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夏海濱
( 1.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2.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qū)人民檢察院,浙江 舟山 2566022 )
檢察機關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的理性分析及完善構想
李 偉,夏海濱
( 1.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2.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qū)人民檢察院,浙江 舟山 2566022 )
自2009年7月1日起,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將實施省級以下(不含省級)檢察院直接受理偵查案件,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逮捕的改革。此次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是基于目前自偵、自捕缺失監(jiān)督,契合保障人權、程序公正訴訟法理,同時已具有現(xiàn)實可行性,通過完善或創(chuàng)新派出審查逮捕辦公室、創(chuàng)新偵捕聯(lián)動機制、賦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提捕檢察機關不捕異議審查機制、引入律師介入審查批捕新機制等措施,實現(xiàn)內(nèi)外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的制度優(yōu)勢。
逮捕權;決定逮捕權;自偵案件;檢察機關
(一)自偵、自捕缺失監(jiān)督
對于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由同一檢察院自偵、自捕、自訴問題,在刑事訴訟理論中一直存有質(zhì)疑,如有的學者主張,將職務犯罪案件偵查權與決定逮捕權配置在同一檢察院無法對控方權力形成制約,逮捕程序中立性缺失。目前,雖然在具體職責分工中,自偵案件的偵查權、批捕權和公訴權分由同級檢察院的不同部門行使,并且由不同的分管檢察長具體負責,但是畢竟是在同一檢察長的領導下,重大復雜的案件還是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這種現(xiàn)有模式屬于內(nèi)部監(jiān)督,往往使監(jiān)督流于形式,偵查監(jiān)督部門對自偵部門制約的力度不夠,一些地方偵查監(jiān)督部門不想監(jiān)督、不敢監(jiān)督,對偵查活動的糾錯、監(jiān)督功能嚴重弱化,存在“自己監(jiān)督自己”、“自己充當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弊端。據(jù)實證分析,自偵案件不逮捕率較低,偵查監(jiān)督部門通過不予逮捕的形式對本院自偵部門辦案進行監(jiān)督的力度顯然較弱,內(nèi)部監(jiān)督乏力、存在一定數(shù)量報捕質(zhì)量不高的案件等。目前這種自偵自捕模式缺乏強有力的外部監(jiān)督,致使審查批捕的虛化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可以通過上級檢察機關的權威來監(jiān)督下級辦案,發(fā)揮批準逮捕法律監(jiān)督職能。這種做法符合我國目前的權力分配與制衡格局。
(二)相比較其他模式,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更合國情
關于檢察機關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的配置與歸屬,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維持現(xiàn)狀說”、“司法審查說”、“事后備案審查說”、“上提一級說”等,以上模式各有利弊。
首先,“維持現(xiàn)狀說”堅持現(xiàn)有的審查逮捕模式,更強調(diào)通過內(nèi)部明確有效的職能分工來達到監(jiān)督制約的效果。雖然經(jīng)過多年司法實踐,目前的自偵案件偵捕模式為有效打擊貪污賄賂、瀆職侵權職務犯罪起了積極作用,基本滿足了懲治腐敗的要求,但由于將偵查、逮捕、公訴權配置于同一檢察機關,難免存在批捕監(jiān)督不到位、監(jiān)督流于形式,各職能部門內(nèi)部監(jiān)督執(zhí)行力較弱,一些地方偵查監(jiān)督部門對自偵案件的逮捕條件要求也較低。往往存在以捕代偵的情況,這種改革模式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移送逮捕和決定逮捕同出一家的弊端,有違司法改革公正、中立、透明的發(fā)展方向。
其次,“司法審查說”的觀點是將自偵案件的決定逮捕權配置于法院,其主要理由是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賦予法院享有逮捕的決定權,而且在國外多數(shù)國家的批捕權一般由預審法官或治安法官行使。筆者認為,考量一種司法模式的優(yōu)劣必須以國情出發(fā)、以目前的司法實踐為基點,“司法審查說”僅考慮到外國司法實踐是以法官獨立審判為原則,不存在法官判案要服從組織或者上級決定的問題,并以司法中立、自由裁量權等裁判,并且這些國家設置有獨立于審判法院的預審法院或者治安法院或者羈押審查法院來行使決定逮捕權,因此更具有中立性、公信力。而反觀我國并不具有獨立的預審法院或治安法院,并且亦不實行法官獨立審判,法官獨立性較弱,加之法官素質(zhì)有待提高,要是實行“司法審查說”模式勢必要設置獨立的預審法院,考慮到現(xiàn)有的司法現(xiàn)況、司法成本、權力配置等多方面問題,也不具有可行性。如果不將決定逮捕權配置于獨立的預審法院而賦予現(xiàn)有的法院也會打破現(xiàn)有的審判權對逮捕權的制約架構,使得法院行使逮捕權、審判權更加缺乏監(jiān)督、導致權力失衡;法院自捕自判使法官產(chǎn)生預判,影響法官裁判的中立性;有違目前的錯案糾正機制和司法賠償機制等,因此此種模式更有違司法改革的總體要求,不符合法理和司法維護人權的追求。
