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主體間理論的跨文化交際語用原則研究

        2014-04-09 06:42:25關世民
        關鍵詞:跨文化身份交際

        關世民

        (海南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海南 ???571158)

        基于主體間理論的跨文化交際語用原則研究

        關世民

        (海南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海南 ???571158)

        文章基于德國哲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主體間交往行為理論, 探討跨文化交際中的主體間身份建構的意義與語用原則。主張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具有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語用者都應該尊重交際對方的語言文化主體身份、遵守“真誠情、理解性、公正性、平等性”的主體間語用原則,通過意義協(xié)商、文化認同和公正平等的方式進行跨文化交際,最大限度地減少或者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語言文化霸權式的思維傾向和話語行為。

        跨文化交際;語言文化;主體間性;身份建構

        一 跨文化交際理論概述

        1.跨文化理論的前期概念

        20世紀的前十年里每年有100萬移民涌入美國和歐洲發(fā)達國家,移民的不安定和被排斥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對此,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Geog Sim mel)提出“陌生人”(stranger) 概念。陌生人指那些今天來、明天留下的漫游者,或者不完全被社會系統(tǒng)的其他成員接受的人,并且認為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彼此之間是陌生人,這就預示了跨文化交際的核心是個人與陌生人的交往關系,而且由于陌生人行為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性,人們總是對陌生人帶著疑慮,這種疑慮的極端后果就是仇外。[1]美國社會學家帕克(R.Park)繼“陌生人”概念后又提出“遷移者”(migrant)和“邊緣人”(marginal man)概念。[2]

        美國學者默頓(King Merton)提出 “世界公民” (cosmopolitan )的概念,認為世界人口流動遷移已成為不可遏制的趨勢,這些人具有世界公民的特點。[3]1915年,美國學者凱倫(Horace Kallen)根據(jù)“遷移者”和“邊緣人”與本土人日益尖銳的矛盾狀況,在他的《民主與熔爐》一書中首次論述文化多元主義,他認為文化多元主義可以消除社會流動對人們產(chǎn)生的誘惑,每個人都不必向往富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種族差異。[4]實質上,這是一種種族隔離方案。凱倫以此作為政治策略來保護民族文化傳統(tǒng),實現(xiàn)各種族的民主政治,抵御異族文化的負面影響,揭露文化霸權主義造成的暴力后果。

        2.跨文化理論的形成基礎

        多元文化理論究其本質是倡導美國社會的“熔爐”(melting pot) 觀,或者對移民“美國化”(Americanization) 的期望,是為穩(wěn)定美國社會、消減種族文化沖突而做出的價值觀引導。非主流文化個體最終將完全融入主流文化,最后必然被主流文化同化。同時,個體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越多,原種族文化對他的影響就相應地越少。其中間點是一種雙文化的狀態(tài)(biculturalism) ,此時文化適應中的個體在某些方面已經(jīng)被主流文化同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卻仍然受原來的文化的影響。[5]多元文化理論蘊含了跨文化理論要義,實質上屬于早期跨文化理論研究的內涵。多元文化理論主要是基于美國國內的研究,而跨文化理論主要是基于跨國交往的研究。

        3.跨文化理論的面世

        最早提出跨文化概念的是美國政府于1947年創(chuàng)建的外國服務所(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在服務所工作的教師愛德華·霍爾以他的論文和著作創(chuàng)立了跨文化研究領域。其主要要義:(1)文化與傳播關聯(lián)在一起進行研究;(2)作為跨文化傳播重要組成部分的非語言傳播的研究;(3)提出跨文化傳播與交際這一概念。從跨文化概念的形成和理論成型,我們不難看出,跨文化交際理論和實踐從一開始就帶有不平等、不公平的偏頗傾向存在。所有跨文化交際的理論創(chuàng)造者都是站在西方統(tǒng)治者或者西方文化語用者的角度來闡述跨文化理論和原則。 正如“美國化”(Americanization) 的期望:非主流文化個體最終將完全融入主流文化,最后必然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同時,個體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越多,原種族文化對他的影響就相應地越少。 “美國化”問題在跨文化理論中十分凸顯地表征了這種跨文化交際的“偏頗傾向”。這種傾向在目前的跨文化交際中仍然存在。

