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馬長壽同治回變《調查》序言一些偏說之辨析
        ——讀《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

        2014-04-09 05:10:56劉霖映
        懷化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漢人回民同治

        劉霖映

        (懷化學院 政法系,湖南 懷化 418008)

        馬長壽同治回變《調查》序言一些偏說之辨析
        ——讀《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

        劉霖映

        (懷化學院 政法系,湖南 懷化 418008)

        馬長壽同治回變調查書的序言,其一些說法與調查的正文內容嚴重沖突,有的說法與正文的某個內容不沖突、與正文的其它內容卻沖突。引用界存在以該書的序言代替其正文的傾向,嚴重歪曲了該書的調查內容。應該分別其客觀調查與偏執(zhí)議論,以尊重調查書的主體內容、維護調查價值。

        馬長壽; 同治回變; 調查; 序言; 歪曲

        清代咸豐同治時期,太平軍運動和西北同治回變是兩個最大事件;同治回變也是中國伊斯蘭教哲合忍耶派史上、陜甘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最終為左宗棠平定。同治回變期間,陜甘人口減少二千多萬:路偉東“同治光緒年間陜西人口的損失”估算出陜西減少620萬,損失率達四成多,其中,戰(zhàn)亂死亡者達520萬左右[1]358;大甘肅(清代甘肅還包括寧夏府西寧府)損失更慘,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估算出大甘肅戰(zhàn)前總人口為1 946萬左右,戰(zhàn)后,多年之后的光緒六年人口在496萬左右,損失率達七成五[2]635。此外,新疆回變也有重大的人口損失。無論回亂論還是起義論,論客觀后果,同治回變乃西北史上千古浩劫,大體是公認的。

        近幾十年來,該領域一些作品,表達過尊重歷史真相的愿望。西北大學歷史系民族研究室調查整編、馬長壽主編、陜西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審訂、作為陜西文史資料第二十六輯的《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3](后面簡稱《調查》),是1956-1957年間西北大學歷史系調查團隊在各地統(tǒng)戰(zhàn)部門和民委協(xié)助下調查陜西、甘肅十余個縣市里漢回各界人士的資料匯編(調查組是多民族組成,漢人馬長壽、回人馮增烈等),是考察真相的重要成果。同時,時代決定它難免有某種局限,1957年多方審查期間,批評它采用的客觀反映法是資產階級社會學方法,因此曾有過修改,而且,《調查》里的馬長壽序言最早發(fā)表于《西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57年第4期[4]185。

        修改后的該書,事實層面的個別護短并不影響調查大局(例如,在圣山砍竹事件之前,在四月初,王閣村及秦家灘這兩個著名的回變之村都應該血戰(zhàn)過漢村,《調查》以朦朧手法一筆帶過;又,西安篇沒調查漢人對長安回民起事緣由及漢團行為的說法,容易片面),關鍵是,議論層面(序言和正文里的插議)有大量偏說——該書大體是客觀的調查配上歪曲的議論。調查方議論化以適應革命宣傳時期的主調,可以理解。

        也要看到:擱置三十多年后該書得以出版而且是鄭重出版,是承認其主體部分即事實部分可以研究,否則何必出版?那么,學術性比較其主體部分與一些議論,也是允許的。

        關于同治回變的研究,現代著名史學家、回族學者白壽彝先生說過:“研究的目的在于總結歷史經驗,把歷史的本來面目弄清楚,不是算老賬”[5]。

        本文辨析該書序言部分一些重要說法,可以看到:其序言的一些說法與調查的正文內容嚴重沖突,有的說法與正文的某個內容不沖突、與正文的其它內容卻沖突。引用界存在以該書的序言代替其正文的傾向,嚴重歪曲了該書的事實部分。經過辨析,可以維護該書的調查價值——調查類文獻具有公共學術資料價值的在事實部分。