再次,“事后備案審查說”認為應修改法律,建立審查逮捕決定的備案審查程序。從2005年9月23日開始實行的《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偵查案件立案、逮捕實行備案審查的規(guī)定(試行)》,雖此規(guī)定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按此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內(nèi)部已經(jīng)實行嚴格的備案審查制度,在實踐中也確實對下級檢察院直接受理偵查案件起到了一定的監(jiān)督制約作用,對于防止逮捕權的濫用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一做法也未根本改變移送逮捕和逮捕決定同出一家的弊端,同時備案審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實踐中僅對涉及罪與非罪等關鍵問題才能啟動審查機制,而對逮捕條件的充分性、證據(jù)材料的缺失、文書錯誤、是否違法辦案等細小問題較少審查,同時這種備案審查僅是書面審查非實質(zhì)性審查,具有事后監(jiān)督的性質(zhì),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同時也沒有規(guī)定明確的錯捕的懲治程序。因此說這種時候備案審查說并未根本改變目前的自偵案件決定逮捕的現(xiàn)狀。
最后,“上提一級說”即是指將自偵案件的決定逮捕權上收到提請逮捕的檢察院的上級院,這一模式學者贊同較多,認為可以通過上級檢察院的權威來監(jiān)督下級檢察院的辦案,發(fā)揮批準逮捕關口的監(jiān)督制約作用,這必將極大改善檢察機關內(nèi)部監(jiān)督無力的現(xiàn)狀,利用中立的上級院的決定權限制下級院偵查權,使得逮捕更趨于中立和公正,這也契合司法保障人權的改革方向,同時這種做法也是在目前憲法、刑事訴訟法框架內(nèi)調(diào)整,不單獨設立辦案機構、人員調(diào)整不大,改革阻力較之其他模式最小。筆者認為,在不觸及修憲、單設機構等根本問題的情況下,僅對檢察系統(tǒng)內(nèi)權限進行微調(diào),以最小的司法成本,獲取最大的司法效益,具有可行性,不失為目前情況下司法改革的首選。
(三)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契合人權保障、程序公正的訴訟價值要求
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上規(guī)定的逮捕主要功能是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劃歸為刑事強制措施之一種,不具有懲罰性,而在實踐中逮捕不斷淪為偵查的輔助手段,特別是在職務犯罪案件中,由于職務犯罪偵查權并沒有配置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偵查手段,以捕代偵的問題比較突出。目前司法實踐中往往關注的是逮捕措施的強制性,被用作取證的輔助機制,而較少的關注逮捕的另一方價值—人權保障上?,F(xiàn)代司法理念注重“既打擊犯罪,又保障人權”,逮捕措施能剝奪個人的人身自由,與刑法主刑并無而異,如果錯捕,勢必對人權造成極大侵害,對嫌疑人審查后依法不予逮捕實際上就是對人權的保障,因此現(xiàn)代法治需要對逮捕的入口程序上嚴加限制,考察國外對逮捕的司法審查機制,清晰可見對逮捕機制適用的慎之又慎,力求做到逮捕與否與嫌疑人、被告人人權的保護相統(tǒng)一,這也是羈押逮捕司法審查機制符合訴訟價值的合理內(nèi)核。將檢察機關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可以將逮捕權擺脫自偵自捕模式讓中立的第三者決斷,并且上級檢察機關對逮捕條件的硬性標準更加嚴格,可以更好地通過逮捕機制監(jiān)督制約下級檢察機關的偵查權,做到權力制約權力,更好的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人權。
同時,將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利用中立的第三者—上級檢察機關做出是否決定逮捕的決定,可以利用上級院的監(jiān)督制約,限制下級院權限的肆意擴大,符合權力制約權力的訴訟法理。引入中立裁決者,可以讓權力在陽光下行使,契合程序公正的要求,英美法諺“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治即無權利”,將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即是對人權的最好保護,因此筆者建議,盡早將這一做法補充完善在刑事訴訟法中,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綜上,正是因為檢察機關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能有效地糾正目前自偵自捕模式缺失監(jiān)督的困境、相較于其他學者建議,上提一級說能適合中國的國情、司法成本相對較少,并且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契合人權保障、程序公正訴訟原理,更加契合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jiān)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改革方向。
最后,運動康復訓練。根據(jù)患者不同的腦梗塞癥狀來進行康復訓練,六個月內(nèi)康復訓練效果最佳。通過叮囑患者在床上康復運動時,注意摔倒、誤吸、墜床等事項來提升其康復過程的順利。配合針灸、穴位貼敷等方法進行腦梗塞患者的肌力訓練,平衡功能訓練,感覺功能障礙訓練,逐步恢復坐、臥、翻身、行走等生理功能,并配合以精細化的手指小關節(jié)運動,提升其精細活動能力。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提供了定期的康復護理評估,給與患者更大的信心。
(一)現(xiàn)行憲法、刑事訴訟法的合理授權
現(xiàn)行《憲法》第129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guī)定: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第132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檢察院做出決定,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度嗣駲z察院組織法》第5條:各級人民檢察院行使下列職權:(2)對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進行偵查。以上三部法律明確將檢察院定位為我國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其中對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享有偵查權、逮捕權。而該處的檢察院指的是四級檢察機關,因此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并未違反現(xiàn)行憲法、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具有合憲性、合法性。
(二)檢察系統(tǒng)上下級領導模式
