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月琴
摘 要 充分利用好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以期其有熱愛祖國的高尚品德,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勇于擔當?shù)臅r代責任感。
關鍵詞 《沁園春·長沙》;熱愛祖國;樂觀;擔當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多年了,語文課本也改變了多次,但是不論是改革前,還是改革后,《沁園春?長沙》都被不同的編者不約而同地放在了高中語文課本第一篇,通過多輪的語文教學,我發(fā)現(xiàn)編者做這樣的安排是有其深意的?,F(xiàn)在就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教育大家無論何時何地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在1925年,我們的祖國真可謂是時乖命蹇,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人心惶惶。面對此情此景,許多有志青年彷徨了、苦悶了,不知道自己和國家的出路在哪里,就變得抑郁了,開始逃避了。比如說戴望舒,《雨巷》中表現(xiàn)出來迷惘、彷徨的情感就是他內心的最好寫照。
面對相同的境況,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做什么呢?他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創(chuàng)立新民學會,目的就是要改造中國和世界,多次領導愛國運動,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在不斷地為祖國的命運奔波、奮斗著,把熱愛自己祖國作為頭等大事,即使是游玩橘子洲,游玩到盡興處,都一直不忘“誰主沉浮”這個重大的問題。
是的,國家命途多舛時,需要為祖國奮斗,改變祖國的命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那么身處太平盛世的我們呢?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祖國漠不關心了嗎?難怪我們常聽人抱怨:現(xiàn)在年輕人的愛國意識越來越淡漠了。然而愛國主義教育不適合進行單獨說教,學生會覺得很假、很空。要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得放在一定的情景當中,讓學生受到感染,效果才會好。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案編寫也要求有三維目標,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這樣以來,利用《沁園春·長沙》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嗎?面對偉人的做法,讓學生談感想,有話可說,有的放矢。也可以啟發(fā)學生讓他們將之落到實處。是每天昏昏欲睡過一天算一天呢,還是每天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做好作為一個學生的本職呢?是萎靡不振,不知自己該做些什么呢,還是一進入高一就規(guī)劃好高中三年,確立自己的理想,為之奮斗呢?是面對困難,能逃就逃呢,還是學習偉人的精神,培養(yǎng)自己要有迎難而上、堅忍不拔的品質呢?……愛國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之不成為一句空話!
二、教育大家一定要有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
在祖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之時,毛澤東主席尚且能看到如火如荼的大好的革命形勢,相信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看到祖國美好的未來。
相比之下,我們今天遇到一點困難又算什么呢?在寄宿制的學校之中,功課難一點,床板硬點,吃飯擠一點,飯菜質量差一點……這些又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我們何不改變怨天怨地的消極情緒,用積極樂觀的精神去面對他,將之當做是對我們堅韌品質的一種磨礪,可以使我們更堅強地面對一切困難呢?當我們暫時不能改變環(huán)境、改變他人的時候,何不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呢?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言:“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睒啡ぃ阍诳範幹?。
我相信學到了毛澤東主席的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人生之中就不會遇到過不去的坎,做不成的事了。在中國的自殺也不會成為中國人的第五大死因了。在中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自殺傷亡,8人自殺未遂,目前我國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調查統(tǒng)計顯示,自殺的年齡越來越小,青年人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吹竭@觸目盡心的數(shù)字,培養(yǎng)高中生以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對待生命面對生活的重要性了。
三、教育大家作為公民,要有擔當精神
毛澤東在1925年,看到滿目瘡痍的祖國備受帝國主義的侵略,看到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身上背負著三座大山,看到中華民族的命運不由自己主宰時,他從年輕求學時就創(chuàng)立新民學會,立下改造中國和世界的宏偉志愿,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十足是一個有擔當精神、有責任感的有為青年。
反觀今日的青年,很多人缺乏責任心,對自己的事不操心,事事需要父母包辦,上學要父母接送,連考試都要老師代為保管身份證、準考證,參加完一場考試,丟失證件的人為數(shù)不少,還埋怨老師沒有提醒他。大學畢業(yè),就業(yè)遇到困難,就心安理得的在家待業(yè),做一個“啃老族”。面對父母辛苦的工作,沒有一點羞愧之心,對父母還頤指氣使,覺得是父母欠他的,父母為他們做什么都是天經地義的。
對待自己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對待大家的事了。小到在家對親人漠不關心,唯我獨尊;在學校,自私自利;大到走上工作崗位,隨心所欲,缺乏職業(yè)道德,在社會中沒有公眾意識,冷漠自私。
學習了《沁園春·長沙》,有了毛澤東的擔當精神,我們作為普通人、平常人,面對災難,也可以像王茂華、譚良才一樣,救人于大火之中;面對小悅悅事件,冷漠的內心可以打開一角,為她撥打一下120,就可以挽救一下這條年輕的生命了;面對公交車上的老弱病殘孕,我們可以自覺的讓座,而不是假裝睡覺;班級事務中,我們可以勇敢地站出來,支持正義,講真話,而不是當老好人,沉默不語……
總之,再次教《沁園春·長沙》,我發(fā)現(xiàn)首詞不僅僅需要背誦,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滲透其中的深義,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來培養(yǎng)學生,讓他們成為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有為青年,具有了這些品質,他們難道還會不去認真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