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云飛
30年,德興審計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審計新生,他們一直活躍在“中國銅都”德興這片熱土上,始終傳承著德興審計的精神和文化。面對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和不斷轉型的經(jīng)濟社會,這群可愛的人,甫一問世就以“國家治理和民生大計”為己任,用勤勞和智慧嘗試構建一個宏偉的審計藍圖。30年的審計生涯,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德興審計一路走來,確實不易。
30年,回首再望,光輝歲月憶征程。
過去的30年,是德興審計緊跟中國改革前進步伐的30年,這30年,神州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在改革的需求中,審計“軍隊”應運而生,德興審計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走在改革初期的泥巴路上,艱難險阻是觸目驚心,但貫徹始終的,是德興審計人的“鐵軍”精神。匆忙的步履,深邃的雙眸,敏捷的思維,跟蹤著每一筆財務的去向,堤防著每一個制度的漏洞。在一副算盤和一盞油燈的年代,他們用勤勞和智慧,從混亂的賬務中審出大量的違規(guī)財政資金,力挽國家資金流失。在物資匱乏和制度相對缺失的年代,他們用信念和責任去監(jiān)督和約束權力的運行。三十年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例子,記錄了德興審計人是怎樣從一窮二白的廢墟年代走進改革開放的繁榮時代,又是如何燃燒激情,肩負使命,與國家治理同頻共振,與改革開放風雨同舟。
30年,蕩氣回腸,審計掀起大風暴。
30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把國家審計的位置定在“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的高度,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政治背景下,審計人順勢而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掀起了“審計風暴”,席卷全國的審計風暴,提高了政府行為的透明度,鏟除了滋生官僚腐敗的土壤,“審計風暴”讓我們看到了官員問責制的缺失和漏洞。如今,雖然官員問責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并逐漸擴大問責領域。但審計人深知審計事業(yè)的使命,深知審計工作的責任。站在新的時代前沿,德興審計正以黨的十八大為指導,追求客觀公正最大化,推進依法治國最深入。
30年,潤物無聲,審計如歌吟無悔。
30年漫漫征程,審計如歌,在默默輕吟中又含著起伏的歌潮,歌潮在一次又一次的碰觸中,濺起了渾濁的水花。以往審計工作反復證實,蕩氣回腸的“審計風暴”顯然不能與改革同步,并非僅有“運動”和“風暴”就能釜底抽薪,而沒有制度建設和上層革命面的推進,當“運動”和“風暴”過后,經(jīng)濟社會的秩序必然會變成混沌。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會讓審計人更加理智。30年潤物無聲,審計人團結、頑強,在社會經(jīng)濟大發(fā)展,社會文化大繁榮的背景后,他們無私無悔,默默奉獻,他們編制了規(guī)劃,出臺了條例,推出了整改,走進了信息化。他們博采眾長,胸懷寬廣,他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壯志青年的注目,凝聚了一個又一個可以團結的力量。就這樣,這一批又一批的壯志青年讓審計走向社會,讓社會認識審計,這一個個團結的力量開始擁護審計,推動審計。全社會開始召喚審計,歡迎審計來監(jiān)督。
30年,撫今追昔,再立潮頭唱大風。
今天,站在30年歷史的新起點上,我們有幸見證了德興審計的輝煌歷史、驕人成績和新生活力,我們更有幸成為新時代的審計接班人。今天,我們信心百倍,斗志高昂。但今天的一切,不僅是為了記敘和感慨,更是為了繼承和發(fā)揚。
(作者單位:德興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