現(xiàn)行《憲法》第132條規(guī)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梢娢覈臋z察機關上下級間是領導關系而非監(jiān)督關系,領導關系的本質(zhì)屬性是“命令與服從”,因此也可以將下級檢察院決定逮捕的權限歸上級行使。這僅屬于內(nèi)部權限的重新配置,并未改變目前我國公、檢、法、司四家間的權力范圍。
(三)成本較低、節(jié)約司法資源
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不涉及單設辦案機構,僅需對上下級原有偵查監(jiān)督部門作內(nèi)部調(diào)整,并不涉及不同機關、不同群體的既得利益,同時偵查訊問同步錄音錄像、三級專線網(wǎng)、辦公自動化建成及普及,可以做到偵查卷宗、案件討論等工作的便捷,對于大案要案、疑難案件和偏遠地區(qū)的案件,可以通過采取提前介入等方法,提高審查批捕的效率。因此目前從可行性上講,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較為可行,能夠做到節(jié)約司法資源、降低司法成本。
(一)關于辦案時間壓力過大問題,在學者和檢察院實證研究后認為,職務犯罪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在文件移送、同步錄音、兩級辦案人員溝通等環(huán)節(jié)將會出現(xiàn)更多的成本支出和時間耗費。尤其在報捕時間上,目前自偵部門報捕時間已經(jīng)非常緊張,如果報捕案件需移送上級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勢必要預留出案卷周轉(zhuǎn)、公文來往的事務性程序時間,顯然會縮短偵查辦案的時間。尤其是地處偏遠的檢察院報捕時間上浪費更大。這一問題確實是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必然出現(xiàn)的問題,在上下級院間就逮捕與否程序產(chǎn)生影響,而有學者認為應對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將目前職務犯罪案件拘留期限由7日延長為30日,但筆者認為此辦法有違憲法、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規(guī)則所要求的保障人權的要求和違背慎用審前羈押的訴訟法理。更為可行的辦法,筆者認為,應從改革檢察機關目前自偵案件的辦案模式入手,并輔之以同步錄音錄像、三級專線網(wǎng)、辦公自動化現(xiàn)代科技手段解決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出現(xiàn)的時間壓力問題。具體做法為:
1.上級檢察院有必要根據(jù)轄區(qū)內(nèi)基層院的客觀情況、按地域設置審查逮捕辦公室,按基層院自偵案件數(shù)量配置主辦檢察官,該辦公室作為上級檢察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的派出機構。通過這種全新的審查逮捕辦案模式,可以提高審查逮捕的專業(yè)化程度、辦案效率,能積極應對辦案時間要求較高的審查逮捕工作。
3.充分利用現(xiàn)有科技資源,運用偵查訊問同步錄音錄像、三級專線網(wǎng)、辦公自動化等科技手段,實現(xiàn)各級院系統(tǒng)內(nèi)的系統(tǒng)互聯(lián)和信息共享,偵查訊問筆錄、報捕材料可以通過檢察內(nèi)網(wǎng)流轉(zhuǎn)至偵查監(jiān)督部門。就目前的檢察系統(tǒng)信息化來講,技術手段已經(jīng)達到現(xiàn)有要求,可以減少大量文字錄入的時間壓力,并充分提高辦案效率,對辦案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亦可通過視頻會議的手段討論解決。
(二)針對目前偵查監(jiān)督缺乏外力監(jiān)督問題,應賦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和構建不捕異議審查機制。
目前的職務犯罪案件是自偵自捕模式,存在缺失外力監(jiān)督的缺陷,因此在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上被提出很多質(zhì)疑,誠然這具有合理的內(nèi)核,歸根到底還是與我國“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tǒng)的刑事訴訟觀念息息相關,但隨著人權意識的覺醒,自偵自捕模式與人權保護的司法改革背景顯得格格不入。現(xiàn)有的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偵查機關對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有提請復議、復核權;受害人及其家屬對不批準逮捕決定不服的,也享有申訴權。但是,對人民檢察院做出的批捕決定,卻沒有相應的復議、復核等糾錯程序。即使批捕錯誤,也須到下一個程序,即起訴、審判程序才能得到糾正。實踐中對領導批辦的、上級要結果的、人大監(jiān)督的等不服逮捕決定的案件一般要復核或復查,但犯罪嫌疑人的申訴是否必然啟動復查、復核程序卻無法律規(guī)定,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必須對當事人的申訴進行審查并告知結果,更沒有規(guī)定審查程序。被逮捕犯罪嫌疑人作為刑事訴訟當事人無明確正當?shù)木葷緩皆斐刹杜c不捕之間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不均衡、不合理、不科學。這一點在職務犯罪案件逮捕犯罪嫌疑人問題上同樣存在,與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正當程序原則、審查羈押法律控制理論、權力制約權力機制等存在較大沖突。同時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如果仍不賦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將仍會存在上述問題。因此筆者建議,在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應賦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和構建不捕異議審查機制,在具體制度設計上,筆者認為應至少包含如下方面:
1.有權提出復議的主體不能僅限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本人,還應包括其近親屬。因為犯罪嫌疑人被采取了強制措施,其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提交復議申請有諸多不便。賦予被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近親屬提出司法復議的權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