        《調查》里的某某篇,下面一般簡稱某某篇,另外,對該書的引用,大多直接寫明第幾頁,以方便查閱。

        一、“調查的原因”部分

        1.“陜西原有回民七、八十萬到一百萬,占陜西人口的三分之一”[3]2。

        七、八十萬說法:序言注明來自官府人員《平定回匪紀事》(其實來自左宗棠奏折)。一百萬說法:西安篇記錄,民國初年西安回民馬光啟《陜西回教概況》云“號稱百萬”。

        三分之一說法:余澍疇《秦隴回務紀略》卷一談回民來源史的段落云“陜則民七回三,甘則民三回七”[6]215(此語前他說過“回民”,后一“民”字語義不同,“民”從氏,原義為當地人)。

        如此,戰(zhàn)前陜西總人口只有210萬—300萬,并臆想“陜西各地的漢民在各個戰(zhàn)役中付出了數十萬生命的代價”[3]2。而當時清朝總人口是近三億,陜西只占百分之一。

        馬長壽說法是否太離譜?

        其實,有對立說法:

        回民數:《調查》西安篇里馬德涵云“全省有回民約二百萬”[3]163。

        比例:有相反說法,廬坤《秦疆治略》云:(回民活動大縣)渭南縣道光初年回民有三千戶,人口一萬五,占渭南縣二十九萬人口的百分之五[7]247。渭南市網站里2009年版《渭南市志》第九編重大政事第一章封建時期紀事第十節(jié)回民起義,則云:“至清同治年間,僅渭南縣境內已有回民3萬余人,約占當時全縣人口的11%”。

        總數:酉山書癡(從其了解情況的廣泛性看應是西安調查局人員)于同治元年中秋所作《咸京被難述略》云:“被害州縣人丁約在千萬”[8]113。據邵宏謨、韓敏合編的《陜西回民起義資料》(交流版)地方志部分:元年中秋之前,起事主要在同州府、西安府(陜西人口主要集中于該兩府),鳳翔府剛卷入回事、尚未納入酉山書癡的視野,其它的五州三府尚未卷入,如此看,事變前陜西人口是一千數百萬。

        路偉東《清代陜甘回民峰值人口數分析》云:陜西人口總量大約一千四百萬,回民總數大約二百萬?!把芯勘砻鳎我郧?,陜西回民僅占全省人口的一成五左右,甘肅回民僅占全省人口的三成左右”[9]89。該研究成果與漢人酉山書癡、回人馬德涵的說法一致。

        另外,《咸京被難述略》眉批云:“同治三年署張奏查明,西、同兩府屬被害百姓三百余萬”[8]113。那么,同治時期,整個陜西被害者應在五百萬上下波動,這與路偉東《同治光緒年間陜西人口的損失》之結論一致。

        于對立說法,馬先生未多加辨析,嚴重縮小當時的陜西人口,又使余澍疇的誤說廣為流傳,嚴重夸大了當時回民在陜甘區(qū)域的人口比例,也嚴重掩蓋了同治陜西回變的慘烈性。

        2.“清代統(tǒng)治階級把陜西各地原有的回民,除了西安城內的回民以外,整個逐除出境或屠殺了”[3]1。

        部分對,部分錯。

        1)“除了西安城內”?

        有自相矛盾的言語。序言隨后云:“據調查所得,陜西回民在同治年間逃往河南、山東、山西、內蒙、新疆、四川和甘肅各地的也有一些”[3]3。

        《調查》陜西篇第170頁云:陜南如安康區(qū)域有一萬多回民,商州鎮(zhèn)安縣的兩個鄉(xiāng)是回民鄉(xiāng),據說是同治時期由長安、臨潼翻秦嶺逃去的,另外,漢中區(qū)域的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各有回民一千多。

        還有變種回回:例如,第100頁介紹沙苑龍池庵村的土人為變種回回,第206頁介紹,孫玉寶軍西逃時,一些回人偷偷留下,改為漢人,只是不吃豬肉。

        2)屠殺?

