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波,孫振清,何延昆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食品安全視角下綠色包裝研究
侯小波,孫振清,何延昆*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300222)
當下食品安全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對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食品包裝綠色化,從包裝設計、包裝材料的選擇等環(huán)節(jié)做到安全,同時提高法律保障力度,加強綠色包裝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全方位保證食品安全,促進社會穩(wěn)定。
食品安全;綠色包裝;綠色消費
《漢書·酈食其傳》中講到:“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卻層出不窮,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同時為社會穩(wěn)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食品包裝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從“保鮮膜致癌風波”到“雀巢液態(tài)嬰兒奶被包裝印刷油墨污染”等發(fā)生了多起因食品包裝問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提高食品包裝質量,強調綠色包裝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
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在其“2014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中對包括雙酚A奶瓶等15項涉及食品包裝安全問題進行了發(fā)布,其中設計不合理、過度包裝、標簽不規(guī)范、監(jiān)管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危害了食品的安全和消費者的健康[1]。
1.1 食品包裝設計不合理,包裝信息不對稱
一些食品包裝結構設計不合理,影響消費者的安全食用,尤其是兒童由于包裝不合理造成刺傷、劃傷、夾傷事件屢屢發(fā)生,有的包裝上設計的小部件和小工具易造成兒童誤吞,包裝上的鋒利邊緣和突起存在刺劃傷的危險,一些彈性合蓋或者金屬圓孔等會造成手指的夾傷等。
一些食品包裝上的標簽信息不規(guī)范,利用消費者看不懂的心理印錯標識,缺印或不印那些不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有些關鍵信息雖然標識了,但是故意印刷很小,尤其是包裝日期隨意篡改或補印,這些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危害了食品安全。
1.2 食品包裝造成的對食物的污染
一些有毒的食品包裝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例如包裝材料的重金屬污染,一些直接采用重金屬作為包裝材料,印刷的油墨和包裝容器涂料中的重金屬;增強劑、穩(wěn)定劑、著色劑等加工助劑中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再生食品包裝材料衛(wèi)生處理不當,污染食品[2]。
一些食品包裝由于自身材料的特點在不當?shù)奶幚矸绞较聲a生一些物質滲透到食物中,食用后危害身體健康。如使用PC(聚碳酸酯)材質的杯子用來喝熱飲,受高溫的作用會促使雙酚A,這種物質有雌性荷爾蒙的效果,誘發(fā)性早熟,導致內分泌失調和肥胖,甚至致癌。同樣,使用PS(聚苯乙烯)材質的包裝由于其熱變形的溫度在70℃~100℃之間,不耐熱,因此不能盛放高溫食物,不能在微波爐和蒸屜中加熱。
1.3 食品包裝設計不合理,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一般的食品包裝設計考慮的主要是保護產品、展示美觀等問題,而安全性設計不足,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隱患。例如,一些飲料塑料螺紋瓶蓋密封性不好,由于瓶蓋內膠墊受機械生產等因素的影響,封口時壓力不夠、密封不嚴,容易受灰塵或細菌的污染,加上產品從出廠到飲用的周期長問題,這類食品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
還有,現(xiàn)在的易拉罐拉環(huán)內扣留片設計雖然避免了亂扔垃圾,提高了回收利用,但是由于拉環(huán)常常暴露在空氣中,人們可以隨意觸摸,灰塵、細菌等在飲用時會污染易拉罐內的食物,消費者飲用之后會受到健康威脅。
1.4 食品包裝相關監(jiān)管機制不健全,讓不法商販有機可乘
我國現(xiàn)行的食品包裝標準相對滯后,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有時還存在這樣現(xiàn)象,即一個法規(guī)與另一個法規(guī)相互沖突或相互制約的狀況,因此,當問題出現(xiàn)時,無法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和控制,讓一些人鉆了空子。
相對于國外,我國在食品包裝標準方面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歐盟在相關法規(guī)中嚴格限制了包裝材料中重金屬的含量,嚴格監(jiān)管,違法必究;我國對于食品塑料制品使用標準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有法可依,而執(zhí)法不嚴,引發(fā)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3]。在食品包裝安全法律實踐中存在以罰代刑現(xiàn)象,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界限不明確,對于達到犯罪標準的行為不能及時移交刑事司法機關及時立案偵查,姑息和助長了犯罪行為[4]。
1987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委員會在其發(fā)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次提出“綠色包裝”,1993年我國引用這一理念,2008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綠色包裝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提出“綠色食品,綠色包裝”,時至今日,在全球范圍內正在開展了一股食品包裝的綠色革命。
2.1 綠色包裝的內涵
對于綠色包裝的內涵,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研究者們大都從包裝與環(huán)境關系的角度進行闡述,如武漢大學的付吉燦認為綠色包裝是指既可以充分發(fā)揮包裝的功能,又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廢棄物減少、利于循環(huán)利用以及再生利用或自行降解的包裝[5];廣東工業(yè)大學的鐘周等人從技術層面指出,綠色包裝是指以無害物質為原料,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無公害的環(huán)境友好型包裝[6];重慶工商大學的戴宏民等人在其文章中指出綠色包裝是能夠重復利用或循環(huán)再生或降解腐化,且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對人體及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適度包裝[7]。
以上對綠色包裝的定義都體現(xiàn)了“3R1D”原則,即減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huán)(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從食品安全的角度,我們認為綠色包裝應該是指包裝外觀設計、包裝材料的使用、包裝標簽信息等直接或間接影響食品健康存放、食用和消費者健康等方面。
2.2 綠色包裝對食品安全的意義
