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鵬
(山東女子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2)
美國女子學院的數量從鼎盛時期的300多所減少到現在的77所①,且報考學生數量銳減,但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生源卻在不斷擴大,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學生慕名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威爾斯利學院堅持做到堅守傳統(tǒng),并與時俱進,成為世界女子院校的成功典范,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建設值得國內女子院校學習和借鑒。
威爾斯利學院始建于1870年,一直維持只招收女生的傳統(tǒng),打造卓越的女性高等教育是它的不懈追求。
威爾斯利學院創(chuàng)立的初衷是為了使女性獲得與男性同等的高等教育,而當時女性高等教育還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學院創(chuàng)立之初的定位就很高,欲與附近的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相媲美。在學院使命的表述中,威爾斯利學院至今仍然延續(xù)著一以貫之的為有志于改變世界的每一位女性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招生對象無論其家庭的經濟狀況如何,只要足夠優(yōu)秀,就會獲得入學機會,經濟困難的學生還會獲得經濟資助。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力,學院一直努力為她們提供無與倫比的教育經歷,使每一位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在威爾斯利學院,最受歡迎的專業(yè)包括:社會學、生物學、外語、語言文學、性別學和心理學,凸顯了女性的專業(yè)傾向。威爾斯利學院80%的畢業(yè)生會在10年之內進入研究生院或專業(yè)學院學習,而且往往是全美頂級研究生院中最熱門的醫(yī)學、法律和商業(yè)領域,這強有力地證明了其本科教育質量的卓越。
教育不僅面向現實,還要面向未來。為此,威爾斯利教育的短期目標是為學生培養(yǎng)適應當今社會挑戰(zhàn)的各種才能,長期目標是為全世界女性創(chuàng)造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為此,學院內的各種學術機構都從全球視野的高度來從事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研究,其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和學術成就為世界公認。
學院始終把女性的視角作為其學術研究、課程教學和學術刊物的中心。威爾斯利女性研究中心(WCW)是美國最大的從事性別研究的社會科學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性別研究和行動組織之一。中心有40~45個研究項目,7大主要研究領域:兒童及青少年發(fā)展、保育、教育、職業(yè)、家庭與社會、婦女人權、性暴力和社交情感幸福感,中心始終把女性的生活和關注作為研究的中心。女性研究中心重視跨學科研究,開辟了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學校中的性騷擾、女性領導力等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已經影響到個體實踐和公共政策。中心有70名教師組成的龐大研究隊伍,雇用30~40名學生做研究和管理工作,并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威爾斯利學院珍視時代機遇,牢牢占據著全球女性高等教育領導者的地位,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和提升,成為世界各地想要有所作為女性的學術燈塔。多年來在權威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大學排名中都排前6位。隨著美國女性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從傳統(tǒng)淑女向現代職業(yè)女性的轉變,威爾斯利學院更是把培育世界職業(yè)女性領導者作為其目標中的一個重要維度。由這里培養(yǎng)的遍布全球的各領域的眾多杰出領導者在全世界結成了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校友網絡。曾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奧爾布賴特和希拉里等風云人物更是把威爾斯利學院的名聲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流的生源是卓越教育的基礎,為此威爾斯利學院堅持非常高的招生標準。在美國國內,學院只招收全美50個州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前5%中的精英。此外,它還面向全世界80多個國家招收優(yōu)秀學生。她們在學院里接受嚴格而高水平的教育,從而有一個具有高度挑戰(zhàn)性和高回報的學習經歷,這使其相信可以做其想要做的一切,并都會取得成功。
威爾斯利學院有通識教育的傳統(tǒng),強調為學生奠定寬厚的知識基礎?,F任院長金·寶特姆麗(Kim Bottomly)認為只有通識教育的力量才能解決全球性的問題與挑戰(zhàn)。她認為:“復雜的現代問題不僅需要領導力,而且需要來自多重利益與多角度觀點的協(xié)作與疏導能力。威爾斯利教育就是要奠定學生畢生事業(yè)的基礎,在高度尊重人性的基礎上整合跨學科的知識?!盵1]跨學科學習鼓勵學生涉獵更廣泛的學習領域和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洞察問題,讓學生加深對世界與自身的理解。當今時代存在許多全球性的嚴峻挑戰(zhàn),決定了大學畢業(yè)生進入的世界具有高度復雜性與內在跨學科性的特征,只有多學科團隊合作才能完成一項研究。通識課程與跨學科教育相結合是威爾斯利教育的突出特色。