        陜西回變是回漢互相屠殺的運動?;刈冾I導在三月底開始以洗回謠言動員起事,第105頁介紹陜回戰(zhàn)爭的口號是“滅漢興回”(另外,《咸京被難述略》談過,且介紹一些旗幟的繡字是咸豐三年及四年,鄭士范檄文也談過),使得回軍大肆屠殺漢人以建立回人主導的政權(回軍在長安建立過自己的“府”,哲派教主馬化龍在甘肅寧夏府金積堡改元“成正”而隱形稱帝,哲派高級領導穆三在平涼稱平涼王),《調查》記錄過其一批殘暴行為,這導致一些漢團也仇殺回人,另外,多隆阿部隊的平變戰(zhàn)爭如羌白鎮(zhèn)戰(zhàn)役也屠殺過回軍要地的家屬。

        3)逐除?

        第39頁解釋百年前回民大縣后來回民寥寥無幾,云:“回民戰(zhàn)敗遠徒與戰(zhàn)爭死亡實為其主要原因”。

        第105頁云:“相傳回民西遷之前,曾發(fā)動(沙苑)三十六村回民整裝待發(fā)”。第439頁所記回民歌謠云“無奈了把家眷才往西搬”。

        第124頁介紹沙苑人西遷,回民領導對不愿意的人有強制。第233頁云,州井村回民被回人首領強制西遷而大哭。第234頁云,淳化縣納家村、拜家村回民與當地漢人關系好,被回人首領強制西遷而落淚。可見,回人首領因擔心漢人報復及官軍報復而強制西遷,當是廣泛現象。第166頁云到金積堡時陜回還有五十萬人,其中很多人應該是被回人首領出于保護目的而強制西遷的。

        白壽彝主編的近代史資料叢刊之《回民起義》第四冊所收當時鳳翔知府張兆棟《守歧紀事》、其幕僚余澍疇《秦隴回務紀略》都云:陶茂林率軍擊敗回軍、解圍鳳翔城,回軍要求安撫,陶答應,可是回軍是假求撫,把物資一批批西移,后來該地回人大多移到甘肅董志塬。

        3.“但當時的大部分漢族農民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回民起義就是屠殺漢人”[3]3。

        馬先生云陜回起義是清代統(tǒng)治階級和漢人地主階級長期壓迫回民而產生的結果。

        回亂論是后人們傳得的廣泛當事人的經歷,事實問題不是一般的“認為”那種現象,否定一般經歷者告訴后人的說法,無視廣泛事實,不合理。何況,調查里,第40頁等等,漢人廣泛反映,長毛只擄人(當兵)、不殺人(指普通百姓),回軍則大肆燒殺,并說了一批例子,整村焚殺,《咸京被難述略》所載虜殺更恐怖。第101頁張靜夫老人明確說“同治年間的回漢斗爭是種族沖突”。從同治年間經歷者的《咸京被難續(xù)記》之比較回軍與太平軍、捻軍等之本質區(qū)別,到近百年后的調查,人們一樣在比較。

        后來,陜西土匪很多,也沒有如回軍一樣干的。大肆燒殺者比土匪更高級,啥邏輯?正視問題而非鴕鳥化,才有利于改進問題和相處;想忘記就行么?回民世界一直生活在該事件之中,認為自己是漢團的受害者?!鋵?,漢回的千萬死難者都是當時回教起事領導團隊錯誤路線、邪惡做法的受害者。

        《調查》第420頁介紹回民歌謠:“火燒秦川八百里,燒了同州燒渭南……”。承認某種事實。有的回民也說是回回變亂,如平涼篇第401頁回民說“回回的變亂是由放羊引起的”。第155頁所錄臨潼縣令謝恩誥《再生記》云:“零口義回柳生,堅不從逆,先令全家盡節(jié),入城告變,言訖自刎”。柳生犧牲全家以反對民族戰(zhàn)爭。

        另外,《調查》大量探究清代統(tǒng)治階級和漢人地主階級長期壓迫回民,可有證據嗎?調查組費盡精力去挖掘這方面的內容,收獲很少;《調查》所談壓迫事例,只要認真分析,就不能說是對回民的階級壓迫,例如臨潼篇第149頁所談雨金鎮(zhèn)漢商買來本鎮(zhèn)糧食經營壟斷權,回民集市里不準買賣糧食,該驚人惡行屬于官商勾結,這種地區(qū)性行業(yè)壟斷,還上升不到階級這種廣大的范圍,階級是表現其主流,何況,起事領導群體的絕大部分都是回民里的上層權貴,如教主、阿訇(毛拉)們、回人官員、回人財主,何況,冤有頭、債有主,真正的起義是打擊那些壓迫者而非濫殺一氣、而非種族屠殺、而非殺盡異教徒,自己比官府濫上千百倍還是起義嗎?這需要專文辨析。