        二 跨文化交際主體的文化身份解構分析

        跨文化交際就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6]??缥幕浑H的研究范圍主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行為??缥幕浑H的形式是語言,而內容卻是文化,主體毋庸置疑的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跨文化交際實質上屬于基于“主體間交往行為”和“文化間交往活動”的意義與身份交互建構過程,這種交互建構過程就是交際主體間的語言行為者基于雙方認同并使用的語言進行跨文化溝通的過程。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主體間強調交際者之間的平等和諧的互為主體的身份關系;文化間則強調不同文化之間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和相互尊重性。[7]哈貝馬斯認為,人是交往性的存在者,自我與他者或者主體與主體之間必然存在于集體主體(主體間)之中各自的主體身份通過平等協(xié)商、真誠友好的對話交往,達成合理化的有效共識,進而形成共識的真理。[8]按照尤爾根·哈貝馬斯的主體間原則來分析跨文化交際行為,我們不難看出,跨文化交際中的參與者,不應該有主客體之分,而是平等和諧的互為主體間關系。在尊重彼此的交際主體身份的同時,相互建構自己的跨文化身份,以期得到相互理解與彼此尊重。但是,現(xiàn)實的跨文化交際中,西方文化語用者習慣性地凸顯自己的文化主體身份優(yōu)勢,輕視別人的文化主體身份存在價值。這種主-客體式的跨文化交際思維傾向,有其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歸咎起來,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處于主體地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西方霸權勢力的干預滲透影響

        主客體式的跨文化交際思維傾向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一直存在東西方跨文化交際過程之中??缥幕浑H實際是語言交際的形式,其形式的背后實際上是東西方語言文化的碰撞。西方語言文化借助18世紀的“船堅炮利”和20世紀以來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的霸權勢力,裹挾在世界通用語——英語之中,英美文化語用者似乎生來就享有他們的語言文化霸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借助西方價值觀全球化的推銷與輸出,旨在把美國文化一體化作為全球化戰(zhàn)略的一個有機部分, 著意在全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普遍制造對美國的依戀、崇拜和奴性, 從而使發(fā)展中國家在思想觀念上心甘情愿地永遠處于附庸地位。[9]正如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所說,凡是接受美國經(jīng)濟的國家, 就無法拒絕美國的價值觀念。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這種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一體化的打包推銷與輸出政策,對世界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在語言文化和價值觀方面的干預性影響不容小覷。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讓世界發(fā)展中國家不得不以學生的身份和視角來看待西方文化,這就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置在客體的位置上,很難擁有本該擁有的話語權。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就會遭到不斷地解構,以致于失去自己最寶貴的文化身份。

        2. 西方語言文化的主導思維影響

        西方語言學以及其他文明成果毋庸置疑是先行于我們,這就形成了西方語言文化的強勢滲透和傳播。相比較而言,我們的語言文化在學科體系、學術成就和語言傳播等方面的確相對薄弱,加之我們一些學者和專家在對待西方文化問題上表現(xiàn)出來的西方化態(tài)度,就使得我們“西學為主”有余,“洋為中用”不足[10]。西方語言學、語用學和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成果豐碩,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為了調動生活居住在美國的各個民族和種族的美國公民為美國利益服務的積極性,大力倡導多元文化(multicuturalism)。在美國逐漸形成了以多元文化為主體的社會價值觀。[11]多元文化的興起催生了跨文化交際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這門學科的建立以美國本土文化為語境,旨在平緩、協(xié)調和解決美國各個種族和民族之間的跨文化交際所出現(xiàn)的問題。

        但是,我們對西方語言學、語用學和跨文化交際理論的引進學習和研究,往往采取的是照單全收的態(tài)度。這就形成了“用洋人的藥方治我們自己的病”的心理習慣,把規(guī)約英美本土文化語用者的語用規(guī)則用來約束我們自己的言語交際思維和行為,成為受制于人的語言交際客體,其結果必然會讓我們失去了應有的語言文化主體地位。我們通過分析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的語用學觀點,可以加深對筆者觀點的理解。何自然引用托馬斯(Thomas)的觀點,[12]表述了西方語言學家的語用觀:如果語言表達有誤,可以原諒;如果不遵守語用原則,就可以被認為是表現(xiàn)不好,甚至被認為是不誠實、存心欺騙或者居心不良。[13]這種觀點對于英美本土人來講應該屬于語言自律。這里的語用原則實際上就是文化原則,也就是英美文化的語言表達風俗習慣與規(guī)則。但是,用這種觀點來規(guī)約我們非英美文化的語用者,要求我們按照英美語用規(guī)則去參與跨文化交際,這本身就是“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的文化身份解構行為。據(jù)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按照托馬斯的觀點,我們必須要順應西方語言文化規(guī)則,即使是在自己的語言文化語境里,我們也要迎合和遵循英美文化語用者的語言表達習慣。