院校聯盟能夠整合各校課程與學術研究的優(yōu)勢力量,讓學生參與跨學科學習和研究,以創(chuàng)新的方法與協(xié)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跨學科合作,以及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寶特姆麗院長的帶領下,威爾斯利學院組建了關注全球事務的奧爾布賴特學院,與巴布森學院和奧林工程學院簽訂了學院聯盟,目的是擴大學生的受教育機會,促進跨學科教學合作。此外,學院非常重視在校生的海外學習及交流學習,學院每年派出數百名學生到國外學習一個學期或一年,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重視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威爾斯利學院通過活躍而豐富的學術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嚴謹的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跨學科的學習,倡導對話合作,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相互質疑和學術爭辯,不斷修正和完善各自的觀點。學校尤其倡導學生與教師合作進行開創(chuàng)性的項目研究。威爾斯利教育著眼于未來,為學生畢業(yè)后所處的“真實世界”做最充分的準備,引導每一個學生在自己選擇的領域做出卓有成效的貢獻。
威爾斯利“全員參與”的學術理念延伸到了大學自身的運行。教師充分參與到學生的成長過程之中,以學生的成長為榮。教師作為學生的學業(yè)顧問和人生導師,從新生入校始就根據她們的學術興趣和以往經驗,引導其規(guī)劃自己的教育過程。大三之后,學生會選擇專業(yè)顧問來指導自己選擇學業(yè)和職業(yè)。學生還參加廣泛的課外項目,學院、周邊的社區(qū)及波士頓地區(qū)為學生提供數百個實習和社會實踐項目。
學院強調住宿制,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便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學校的隱性課程與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熏陶。全校93%的學生住在學校大小不等的21棟宿舍里,不同的宿舍條件滿足學生不同經濟狀況的需要。為了便于指導學生的學業(yè)和生活,每棟學生宿舍樓還配有專業(yè)的學業(yè)導師。
學院認為組織能力、交際能力、演講能力等都是關鍵,這些能力統(tǒng)稱為領導力。在學校,學生是學院重大事務的主宰者,學生代表擔任董事會的主要委員,參與教師招聘,參與學院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制定,她們的意見成為影響學院決策的最重要因素。
學院擁有約180個學生組織,包括14 支大學運動代表隊,各種俱樂部和娛樂組織,且每年都有更新,還有學生經營的公司和商業(yè)機構。學院的主要決策機構,如招生委員會、董事會、課程與教學委員會,都有學生代表參加。學生們甚至組建了一個學生政府(student government),它的否決權可以終止學院正在實施中的任何項目。學生還掌握著每位教師的“生殺”大權,因為學生每年要給每位教師打分,分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每位教師的去留命運。在威爾斯利學院,全面參與的精神發(fā)展成為學生終生有目的地積極參與組織和社會活動的習慣,并成為威爾斯利學院的一個特殊標志。
學院非常重視教學質量,并倡導一種教學文化。威爾斯利學院的教育理念是為學生提供最豐富的具有高度可轉換性的教育經歷(transformative education),其要點有三個。其一,明確要求教學目標不僅是傳播知識,更是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最充分地參與到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有責任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全體學生參與的課堂氛圍,要設置非常高的學術要求來挑戰(zhàn)學生的智慧水平,教師必須持續(xù)地指導學生,及時提供評價和反饋。其二,學院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廣泛的課程。威爾斯利提供了一個嚴謹的、動態(tài)的學術課程體系,每年提供1000多門課程,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課程。學院課程努力做到學術寬度與深度的有機結合。其三,學院積極開拓其他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種教育機會。大約一半的學生在學期間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并有50多個獎學金項目支持;學生有大量參與學術研究的機會,與教授緊密合作從事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研究項目;學生可以選擇多個跨學科專業(yè)學習;每年資助300多名學生參與世界各地的實習和社區(qū)服務項目。
學院與其他院校開展合作項目,學生可以在其他院校交叉注冊。例如,學生可以申請麻省理工學院的雙學位項目或布蘭代斯大學國際經濟學和金融學合作的本碩連讀項目,這些項目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學院堅持實施精英教育,全校的生師比是7:1。學院規(guī)定所有課程必須由教授而不是教學助理來講授。通常的班級學生人數控制在12~24之間,這樣的班級規(guī)模小到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大到能夠形成充分的辯論和交流。盡管美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普及化的階段,但威爾斯利學院仍然堅持精英化教育,從而使學生卓爾不群。
在美國,文理學院的硬件設施往往難以與研究性大學媲美,但威爾斯利學院是一個例外。它雖然是一所私立大學,但不把盈利作為目的。它把51%的學院財政花在學術研究和學生資助方面。超過一半的學生收到學校的經濟援助,56%的威爾斯利學生獲得學院提供的財政援助。2002年,其學生經濟援助總額為4.7億美元,居全美之首。
只有研究型大學才有的研究機構,在這樣一個小型學院里更顯得彌足珍貴。除了一般高校所具備的基礎設施之外,學院設有科學中心、媒體和科技中心、植物園、藝術中心、高爾夫球場、學習與教學中心、天文臺、劇院。它更有全美領先的學術機構,如奧爾布賴特研究所、納普社會科學中心、戴維斯博物館、紐豪斯人文中心、兒童研究中心和聞名世界的女性研究中心。這些學術機構都牢牢地把人才培養(yǎng)與學術研究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很好地融入到學術研究之中。