        4.“為明確陜西回民起義的性質,調查研究陜西回民運動與外省各種革命勢力的互相結合、互相聯(lián)系,是十分必要的”[3]5。

        正文大體弄清了,是與太平軍合作的產物,都有清政府這個大敵。可是,事物的性質在其本身,兩種本質不同的力量,在一定階段可以互相利用,階段性互相利用并不改變各自的本質。調查里陜西多地漢人都反映,如第254頁郭天明有詳細比較,長毛只擄人(當兵)、不殺人(指普通百姓),回軍則廣泛地大肆燒殺,三原縣五百村莊只有兩個堅強堡子未被回軍焚毀。有的比土匪好,有的比土匪壞,是一個性質嗎?其實,即便是太平軍,也要看其具體部隊在具體區(qū)域的具體做法,不可籠統(tǒng)而論。

        二、“這次調查的主要收獲”部分

        1.“第一,陜西的回民運動是在清代統(tǒng)治階級(官僚和地主)的壓迫和剝削下產生”[3]17

        隨后,序言大談清代的苛捐雜稅及兵役,可是,無關調查的正文,大量的漢、回人士都沒談這種因素,調查組于此用力很多卻無收獲,使得馬先生做序時來個補充——也許,沒有這種補充,那時難以通過書稿,不能不外加一個階級斗爭。

        要說階級斗爭,馮元佐是關中區(qū)域漢回農民利益的主要代表。咸豐時期關中地區(qū)有過兩次小規(guī)模的漢回農民運動,最早反抗性領袖是渭南縣人馮元佐,他領導抗稅,漢回都參加。馬長壽序言引用《關隴思危錄》,談過前次農運,卻不提領導人,掩蓋馮元佐之為漢回農運最早領袖的身份,只談后次的領導、臨潼縣漢人楊生華。楊生華死后,關中區(qū)域只剩下馮元佐這個農民領袖。后來,馮元佐最先起來抗擊回變并是長期抗擊回軍的最著名民間領袖。

        2.“回民斗爭的對象是清代統(tǒng)治階級”[3]21

        可是,《調查》的正文,漢、回人們反映的主要是族際廣泛仇殺,官府開始還只以為是回漢械斗那種老問題,而且大家都說當時陜西回漢構怨已久,且談了很多事件。無數死難的漢人,統(tǒng)治階級的占個零頭罷了。第124頁介紹南王閣村攻克了以前關系友好的漢村北王閣村,對其窮人景某也要銀子,而且很快殺了他。

        第145頁臨潼人云:“本縣經濟寬裕者逃上山,不寬裕者完結了。(渭)河北平川一帶自焚毀以后,空垣破房,荒無人煙”。受害的絕大多數是普通百姓。

        第239頁介紹,(西安以北的)三原縣原有五百余村,回變以后,除兩個堡子外,余皆破壞無遺,此后田野荒蕪,荊蒿成林。

        三、收獲部分“分析當時漢回各階級的關系”

        1.“回、漢農民之間,沒有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并沒有什么利害沖突”[3]23

        這完全違背《調查》正文所反映的各種沖突,經濟的、日常生活的、訟事的,乃至小孩之間的跟風打架。沖突點都是突出的利害點,利害遠遠不限于剝削問題,何況,非奴隸制農奴制環(huán)境的剝削是商業(yè)關系,回漢人們習以為常,因此,調查組于此用力很多卻無收獲,無人反映。