        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見了外國朋友按照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說一聲“上班去???”或者“您吃了嗎?”之類的日常交際用語,豈不有冒犯和干涉人家的隱私的嫌疑?本來在我們自己的語言文化語境中,我們好心好意的一句中國式的傳統(tǒng)文化問候語卻被認為是“語用失誤”,讓他們覺得我們的問候是“不誠實、存心欺騙或者居心不良”。這真是有失公允,毫無公理可言。對此,瑞士著名語言學家、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維舒爾倫(Verschueren) 曾提出了著名的語用順應理論,他指出語言的使用就說話人根據(jù)不同語境,對語言形式做出不同的選擇來不斷協(xié)商話語意義的過程。[13]很遺憾,維舒爾倫的語用順應理論沒有讓英美文化語用者很好地領會和理解,他們在跨文化交際中,只要求別人的言語行為順應自己,而自己卻沒有順應別人的心理習慣和行為表現(xiàn)。這種狀況嚴重地違背了主體間交往理論所倡導的“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原則,還造成了對非英美文化語用者不公平、不尊重,甚至冒犯人格、輕視別國文化的交際后果。

        3.我國工具性外語教育理念的影響

        我國對外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jīng)達到了全民學外語的程度。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直到大學本科教育、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都在開設外語課程。學生花費在學習外語上的時間遠遠超過學習自己母語的時間。外語成績和水平程度已經(jīng)成為招考錄用、晉級升學、職稱評審的硬指標。我們的外語教育已經(jīng)成為所謂人才的技能水平標簽化培訓。外語教育的工具性理念給學習者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急功近利的模仿、順從和復制外語知識,缺少自己的語言文化主體身份建構和思考。這種教育狀況帶來的后果就是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我們作為外語的學習者迷失了自己的語言主體身份和主體文化根基,成為西方語言文化熏陶和影響的客體和對象。在這種熏陶和影響中,我們外語學習者很難擁有語言文化的主體意識和建構起自己的語言文化的主體身份。因此,也就失去了對西方語言文化影響和干預的質疑,自然在跨文化交際中就會很順從地遵循西方語言文化的規(guī)則,甚至順應了西方文化的價值觀,開始習慣用西方文化來判斷、評價我們自己的事情。事實上,語言文化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是文化輸入的載體,提供向別人學習的渠道;也可以是文化輸出的途徑,借此宣傳我們自己的文化。而在外語教育實踐中,我們只是努力地學習了“三明治”、 “漢堡包”,卻冷落了我們自己的 “豆?jié){”、“油條”。學生很少通過外語學習的途徑宣傳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西方游客來到中國最想聽到的應該是有關“豆?jié){”、“油條”的故事,絕不是向他們重復“三明治”、 “漢堡包”的故事!但是,由于我們的外語教育導向存在偏差,致使我們的外語學習者無法從外語的視角來解讀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面對外國朋友,我們也就講不出應該引以為自豪的“豆?jié){”、“油條”的故事。這種外語教育的理念使我們不經(jīng)意間淪為跨文化交際的客體,丟失了自己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主體身份。[14]這種狀況助長了英美文化語用者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霸權心理和輕視別國語言文化的行為習慣。

        三 跨文化交際主體間原則的建構意義

        主體間性理論強調話語雙方對話語意義的共同建構性,因而跨文化交際的主體間性就顯得十分重要。缺少主體間性的交際話語意義共同建構,跨文化交際的話語意義勢必會出現(xiàn)話語霸權、話語意義建構不均等的偏頗狀況。因此,主體間理論凸顯了在解決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跨文化交際主體間文化身份建構不平等、不和諧等問題的綱領性指導作用。主張跨文化交際的主體間性具有很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它不但可以使我們正確地、全面地、公正地理解跨文化交際的語言行為,幫助我們從主體間身份視角來看待跨文化交際,而且還能夠指導我們有效地樹立跨文化交際的主體間身份、增強主體間意識、運用主體間原則,使得跨文化交際的語言行為和活動內涵能夠切實體現(xiàn)“真誠性、理解性、公正性、平等性”的原則。[15]46-47

