在檢測波長的選擇上,同時測定二者含有量的文獻已有報道[10-16], 文獻中以 230 nm作為檢測波長, 故本實驗也在 230 nm處進行測定, 結(jié)果二者響應信號良好。阿魏酸為酸性物質(zhì),在酸性流動相條件下可完全游離, 分離度較高。 因此選擇乙腈-0.1%磷酸系統(tǒng)作為流動相,二者達到良好分離。
[1] 李妍怡, 竇友義,朱亞萍, 等.補腦膏治療小兒智力低下85 例[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05, 12(5):52.
[2] 李妍怡, 劉志軍, 楊瑞龍, 等.補腦膏治療血管性癡呆70例[J].中醫(yī)研究, 2010, 23(1):41-43.
[3] 劉力昌,李妍怡,張可蘭.補腦膏對血管性認知障礙大鼠認知障礙的改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J].中醫(yī)研究,2006, 19(1):19-22.
[ 4 ] 蘭美華, 吳紅彥.中醫(yī)治療老年性癡呆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1, 27(9):644-646.
[ 5 ] 胡益勇, 徐曉玉.阿魏酸的化學和藥理研究進展[J].中成藥, 2006, 28(2):253-255.
[6] 洪燕龍, 徐德生,馮 怡, 等.川芎中含阿魏酸效應組分的提取、 純化工藝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 2007, 32(17):1740-1743.
[7] 丁明玉, 馬帥武,劉德麟.阿魏酸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川芎和當歸藥材中的存在形式[J].中草藥, 2004, 35 (1): 32-34.
[8] 趙 飛, 胡燕月,陳益萍, 等.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分離[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5, 25(1):11-13.
[ 9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S].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0:147-148.
[10] 李中娥.HPLC法同時測定婦科分清丸中阿魏酸和芍藥苷[ J] .中成藥, 2012, 34(3) :487-489.
[11] 李中娥, 王春穎.HPLC同時測定婦康片中芍藥苷和阿魏酸的 含 量 [ J].中 國 實 驗 方 劑 學, 2012, 18 (10 ): 143-145.
[12] 甘井山, 鄒愛英, 劉 瑩, 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接骨片中阿魏酸和芍藥苷[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 2013, 8(3): 347-349.
[13] 康博欣, 王冬梅, 王 強, 等.RP-HPLC法同時測定心寧片中芍藥苷、 阿魏酸和蘆丁的含量[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08, 25(8):656-659.
[14] 倪文澎, 錢 平, 周琴妹, 等.HPLC法同時測定養(yǎng)生丸中芍藥苷和阿魏酸的含量[ J].中國藥師, 2010, 13 (8): 1114-1116.
[15] 孟令丹, 陳曉輝, 姚 燕, 等.RP-HPLC法同時測定四物合劑中芍藥苷和阿魏酸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 2006,26(10):1398-1400.
[16] 馬彬峽, 陳恒沖, 吳春高, 等.RP-HPLC法同時測定樂脈顆粒中丹參素、 原兒茶醛、 芍藥苷和阿魏酸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 2009, 29(7):1122-1125.
R284.2
:B
1001-1528(2014)12-2625-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4.12.043
2014-04-12
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2012-2-78)
李喜香 (1968—), 女, 主任中藥師, 研究方向: 中藥制劑工藝。 Tel:15002550389, Email:lixixiang9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