        應該說,回、漢農民之間,大多數沒有嚴重的利益沖突,而雜居帶則關系復雜,嚴重沖突為主,也有和平共處的、乃至還有關系和睦的。

        2.“回、漢之間最基本的矛盾還是回族勞動人民和漢族地主、工商業(yè)者的矛盾”[3]26

        可是,第133頁介紹:到八女井主要想調查大地主大商人李某如果剝削回漢人民,沒什么結果。

        而且,《調查》的正文,漢、回人們反映最多的是部分地方存在回羊-漢苗的沖突,十七個調查章,幾乎章章都反映這個問題,漢人回人都如此說。如第36頁趙光亭云:“回民起事,是由回民的羊吃了漢人的麥田開始的”。第75頁華縣人介紹較多,且介紹“回回多以畜牧牛羊為業(yè)”,這種沖突滿漢官員都扶漢壓回。而且它必然衍生一些矛盾。臨潼篇第137頁介紹:“回漢糾紛多由羊吃麥田而起”,吃苗現象,常有處罰(罰金)回人的,可見各地不都是對回人殺羊或牽羊,另外,看戲打擂。第145頁談過羊苗、地畔、戲場三種沖突。第238頁介紹渭河兩岸都有羊頭會。第264頁咸陽人介紹其村回漢之間,一些人有羊苗沖突,一些人關系好、有結親的、交朋友的。平涼篇第401頁回民說“回回的變亂是由放羊引起的”。第425頁回民也說根由是羊苗沖突及戲場鬧事。

        馬先生把回羊-漢苗的沖突,說成是“偶有不慎吃了漢人的麥苗”導致漢族地主階級組織羊頭會捕殺回民的羊,無視調查里漢回人們反映的羊苗沖突之廣泛性。普通漢農維護基本利益哪是地主階級的問題?如果只是偶有不慎,會導致八女村等幾個漢村自建攔羊長墻么?會導致各地漢人成立成本不低的守護莊稼(并捕殺踏苗之羊)的組織羊頭會嗎?

        《秦隴回務紀略》云:“俗例,逾冬至,不準擅放,以有傷麥苗故也?;孛駨姍M不遵。漢回因此械斗者,不一而足,幾乎無歲無處無之。有司禁令,視若弁髦,是為睚眥之最甚者。故官民皆歧視之?!盵6]215

        道光十年,云南監(jiān)察御史徐法績(陜西涇陽縣人)《奏請陜西回漢械斗情形并防禁事宜疏》談:關中區(qū)域回漢械斗無歲無之,道光八年一歲數次,莫可禁止,特別提及八女井的械斗、彼此數百人、有鳥槍鉛藥兵器,彼此傷人多命,“臣嘗細核其起釁之由緣:春初麥苗發(fā)生之際,回民興販羊只,千百為群,持鐵鞭斧刀等物乘夜收放,所過踐踏蹂躪,漢民防護田苗,截斷羊只,遂糾結相斗。冬時回民盜斫樹木,漢民追捕,又至相構。就其情而言,則回民為曲,漢民為直,就其勢而言,則漢民為弱,回民為強,惟大吏欲以無事為福,有司遂以消弭見長,不復論其情之曲直”[8]108。大荔回漢沖突最烈的就是南王閣回村與八女井、潘邑這兩個漢村。所提盜斫樹木,《調查》平涼篇第407頁回民介紹:同州(即大荔縣)回民常智鋸(盜)漢人的樹,鋸去中間一段拋到河里,涉訟時尺度對不上,為此常打擂。

        因為回羊-漢苗(半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在交界地帶長期的產業(yè)沖突,這種基礎上的所謂偶爾,不是普通型偶爾,是邊際性偶爾,也容易引發(fā)沖突。

        馬先生所談沙苑回農相對于孝義鎮(zhèn)漢人富翁之貧窮,涉及商業(yè)的繼承性壟斷和官府壟斷(有的有皇股),是不公平,對普通漢人也如此?;孛裾勂鹗略?,無人言之,習慣了,回人里也有地主、工商業(yè)者,它是調查組外加的一種矛盾。

        3.“地主階級壓迫回民的另一種方式,是每訟必賄,串通訟棍,強詞奪理,污民為盜,并強迫回民認罪。其更甚者,是在法律上面,回漢兩族不平等,在華州、大荔縣,我們發(fā)現有‘殺一漢人,十回抵命;殺十回民,一漢抵命’的判詞;在渭南、大荔兩縣發(fā)現訟棍有‘羊蹄一拋,連根帶梢’的狀詞;在藍田等縣發(fā)現有‘漢人從前衙進去,從后衙出來’的行賄;在渭南孝義鎮(zhèn)發(fā)現有強迫回民承認做賊的碑文?!盵3]28

        這些說法,廣被引用,可是大多經不起思考。

        羊踏麥地,哪是選擇漢族地主的自耕類麥地去踏?