        1.豐富跨文化交際的理論內涵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借助于語言哲學的研究成果,在喬姆斯基研究的語言能力的基礎上,提出了“語言不僅僅用于傳遞關于世界的事實或意見,語言還可以被用來建立與他者的社會關系”的普遍語用學?!捌毡檎Z用學關心的不僅僅在于表述有意義的句子的能力,更在于與他者的互動能力”[15]97-99。哈貝馬斯認為,人是交往性的存在者,自我與他者或者主體與主體之間必然存在于集體主體(主體間)之中,主體與主體之間通過語言交往,要在真實、正當、真誠和意義的有效性基礎上,達成合理化的有效共識,進而形成共識的真理。因此,在主體間言語交往過程中,不僅主體間的對話角色可以平等互換,而且主體間的交際意義和話語理解都應該是協(xié)商產(chǎn)生的。哈貝馬斯提出了形成主體間關系的三個話語準則: (1)客觀的真實性;(2)主觀的真誠性;(3)規(guī)范的正確性。這三個準則體現(xiàn)了主體間話語交往的普遍語用規(guī)則,這些語用規(guī)則的意義就在于避免交際一方凸顯自己的話語霸權,以主體身份將對方變?yōu)槲┟菑牡目腕w身份,剝奪對方的平等話語權利。

        在跨文化交際的理論中,Cupach和Imahori的身份管理理論[16],Ting-Toomey的身份協(xié)商理論[17],Collier和Thomas文化身份理論[18],以及Pearce & Cronen提出的意義協(xié)調理論和Giles的交際適應理論[19],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了跨文化交際的具體準則和范式,但是,這些理論都缺乏一個統(tǒng)領性原則。主體間理論主張的“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的原則,正是哈貝馬斯從語言哲學的高度提出的普遍交往的語用原則。[20]不論是言語文化代碼論、意義協(xié)商論、交際適應論還是文化身份論,都從跨文化交際的不同側面表征了跨文化交際的各種視角的規(guī)約準則,這些規(guī)約準則以及觀點主張都可以包含在主體間理論當中,為主體間理論主張的“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的原則提供學理支撐。

        2.指導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實踐

        跨文化交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隨著世界一體化的潮流在不斷推進,跨文化交際的理論成果對現(xiàn)實中的跨文化交際活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但是,在跨文化交際的理論中,由于研究者的視角和出發(fā)點不同,得出的研究成果很難為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統(tǒng)一接受和認可。主體間理論,由于屬于語言哲學范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統(tǒng)領性,便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認知和把握。因此,能夠在具體跨文化交際活動中起到教育影響作用。只要人們記住、理解和把握了主體間理論主張的“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的原則,就能夠在自己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中產(chǎn)生積極有效的影響作用。只要人們秉持主體間原則中“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這四項準則,跨文化交際活動就不會被文化霸權思維和種族優(yōu)勢凸顯等心理傾向所左右,而能夠真誠、平等、公正地對待交際對象,使得跨文化交際活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鄰里友好的禮尚往來。

        四 跨文化交際應秉持的主體間語用原則

        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觀點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因此,對語言文化間和文化主體間的命題討論也將會越來越多,誰都不會因為世界存在語言文化霸權就放棄自己的語言文化身份和民族地位。哈貝馬斯在1981年出版的《交往的理論》一書中提出的“主體間理論”具有語言交往的統(tǒng)領意義,他主張主體間性語言交往要秉持“真實性、理解性、 真誠性、 公正性”的語用原則。主體間性交往的本質在于主體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在話語互動中,即說話人應該以聽話人的存在為前提,對話雙方雖然具有各自獨立的主體性,但也要受到對方存在的制約。二者之間地位的平等性轉化形成了彼此合作、關聯(lián)和順應的主體間性。主體間性的形成與存在不是否定主體性的存在,而是旨在克服主客體二分的對立狀態(tài),從而揭示主體之間的相互依存與共生關系[15]76-77。哈貝馬斯的主體間性交際理論充分體現(xiàn)了上述各種跨文化交際理論的內涵,可以成為跨文化交際的普遍語用原則。