建立綠色包裝的意義重大,尤其是對食品安全。民以食為天,食品決定著人們的生命,而食品質量決定著人們的生命質量。綠色包裝的基本功能是保護食品的質量,維持食品的新鮮度,保障食品安全。良好的綠色包裝是食品在消費者中的通行證,對實現(xiàn)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意義[8]。
為了保障我們的食品安全,我們必須大力發(fā)展綠色包裝,解決食品包裝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從技術研發(fā)、完善法律、強化觀念意識等多環(huán)節(jié)齊下,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綠色包裝。
3.1 加大科研,改進綠色包裝技術
我國在綠色包裝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績,無論是企業(yè)還是高校學者和技術人員在綠色包裝的結構設計、材料的研發(fā)、生產工藝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新的問題的出現(xiàn),我們仍需要不斷努力。
政府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等措施鼓勵科研部門開展綠色包裝研發(fā),從包裝材料、包裝結構、包裝外觀等方面深入研究和開發(fā),重點支持無害包裝材料、包裝無害化檢測手段等項目的研究;通過市場準入、稅收、信貸等方面對企業(yè)進行政策傾斜等方式鼓勵企業(yè)開展綠色包裝生產和使用;政府、高校、企業(yè)多方合作培養(yǎng)綠色包裝方面的人才,企業(yè)在國家政策法規(guī)的支持和規(guī)范下,積極吸納人才。此外,食品包裝技術設計的原則應該是衛(wèi)生和安全第一,其次考慮美觀性和經濟性等問題。
3.2 完善法律,提高企業(yè)違法成本
建立健全綠色包裝法律法規(guī)體系是促進綠色包裝,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世界各國的實踐也表明,促進包裝綠色化,最有效的辦法是實行立法,用強制性的手段對包裝資源進行管理。
政府要從宏觀上引導企業(yè)和社會向綠色包裝方向上發(fā)展,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做到從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制,只要其害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行為都要受到嚴懲,違法必究,加大懲罰的力度,讓一些企業(yè)違法成本遠遠高于他的違法收益,對于一些非綠色包裝的企業(yè)通過開證高額增值稅、環(huán)境稅等方式對其低價進行調整,促使其外部效應內部化[9]。
3.3 宣傳包裝知識,提升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
2008年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進行了一次關于綠色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的國人有使用綠色產品的意愿[10],可見,通過各種方式宣傳食品綠色包裝知識,提升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勢在必行。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大眾中養(yǎng)成綠色消費理念。
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對包裝要“一看二聞三動手”:看標識信息和外觀,聞一聞有沒有刺鼻的異味,若有異味可能是用回收廢舊材料生產的,用手捏一捏是否易變形,容易變形開裂的產品很有可能是劣質材料生產的。建立綠色標志制度是實現(xiàn)消費者獲知產品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徑,通過學校教育、多媒體宣傳普及等方式讓消費者熟知哪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包裝標志,強化其對安全食品的理性選擇。
作為發(fā)展中的人口大國,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政府和社會必須全方位關注影響食品安全的各種因素,綠色食品、綠色消費、綠色包裝是新時期人們崇尚的理念,并逐漸成為能夠自覺的習慣。對于存在的各種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包裝問題,我們要通過法律的監(jiān)管、社會的監(jiān)督讓食品安全無懈可擊。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實現(xiàn)綠色包裝材料和工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推進我國綠色包裝事業(yè)的快速健康發(fā)展。
[1]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2014視頻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J].湖南包裝,2014(1):3-7
[2]張曉惠.綠色包裝視角下的食品安全[J].湖南包裝,2009(3):7-8,23
[3]魯奇林.影響食品安全包裝因素的分析與建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4(1):288
[4]武曉紅.食品安全權益的刑法保障研究—以食品包裝安全為視角[J].中國包裝工業(yè),2013(6):105-106
[5]付吉燦.綠色包裝趨勢分析及對策研究[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 2014(4):12
[6]鐘周.綠色包裝設計的理念、現(xiàn)狀及方法研究[J].美與時代:創(chuàng)意(上),2014(2):61-62
[7]戴宏民,戴佩燕.中國綠色包裝的成就、問題及對策[J].包裝學報, 2011(1):1
[8]蔣勇,李軍.綠色食品與綠色包裝[J].包裝工程,2002(5):82
[9]蔣小花.循環(huán)經濟視角下綠色包裝法律研究[J].特區(qū)經濟,2007 (2):231-232
[10]胡征月.食品行業(yè)綠色包裝制約因素研究[J].生態(tài)經濟,2013(2):259-262
The Study on Green Packag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od Safety
HOUXiao-bo,SUN Zhen-qing,HEYan-kun*
(Department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Nowadays the probleMof food safety is the focus of society.All the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The food use the green packaging,including the packaging design and packagingmaterialsand so on.All these linksare safe to ensure food safety.In addition,we should improve the leg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green packaging knowledge.Wemust ensure food safety so thatwe can promote socialstability.
food safety;green packaging;green consumptio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41
2014-09-17
2014年天津市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團隊培養(yǎng)計劃(TD25005)
侯小波(1980—),女(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事業(yè)管理。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