        清朝制度可以買官,必有大量賄賂,“衙門朝天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現象肯定有,漢人財主多,行賄相應就多,但說“每訟必賄”則無據,不可能了解“每訟”。

        事事偏袒漢人?同州回民常智鋸(盜)漢人的樹,涉訟時官員事實上偏袒了當事回民(若嚴查來源、用排除法能確定),另外,廣泛的羊苗沖突,漢人付出大量守護代價,官府沒要求回民承擔守護代價,客觀上偏袒了回民的牧羊產業(yè),這種偏袒,加之一些官員惡劣,加之抱團的回民在阿訇領導下常愛小事化大(左宗棠奏文談過),引起一些官員生厭,又導致在很多案件上偏袒漢人,事情就這么復雜。

        “串通訟棍”:渭南篇第37頁漢人經理趙光亭介紹羊苗沖突,云有的訟師很壞,為漢人田主(田主指該塊田地的耕作者以區(qū)別于趕羊的回人,不等于階級含義的地主)寫狀子“羊蹄一撥,連根帶梢”(第408頁回人也談過,可見該事應來自民間文本),打官司漢官以為田主有理。羊苗沖突,廣泛發(fā)生,判官了解一般情況,哪是一個狀子能左右的?關鍵在說法是否合理。羊苗官司有兩種,一種是回羊踏吃漢苗而漢人興訟求賠償,這種情況肯定是漢人有理,一種情況是接著漢人殺了回人的羊而回人興訟,這種情況復雜,如果是偶爾幾次而且踏吃的數量少,不應殺羊,如果是次數多或踏吃的數量多,又沒它法阻止,殺羊是難免的選擇——從羊苗沖突的廣泛性及八女井等村建有攔羊墻來看,肯定不是偶爾幾次或受害度很低。唐代杜甫《留花門》詩曰“田家最恐懼,麥倒桑枝折”,地主的抗風險能力大(而且其出租地的麥苗損壞由租戶負責),自耕農(占大多數)的小,佃農的最小。低生產力環(huán)境里普通農家的生存危機感強烈。

        在此小議所謂“發(fā)現有‘殺一漢人,十回抵命;殺十回民,一漢抵命’的判詞”:

        其實,《調查》沒發(fā)現這種判詞。第121頁大荔縣漢人介紹“州官”有這種判詞,自然指華州官員。該說法來自(四月中旬)圣山砍竹事件里華州知州(州牧)濮堯對一些渭南縣當事回民的嚇唬(環(huán)境語義就是希望回民不要加劇渭南縣自四月初一開始的、針對漢村的回民小戰(zhàn)爭),流傳里嚇唬語出現變形,有的還訛化為打死回人不必經官。嚇唬語不是判詞,是規(guī)勸。其實,《調查》第286頁證明過有的傳言不可信,西安篇回民對六村堡的某些說法,經實地調查漢人說法,也被糾正。

        另外,有個類似事件:第103頁王重九據調查云:大荔縣八女井與南王閣村械斗,同治知府(府城在大荔)常判,打死十回以一漢抵命,打死十個一下則以雞犬賠償,衙役里的回民把消息傳回,回人大憤,聚眾斗毆。該事是說傳回消息,消息不等于實際判事,應該是生氣產生的規(guī)勸言辭,所謂“常判”應該是多次說。另外,徐法績《奏請陜西回漢械斗情形并防禁事宜疏》反映,八女井與南王閣村械斗,沖突的肇事方是回民(《調查》介紹八女井建攔羊墻,隱示嚴重無奈,但其它言辭只談八女井漢民的不是,護短筆法歪曲事情的全面性),而且不知兇殺階段的起手方,不能單純看哪方死人更多,難以抽象地評其是否袒漢。