        1. 真誠性原則

        真誠性原則應該成為跨文化交際活動的必要原則??缥幕浑H的真誠性是指交際雙方在達成共同的交際目的過程中所持有的積極期待和努力態(tài)度。真誠的交往主要體現(xiàn)出交際人的情感態(tài)度,真誠與真實往往是互為注解的概念,有了真誠就必然會有真實而不虛假??缥幕浑H之所以需要真誠是因為交際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人們進行交際是目的和動機驅使下的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或者非語言交往活動,最終結果是達成交際雙方所需要的東西。[21]真誠的原則可以規(guī)約交際雙方的態(tài)度和言語行為,促使交際雙方要自覺秉持合作的、關聯(lián)和順應的語用態(tài)度。即使對方由于不知道或者不熟悉西方語言文化規(guī)約,而在交際中使用了在英美文化語用者眼里是屬于語用錯誤的話語,諸如“約翰先生,您這是要出差嗎”、“約翰先生,您這大包小裹的是要去哪里呀”等,那么,作為約翰先生應該知道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是熟人或者鄰居,說這些話沒有惡意。這時,約翰作為西方文化的語用者應該放棄西方語言文化的敏感度,熱情地去順應和自己打招呼的人所使用的語言代碼文化,說“是啊,我正準備要出差呢”。這樣就可以真切地完成這次打招呼的交際目的。如果約翰先生聽到這些話,很不高興,在心里犯嘀咕“你真是愛管閑事,為什么要干涉別人的私事”,這種交際態(tài)度就違反了主體間的真誠性交際原則。

        2. 理解性原則

        理解性原則應該成為跨文化交際活動的前提原則。在跨文化交際中,理解是成功交際的前提條件。因為交際雙方都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語用者,彼此對對方的語言文化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會整齊劃一。因此,在交際過程中,能夠彼此包容和理解是成功完成交際任務的重要前提條件。跨文化交際雙方都應該知曉對方的語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語言文化特征,同時也要包容在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那些無會話含義的語言錯誤和語用錯誤。理解性原則是主體間理論中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沒有理解就不會有主體間性存在??缥幕浑H過程中的主體間性的存在與發(fā)展就是依靠交際雙方的理解、包容與真誠來實現(xiàn)的。例如,在我國有許多外籍人士,他們在中國工作久了,不但喜歡中國的文化,而且很多人還娶了中國女性做妻子。筆者工作的大學就有兩個外籍教師娶了中國女性作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都生活得很幸福。當我們開玩笑說,你們這對跨國夫妻怎么過得這么幸福和諧?。克麄円恢碌幕卮鹗?,夫妻雙方多考慮對方的文化習俗,多理解和包容對方由于文化差異而引起的誤解,這樣就不會鬧出大矛盾了。由此可見,跨國婚姻也可以幸福美滿,關鍵要能夠彼此理解與尊重??缥幕浑H的道理也是如此。

        3.公正性原則

        公正性原則應該成為跨文化交際活動的核心原則。秉持公正的原則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要義,公正原則的內涵就是跨文化交際雙方不應該以文化霸權者自居,語言文化沒有優(yōu)劣之分,各國的語言文化都屬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寶貴的世界財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國家文化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明世界。所以,在跨文化交際中秉持公正性原則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在跨文化交際中主客體關系式普遍存在,西方語言文化語用者由于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種種原因在跨文化交際中經(jīng)常習慣性地凸顯自己的西方語言文化主體身份,視別人為交際客體,在跨文化交際中引發(fā)許多不公正的交際狀況。英國哲學家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曾坦言,如果把自己的文化作為交際的標準,那就不公正、不合理,也就失去了交際意義[22]??缥幕浑H的不公正問題,追根溯源就是西方語言文化霸權思維和其語用者身份地位不理智的凸顯造成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秉持這個核心原則是全世界跨文化交際者,特別是非西方語言文化語用者的最大訴求。缺少公正原則,跨文化交際語用者就無法體驗彼此真誠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諧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4.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應該成為跨文化交際活動的統(tǒng)領原則??缥幕浑H中的平等原則是主體間理論的根本要義。目前,基于多元文化和世界一體的經(jīng)濟、文化、教育和商貿活動在跨文化交際中變得越來越活躍,這些活動的基本原則就是基于平等。平等是文明世界的核心價值觀,是人類世界文明化的追求。美國憲法的第一句話就是“人生來平等”。在世界歷史上,各國人民所經(jīng)歷的抗爭奮斗,無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的解放,能夠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和文化教育上與別人平等地生存。平等不單純是一個概念,更是一個人類大同的精神訴求。如果承認并認可人生來平等的理念,那么,跨文化交際中的平等原則就應該成為所有跨文化交際理論中的首要原則。平等原則的核心內涵是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平等,盡管人種有黑白黃棕之分,文化也有先進與落后之別,但是,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創(chuàng)生出來的財富,也是跨文化交際產(chǎn)生與存在的根本原因。平等交際不但可以體現(xiàn)交際個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養(yǎng),更能夠體現(xiàn)一種文化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取向。