這些強大的學術資源不僅吸引著周邊社區(qū)和城市學者的關注,也把世界一流學者聚攏而來。威爾斯利學院向來重視教師質量,只招募和保留那些已經公認的學者型優(yōu)秀教師。幾乎所有教師都有突出的出版記錄、研究資助和學術獎勵。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一流教師,其中許多是世界公認的學術權威。這些學者還是熱愛學生的杰出教師,其對教學工作的熱愛點燃了每一個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熱愛并尊重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珍視每一位學生帶到課堂來的不同經驗和觀點,引導她們專注于學業(yè)。
學院營造豐富的健康文化(culture of fitness),以促進全體師生保持健康。學院認為健康教育是一個全面文理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且科學研究表明,經常鍛煉身體能夠增強記憶、改善認知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升一個人的整體幸福感。學院為學生提供三種健康方案:體育、娛樂和競技。威爾斯利學院的體育活動項目極為豐富,各種球類、水上項目應有盡有,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從而保證大家的健康,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習慣和拼搏精神。學院還為教師提供各種健身課程。
威爾斯利學院致力于為每個學生提供成功所需的支持。多個部門和項目攜手合作來為學生提供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建議和學術支持。班主任和教師都為學生提供學術咨詢。每名大一學生都能與指導老師討論她的目標及計劃,以追求個人專業(yè)興趣。每個學生在她的整個學生生涯還可與導師溝通,大三、大四的顧問由一名特定領域或學科的教師擔任。學院每年為三名杰出校友頒發(fā)“校友成就獎”,為在校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人生動力。學院每年舉辦一次學生學術大會,讓學生在全校范圍內分享她們的學習經驗和研究成果,極大地營造了學院的學術氛圍。
威爾斯利還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服務,旨在幫助學生充分挖掘她們的學術潛力。學院的學與教中心(Learning and Teaching Center)提供個性化的同伴輔導、輔助性的指導以及學習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建立競爭優(yōu)勢,克服困難,培養(yǎng)有效的學習策略。
學院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在形式與內容方面都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學院有每年4次的全校學生參加的踏步唱歌(Step Singing),新學年初的花卉周日(Flower Sunday)聯歡聚會,“五一”勞動節(jié)的滾木環(huán)(Hoop Rolling),4月份的春天周(Spring Week)系列音樂會。這些隱性課程往往能夠給學生形成終身記憶,其積極影響不亞于正式的課堂教學,使威爾斯利學院成為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充滿活力的社區(qū)。
女性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屬性。設立女子學院的初衷是沖破男權主義對女性高等教育的禁錮。但隨著社會發(fā)展,現在的關鍵點變成了因性而教,其教育質量應該高于或等同于男女同校的教育,決不能成為“弱者”的代名詞而再次成為男權主義歧視的對象。對于女子院校而言,“質量就是生命線”增加了驗證女性不是“第二性”、改變一些人對女子學院保守落后刻板印象的社會使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女子院校的教育質量意義重大。
教育質量是生命線,在威爾斯利學院得到了高度共識。毋庸置疑,卓越的教師是一切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師的教學和學術水平及服務精神直接決定了教育質量?!按髮W者,非謂有大樓之謂,大師之謂也”,作為現代大學,我們強調硬件建設,更要重視軟件建設,其中最關鍵的是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像威爾斯利這樣小型的文理學院,能做出巨大的成就,形成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與其強大的師資力量有密切關系,學院為他們提供了全美最高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及各種工作便利。國內女子院校由于辦學水平所限,師資力量相對于其他高校沒有明顯優(yōu)勢,但仍然可以挖掘學校的潛力為優(yōu)秀教師創(chuàng)造卓越的教學、科研和服務條件及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
課程體系是教育的精髓所在,威爾斯利學院課程的主要特點是數量龐大、要求嚴格、強調跨學科,這也是美國一流大學的共同特點。通識課程與跨學科教育相結合是威爾斯利學院對時代要求做出的回應。事實證明,這種課程體系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夠引導社會發(fā)展。相比之下,我國女子院校的課程建設力度顯著不足,跨學科課程建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此外,我們在招生、硬件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都應該向威爾斯利學院學習。一流的教師、一流的學生、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文化,這4個因素的結合必然產生一流的教育質量。追求卓越不僅是口號,還必須是行動。
女子學院必須立足于女性的性別因素而追求卓越的教育質量,這是女子院校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女子學院應該充分利用單一女性性別的優(yōu)勢,充分開展因性而教,遵循女性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育。美國女性教育家利薩·伍爾夫文德(Lisa Wolf-Wendel)將女子學院的優(yōu)勢歸納為 7 個方面:闡述并實踐以女性為中心的使命,相信并支持女性完成較高的目標規(guī)劃,使每個學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提供積極而強大的行為榜樣,為女生提供充足的領導力實踐機會,在課程教學中體現女性特點,營造安全的校園環(huán)境,幫助女性成長為具有批判意識的群體[2]。這些方面值得國內女子院校學習和借鑒,或許我們在學院頂層設計中做了類似的表述,但在實踐落實中,相比威爾斯利學院,我們的差距還非常大。