在宣布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時應告知其向上級檢察院申請司法復議的權利。犯罪嫌疑人及其近親屬如果不服逮捕決定并提出司法復議的,必然引起復查程序的啟動,上級檢察院將進行雙重審查,即先調(diào)閱偵查卷宗和批捕決定卷宗,進行書面審查,承辦人還要聽取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師的意見。同時,為了保證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功能的均衡,復議期間,不停止原決定的執(zhí)行。上級檢察院如果發(fā)現(xiàn)下級檢察院批捕決定錯誤,應該及時撤銷或變更強制措施,并且必須在法定的時間內(nèi)給予當事人及其近親屬以書面答復。
在具體法條設計上可以參照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第70條: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做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zhí)行。筆者建議修改《刑事訴訟法》第70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具體表述如下:“犯罪嫌疑人及其近親屬認為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決定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原決定的執(zhí)行。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做出是否撤銷或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zhí)行?!?/p>
綜上,賦予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引入外力監(jiān)督,必將更好地對決定逮捕權予以監(jiān)督制約,同時這也符合保障人權和“疑罪從無”原則的要求。
2.在賦予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的同時應完善上下級檢察院間不捕異議審查機制。
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第70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對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決定可以提請復議,并具有復核權。而職務犯罪案件由于是本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決定是否逮捕,因此《刑事訴訟法》并沒有規(guī)定相應的復議機制。然而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偵查權和決定逮捕權分屬于兩個單位不同職能部門,對于上級檢察院偵監(jiān)部門不予逮捕的決定,下級檢察院自偵部門能否申請復議、復核,上級檢察院如何受理,目前法律、司法解釋均未涉及。因此,筆者認為,在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應同時制定自偵案件不捕異議審查機制,具體模式可以參考《刑事訴訟法》第70條,將該條進行修改單列一款,賦予自偵案件提請批準的檢察院復議、復核權。
(三)應對新《律師法》,探索律師介入審查決定逮捕新機制。
檢察院審查決定逮捕程序長期以來實行封閉式的辦案模式,且審查批捕的時間為7日,辦案時間緊張,因此律師意見以及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等證據(jù)或信息難以流向偵查監(jiān)督部門,并且目前審查批捕也以書面審查為主,無法全面開展訊問犯罪嫌疑人、核實證人證言、相關物證、書證,亦難以聽取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師的意見。在檢察機關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后,原本緊張的時間將會更緊,因此必會對審查決定逮捕的程序帶來影響。同時新《律師法》實施后,律師會見當事人的時間提前至偵查階段,實踐中有的律師為了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收集相關證據(jù)材料,要求檢察機關不予批捕等,而目前刑事訴訟法及刑訴規(guī)則中均沒有應對律師法修改對此問題的相關機制,留下法律空白。
另一方面,律師介入審查決定逮捕程序并沒有對檢察機關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反而可以借鑒律師提出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jù)及意見,全面審查逮捕與否的相關證據(jù)材料,對逮捕的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提升審查逮捕案件的質(zhì)量、偵查部門證據(jù)收集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在偵查階段貫徹“疑罪從無”、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的原則,做到全面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罪輕的證據(jù)材料。因此有必要構建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與律師介入審查批捕的對接機制。在具體規(guī)則設計上,筆者認為應包括:(1)上級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在受理下級院自偵部門移送逮捕案件之日起3日內(nèi),可以向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發(fā)出《聽取意見通知書》,載明律師會見、發(fā)表意見的時間、地點;(2)律師提出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證據(jù)的,上級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應當做好證據(jù)審查復核工作。對于影響做出逮捕決定的證據(jù),上級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應當及時自行或者要求下級院補充收集;(3)律師對下級院偵查部門證據(jù)合法性提出質(zhì)疑的,上級院偵查監(jiān)督部門應全面審查證據(jù)的合法性,使證據(jù)符合逮捕必要條件。