        五 結語

        跨文化交際是一個伴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而經(jīng)久不衰的論題。隨著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意識覺醒、文明程度提升和國家發(fā)展進步,跨文化交際中的主體間訴求也會越來越強烈。西方語言文化和東方語言文化、發(fā)達國家語言文化和發(fā)展中國家語言文化毋庸置疑存在著差異,但是,這絕不是某些文化可以凸顯強勢而蔑視其他文化的理由。文化的差異誠然會帶來各種交際問題,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就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際雙方能夠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平等、公正地對待交際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以自己的文化強勢而仗勢欺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文化薄弱而顯得卑微。人生來平等,這是主體間理論的深刻內涵。交際的主體是人,人與人之間能夠摒棄種族和文化的差異而平等和諧地進行交往,這是全人類語言文明社會的共同期盼。

        [1] Simmel,Georg.Sociology: Investigations on the Forms of Sociation[M]. Press of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in, 1908:56-57.

        [2] Park,R.E..Cultural Conflict and the Marginal Man in Everett V Stonequist[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7:98-99.

        [3] Merton,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Toward the Codific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M]. New York: Free Press, 1949:34-36.

        [4] Kallen, H. M..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M].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24:60-61.

        [5] Berry, J.W..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29-30.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33.

        [7] 朱秀芝.文化間性視野中禮貌意識的生成[J].外語學刊,2007(3).

        [8] Habermas, J..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 [M ].Cambridge Press ,1998:78-79.

        [9] 朱旭峰.西方文化霸權主義對我國的影響研究[D].上海: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10] 何自然,冉永平.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93-94.

        [11] 朱世達.當代美國文化與社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76-78.

        [12] 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 Applied Linguistics,1983(6).

        [13] 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1999:98-99.

        [14] 唐祝英.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英語教學[J]. 外語學刊,2005(6).

        [15]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 Cupach, W. R., & Imahori, T.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 [C]∥In R. L. Wiseman & J. Koester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1993:66-68.

        [17] Ting-Toomey, S. Communicative resourcefulness: An 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C]∥ In R. Wiseman, L. & Koester, J.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1993:83-85.

        [18]Collier, M. J. Researching cultural identity[C]∥ In D. Tanno & A. Gonzalez (Eds.),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across cultur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8:102-103.

        [19] Giles, H.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 Development in Applied Socio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62-63.

        [20] 戴曉東. 跨文化交際理論從歐洲中心到多中心演進探析[J].學術研究,2011(3).

        [21] 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 In: Sociolinguistics. J. Pride & J. Holmes (eds.). Penguim, Harmondsworth, 1972:102-103.

        [22] 維特根斯坦. 游戲規(guī)則:維特根斯坦神秘之物沉默集[M].唐少杰,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8-19.

        (責任編輯:袁宇)

        ThePragmaticPrinciplesofInter-subjectiveTheory-Base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GUAN Shi-min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571128,China)

        Based on German philosopher J. Habermas’ inter-subjective theory of inter-subject action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pragmatic principle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rgues tha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ose with different linguistic cultural backgrounds 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s language cultural subject identity and comply with the inter-subjective pragmatic principles of “authenticity, comprehensibility, sincerity, fairness”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fair equitable manner. Thu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ors can minimize or avoid the language cultural hegemonic mindset and discourse behavior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er-subjectiv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2014-05-03

        關世民(1956-), 男,遼寧大連人,海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語用學。

        H319

        A

        1674-5310(2014)-07-0111-07

        猜你喜歡
        跨文化身份交際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跟蹤導練(三)(5)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互換身份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放松一下 隱瞞身份
        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中国一级黄色片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风流少妇又紧又爽又丰满| 欧美1区二区三区公司| 日本人妻高清免费v片|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综合桃花网| 黄色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在线电影视频| 99国产精品视频无码免费|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拍在线观看视频 | av资源在线看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毛片|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加勒比日本东京热1区|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v| 失禁大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下载|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无码啊啊啊免费体验| 中国男男女在线免费av|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十|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六九堂| 中文字幕女同人妖熟女|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久久天天爽夜夜摸|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