        清代陜西某些官員的理念是機械式“以無事為?!?,判法是嚴懲肇事方,容許較大程度的過度報復,導致民間積怨亂斗,惡性循環(huán)。咸豐后期,臨潼知縣、昏官倪印垣的辦事綱領是,肇事方即便是死傷一批,也不會嚴重處理另方,有時還違反普通情理地錯認肇事方。臨潼篇第139頁談過咸豐末年一事,一個身為衙役的漢人二流子拐騙一個回女掩藏起來,大群人來要人,雙方動武,打死過很多漢人且焚燒過很多房子——沒有處理信息。第141頁介紹過潼篇縣行者橋毆斗案,因為一個小矛盾,數十回人持刀進村挑事,群架里漢人打死五個回人,關幾天就放了。又,張集馨“臨潼紀事”[10]記載咸豐八年臨潼大事:漢村演戲,預貼告條,不準回民來看,有少年回男擔果實赴戲場來賣,被打成重傷,縣令倪印垣不理,第三次申訴時,反而撲責申訴者,結果數千回人赴漢村私斗,雙方死傷一批;此案,倪印垣機械固守預告,視少年回男為肇事者了,其實肇事者是打人的某個惡劣漢人。應該說,多級申訴制度在清朝不完備,而且沒有民議團,是嚴重問題,導致在縣令面前一案三訴,一些劣官的惡判得不到糾正。

        “強詞奪理,污民為盜……強迫回民承認做賊”:渭南孝義鎮(zhèn)旁一個回漢和解碑刻文約束雙方,事因羊麥沖突而民約內容兼及其它大事,規(guī)定回人不得偷盜漢人麥子,馬長壽說是強迫回人認贓,其論乃空辭歪理。事實上,當時很多人處于生存困境,此地漢人盜、那地回人偷,不為奇怪,例如,第145頁介紹臨潼縣回民修五里長壕防漢人偷,并云回民“也有因偷漢人的麥打架”。

        4.“最后,人所共知,陜西回民運動是由團練的任意屠殺刺激而成的”,并引用清代李啟訥的說辭[3]29。

        該問題很重要,所謂人所共知乃是東阿居士《秦難見聞記》的言辭之被引用、及李啟訥《憂憤疾書》廣被引用并被歪曲,筆者會有專文考辨,此僅簡言之:其說錯誤,實際上《調查》正文里回民的大量說法反對了其說,涇源篇大幅介紹伊斯蘭教哲赫忍耶派馬化龍教主集團自咸豐時期起醞釀和發(fā)動全國各地回變;另外,清代文獻有些記載是反對其說的;漢人團練惡民燒劫華州回村秦家灘的事件,出現在回變浪潮的第四波之第二天,當事人之一李啟訥《憂憤疾書》里沒有殺人更無屠殺;《秦難見聞記》的一些聞說內容難免是訛言,《憂憤疾書》的非經歷部分充斥無知和訛言。

        清代同治年間的陜西回變,人地環(huán)境是康乾道時期中國人口由一億膨脹至三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第43頁載光緒初年文章云富甲一方的渭南縣孝義鎮(zhèn)曾有很多饑民棲止,第103頁介紹人口增多導致沙苑回民向外發(fā)展,出現土地問題,第128、130頁談過南王閣村到處買地),使得“逾冬至不準擅放”之類俗例被一些回民破壞,使得回漢交界地帶長年出現大量的青苗事件,即回羊漢苗沖突現象(地畔相爭遠沒羊苗沖突那么廣泛),這是半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之間的產業(yè)沖突,是伊斯蘭禁忌文化(禁食豬肉吃羊肉)決定的牧羊產業(yè)大量侵害麥作產業(yè)、漢農承擔大量的守護代價(官府事實上偏袒了回漢交界地帶回民的侵害性產業(yè))、并衍生其它沖突,同情漢民的傾向導致很多訟事袒漢,導致伊斯蘭禁忌型生活體系與漢民生活體系在一些雜居地帶無法相容,最終,在推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哲合忍耶教派(其它教派稱之血脖子教[11])馬化龍教主及其熱依斯(大區(qū)教長)—阿訇(毛拉)系列的代理們的多年醞釀及行事主導下,在哲派于咸豐時期已經發(fā)動云南河西回變及貴州盤江回變的背景下,利用阿訇主導的民族化宗教體制,在三月底開始的“洗回”謠言的廣泛煽動下(回民內部的事變),陜西回變于同治元年一圈圈爆發(fā),把局部沖突升級為民族化戰(zhàn)爭,哲派并適時地發(fā)動大甘肅回變及新疆回變(《調查》的最后部分談馬化龍在咸豐時期醞釀全國回變[3]459-466),陜西漢回、西北多族都遭遇千古浩劫——特別是,大甘肅區(qū)域仇殺運動持續(xù)更長,人口死難更多。