學生對學業(yè)的高度投入是卓越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在威爾斯利學院,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課堂、學術研究、學校管理、學校和社區(qū)活動,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個性得到張揚,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這樣培養(yǎng)出來了。國內女子學院的校園環(huán)境相對和諧,但往往缺乏生機和活力,威爾斯利學院豐富多彩的學生組織和文娛活動值得國內女子學院借鑒。
教育是用現實的資源為未來社會培養(yǎng)人才,因此教育是聯系現實面向未來的一份事業(yè),為此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兼顧成為教育的必然選擇。當今是急劇變革的時代,教育必須是可遷移的,而不再是鐵板一塊,通識課程與跨學科教育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全面素質與能力結構。高等教育不再是教育的終點,而是為學生終身教育奠定基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相比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這種能力具有高度靈活性、可遷移性和創(chuàng)造性。真正的教育并不終止于課堂,而必須延伸到課堂之外,涉及學校生活、社會實踐等諸多學生投入其中的情景。高等教育必然要突破課堂教學而走向開放,是課堂、校園與社會甚至于世界的結合體。威爾斯利學院敦促學生到教室外的真實世界中豐富自身經驗,因為只有當學生能夠運用所學主動尋求實際解決方案的時候,智慧才會真正產生,能力才會真正形成。把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帶到外面的世界尋找答案,再回到教室來分析綜合歸納,這就是威爾斯利教育的精髓。國內高校的教育教學決不能再是當前中國中學應試教育模式的延續(xù),僅僅停留在知識學習的層面,必須注重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智慧,從培養(yǎng)“知識人”[3]轉向培養(yǎng)“智慧人”。
學校是學生初次嘗試成功的地方。學校應該充分體現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念:自由、民主、平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地追求目標,教師自由地進行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管理者是服務者;人人機會平等,有才者才能成功。學校還是學生歷練社會生存技能的試驗田。學生應該在學校獲得豐富的訓練和機會,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平庸的學校生活不可能塑造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和奮斗的意志。女生在女子學院獲得了在男女同校院校不可能獲得的諸多參與機會,因而她們的領導力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進而奠定了她們人生事業(yè)成功的基礎。
高等院校的重大財富莫過于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這些杰出校友往往是高等院校繼續(xù)發(fā)展壯大的助推器。威爾斯利學院規(guī)模雖小,卻是美國最富有的學院之一,這主要是得益于校友的捐助,到2006年年底學院有校友捐款12億美元。學生在校期間學校給予她們最溫暖的關懷和最有力的教育,她們走進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之后,就會回饋母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校對學生慷慨,學生就會對學校慷慨。這要求我國高校必須有長遠眼光,把每個學生看做是自己的財富。學校應該竭力在學生身上投入愛和資助。我國高校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在辦學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在不停地擴大招生規(guī)模,獲得學費和政府投入是一個主要誘因,超規(guī)模的大班教學導致學生個性得不到關注,能力培養(yǎng)和鍛煉的機會有限,“混大學”成為一些學生的無奈選擇,畢業(yè)時學生感覺收獲不多,自然對母校感情不深。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心保護和與時俱進都應成為其寶貴財富。威爾斯利學院延續(xù)百年的幾種傳統(tǒng)都經過改造而歷久彌新,成為凝聚人心,塑造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國高校對西方文化的接納遠遠重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高校歷經數十年積淀的文化在世俗功利的社會氛圍中漸趨式微?!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不相悖,應該將二者最佳地結合起來,以服務于現在和未來。
注釋:
① http://tulane.edu/equity/upload/listing-of-womens-colleges-and-universities-2.pdf,77所含大學的二級學院,美國現存的女子高校有55 所。
參考文獻:
[1]President[EB/OL]. http://www.wellesley.edu/about/president,2014-03-03.
[2] Lisa Wolf-Wendel.GenderandHigherEducation:WhatShouldWeLearnfromWomen’sColleges[A].GenderedFuturesinHigherEducation:CriticalPerspectivesforChange[C].New York: The Suny Press,2003.41.
[3] 魯潔.一個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條:塑造知識人[J].教育研究,200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