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如
人人都稱他為大叔,盡管他已是83歲高齡的老人。
大叔很帥,也很忙,每天他都會精心穿戴一番,白襯衫必須熨燙過,套裝一定不能有褶皺,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灰色胡須也要經(jīng)過打理,他對形象的要求,從年輕直到老去,總是這樣從未松懈。
大叔很有名,正如薩拉熱窩市長伊沃·柯姆希奇所說,作為最知名的街道擦鞋匠,他已是薩拉熱窩的象征及幸運符,成為這座城市一道難以磨滅的風景。無論和平還是戰(zhàn)爭,大叔都在那里,不離不棄。多年來,他擦亮了無數(shù)雙沾滿灰塵的皮鞋。
大叔有著6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 21歲時,父親給了他一個工具箱,“出去工作吧”。 就這樣,米索帶著一張小凳子、一個工具箱以及一個大大的微笑,跟父親一起去街頭擦鞋。 那時,薩拉熱窩的大街小巷遍布擦鞋匠。米索自認為是擦鞋匠中“最帥的一位”,因為只要上班,他都會精心穿戴。而且大叔對自己的工作要求很嚴格,擦鞋時鞋油都要求不能滴到地面上。
干凈、自信、熱情,他的生意很不錯。 在其他同行抱怨客人稀少時,米索大叔的攤位前仍有顧客排隊。甚至有些客人不為擦鞋,就為和他聊聊天。
然而,薩拉熱窩人在街頭擦鞋聊天的悠閑日子,于1992年4月的一天戛然而止。塞爾維亞人、穆斯林和克羅地亞人為爭奪波黑,用槍炮坦克對著彼此,薩拉熱窩隨后被圍城。
這一圍,竟持續(xù)了三年多。一千多個日夜里,薩拉熱窩槍林彈雨。放眼望去,這座城市尸橫遍野。那些幸存的薩拉熱窩人或遠走他鄉(xiāng),或躲進掩體小心翼翼地過活。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 米索沒聽好心人的勸告,拒絕避難。只要軍隊沒有封路,他就按時出工,從沒離開過自己的崗位。他執(zhí)著地認為,煙灰多了,鞋更臟了,需要擦鞋的人也更多。
漸漸地,米索成了薩拉熱窩人的希望。當?shù)厝酥?,只要米索不走,即便今天天塌了,他們明天還會活得好好的。既使在食物短缺的戰(zhàn)爭年代,他還經(jīng)常照顧薩拉熱窩的流浪狗,他認為它們是“真誠的同志”,而且在擦鞋前,他還自創(chuàng)了一段刷子舞,生活盡管苦難,可依然充滿了希望。
大叔漸漸老去,所幸一切苦難終將過去。1995年12月,戰(zhàn)爭結(jié)束,薩拉熱窩解困。米索和市民一起歡呼,他們的生活又可以繼續(xù)了。當然,一切又都不大一樣了。社會千瘡百孔,貧困、失業(yè)和疾病困擾著薩拉熱窩人,擦鞋工作基本無法維生。大叔的同行紛紛轉(zhuǎn)行。可他再次拒絕隨大流,他說這份工作早就融進了血液,“我會一直擦到生命盡頭”。
多年來的風雨無阻,作為這座城市唯一一位擦鞋匠,米索大叔早已被眾人所關(guān)注,不但出現(xiàn)在當?shù)仫埖陦Ρ诿水嬌?,也頻頻在城市旅游宣傳片中露面。他還獲得過薩拉熱窩市的榮譽市民稱號,由此獲贈一套住房。但他依舊在擦鞋。
1月6日,83歲的擦鞋匠米索大叔走完了他的一生。市民自發(fā)為他舉辦葬禮。他們聚集在米索大叔工作過的地方,把他的遺像放在木椅上,并擺放一雙干凈的皮鞋。有人在那里點燃蠟燭,獻上鮮花,默默致敬。
大叔的一生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淡無奇,他只會擦鞋,一生做的也只是這一種行業(yè),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平凡的人,他用60年的時間日復一日,用自己的執(zhí)著點燃了大家對生活的希望,有時簡簡單單也是一種大智慧。
●責編/安然(anran01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