        清代官府的某種不作為也導致死結不解(需建漫長的攔羊墻并理正訟事),年年惡性演化。乾隆初年,陜西巡撫畢沅奏曰“長安回漢械斗案頗多”。徐法績《奏請陜西回漢械斗情形并防禁事宜疏》就請求清庭派清廉能干的官員來解困,可惜無果。

        [1]路偉東.同治光緒年間陜西人口的損失[J].歷史地理,2003,(19):350-361.

        [2]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馬長壽主編.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

        [4]李范文主編.西北回民起義研究資料匯編[M].銀川市: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

        [5]馮增烈等編.白壽彝序言.清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6]余澍疇.秦隴回務紀略[A].白壽彝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回民起義(四)[M].上海:神州國光出版社,1952.

        [7]路偉東.清代陜甘人口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博士論文.

        [8]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主編.邵宏謨,韓敏合編.陜西回民起義資料(交流版)[M].1987.

        [9]路偉東.清代陜甘回民峰值人口數分析[J].回族研究,2010,(1):89-94.

        [10]張集馨.臨潼紀事[A].白壽彝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回民起義(三)[M].上海:神州國光出版社,1952.

        [11]中國西北哲赫忍耶“束赫達伊”思想的起因[EB/OL].http://2010.nxnews.net/382/2004-8-3/20@45083.htm.

        OnPartialIdeasofthePrefaceofMaChangshou’sInvestigations——ReadingResearchtheHuisUprisingofShaanxiinTongzhiPeriods

        LIU Lin-ying

        (PoliticsandLawDept.,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

        The preface of Ma Changshou’s investigations on“Tongzhi Hui change”,its some ideas severely conflict with the book’s main body,distorting the book’s investigation value.

        Ma Changshou; Tongzhi Hui change; investigations; preface; distort

        2013-12-05

        劉霖映,1966年生,男,湖南邵東人,副教授,研究哲學、宗教。

        B966;K256

        A

        1671-9743(2014)02-0043-04

        猜你喜歡
        漢人回民同治
        傅云其異病同治針灸驗案舉隅
        脾胃同治的應用探討
        吐魯番回民街歷史風貌保護性改造及景觀規(guī)劃設計
        四水同治
        樂游西安回民街,一街吃遍絲綢路
        學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30
        呂梁市嵐縣:“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態(tài)水環(huán)境
        秦人稱謂小議
        遼代壁畫墓?jié)h人出行圖淺議——以關山4號墓為例
        話說回民的老禮兒
        民族大家庭(2015年3期)2015-08-21 08:00:36
        民族整合與文化認同:努爾哈赤漢人“恩養(yǎng)”政策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亚洲懂色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爱咪咪|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在线人成免费视频69国产| 樱花AV在线无码| 蜜臀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女优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精品av一区二区在线| 中国免费看的片| 国产在线观看www污污污| 巨乳av夹蜜桃站台蜜桃机成人| 日韩女优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av在线高清观看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视频|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深夜福利国产| 蜜桃臀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无码95| 女同重口味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密桃|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线看|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狠狠色欧美亚洲综合色黑a| 熟女肥臀白浆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