綜上,目前的檢察機關自偵案件自偵自捕模式存在監(jiān)督缺失弊端,并在綜合考量不同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配置模式的基礎上,因“上提一級說”更符合我國司法實際,契合人權保障、程序公正的要求、符合“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機關改革方向,同時該模式不需要大幅度修改現(xiàn)行憲法、法律,改革的成本較低、阻力較小,比較具有可行性。誠然,該模式在實踐中亦會面臨多方挑戰(zhàn),必須以法理為依據(jù),探索符合該模式的辦案機制,構建審查批捕派員機制、偵捕聯(lián)動機制、賦予犯罪嫌疑人司法復議權、完善下級檢察機關不捕異議審查機制和律師介入審查批準機制。另外與此配套的有條件逮捕新機制、公訴提前介入偵查取證如何與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銜接、錯捕案件國家賠償機制如何與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對接等問題需要在現(xiàn)行法律框架內(nèi)作相應的完善,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論述。只有在完善或制定以上配套機制或制度的基礎上,自偵案件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才能起到既強化偵查監(jiān)督內(nèi)力作用、律師介入審查批捕外力監(jiān)督作用,又能全面保障被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得以切實實現(xiàn)“強化法律監(jiān)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職能。
[1]任寰.關于在我國刑事訴訟中建立司法審查制度的構想[J].法學,2000,(4).
[2]印仕柏.職務犯罪案件審查逮捕方式的審視與重構[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8,(11).
[3]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檢察院課題組.職務犯罪決定逮捕權上移的現(xiàn)實應對[J].浙江檢察,2009.
[4]宋英輝.職務犯罪偵查中強制措施的立法完善[J].中國法學,2007,(5).
[5]上海市檢察官協(xié)會.當代檢察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01.
[6]張智輝主編.中國檢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76.
[7]印仕柏,羅青,李春陽.職務犯罪案件審查逮捕方式的審視與重構[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9,(4).
[8]樊崇義.訴訟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08-409.
[9]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檢察院課題組.職務犯罪決定逮捕權上移的現(xiàn)實應對[J].浙江檢察,2009;張銘訓,蔣達.職務犯罪案件檢察機關決定逮捕權上提一級若干問題思考[J].浙江檢察.2009,(4).
[10]賀恒揚.偵查監(jiān)督論[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66.
[11]柏孟仁,楊安保.論被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司法復議權[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3).
(責任編輯:付元紅)
Rational Analysis and Its Perfection of Decision to Arrest Putting on a Level in Persecutor Investigated Cases
LI WEi,XIA Hai-bin
( 1.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2.People's Procuratorate in Dinghai District, Zhoushan, Zhejiang 2566022, China )
Since July 1, 2009, most parts of China have implemented the reform that sub-provincial procuratorates (excluding the provincial level) can handle investigating cases directly, but the decision to arrest should be examined by people's procuratorate at the next higher level. The self investigation cases decided to arrest the right to put on a level is based on the self investigation,supervision, lack of self trapping with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procedural justice to suit, also has the realistic feasibilit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r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vestigation office sent arrest capture linkage mechanism, to arrest suspects the right to judicial review, to catch the authority does not catch objection review mechanism, the lawyers involved in the review of arrest of new mechanism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elf investigation cases decided to advantage of system level power of arrest.
right to arrest; decision to arrest; self-investigating case; procuratorial organs
2014-08-30
李偉(1983- ),男,山東新泰人,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DF71
A
1671-4385(2014)05-0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