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孔子思想中的為人處世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2014-04-08 21:09:05汪建華
        邯鄲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孔子思想

        汪建華,吳 薇

        (中國農業(yè)大學 a.教務處 b.工學院,北京 100083)

        孔子思想中的為人處世之道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汪建華a,吳 薇b

        (中國農業(yè)大學 a.教務處 b.工學院,北京 100083)

        從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交往兩方面論述了孔子思想中為人處世的觀點,強調做人要追求仁義、行忠恕之道;要自省律己、全面發(fā)展;要交益友、明察人、重禮儀、講誠信,這樣才能處理好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進而達到自身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孔子思想 ;仁;為人處世 ;和諧

        一、引言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不僅首創(chuàng)私學,開創(chuàng)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而且整理古代典籍,編修了將上古文化和文明傳承下來的《六經》,其開創(chuàng)的儒家文化一直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影響深遠。誠如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先驅柳治征在《中國文化史》中所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文化,自孔子而開?!痹谥袊说奈幕}和精神傳承中,孔子思想無處不在,雖然其地位在歷史上的傳承幾經沉浮,但是,在精神文明相對衰落的現(xiàn)今,我們已經理性地認識到,孔子思想中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至今仍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構建誠信友愛,公平正義,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下就從個人修養(yǎng)與社會交往兩方面,淺析孔子思想中的為人處世觀點,以期對促進個人自身和諧,人與人之間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有所裨益。

        二、個人道德修養(yǎng)方面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在《論語》中,“君子”一詞出現(xiàn)了107次[1]241,“君子”代表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高峰,具有謙虛謹慎,博學多謀才,重義輕利,勤儉廉潔,正直無私,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尊重師長等優(yōu)秀品格,《論語》中的相關論述反映了孔子倡導做人要向“君子”學習,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達到自我內心和諧、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思想。

        (一)追求“仁德”,奉行“忠恕之道”

        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倫理思想體系以“仁”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以“禮”為行為規(guī)范,其宗旨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提高個人修養(yǎng),完善自我,承擔社會責任,達到個人心靈平靜、家庭團結和睦、國家長治久安,最終實現(xiàn)儒家的最高理想——大同世界。而個人修養(yǎng)的內涵,孔子思想視之為“仁”,在《論語》中,出現(xiàn)“仁”的章節(jié)多達57處[2]1,“仁”字出現(xiàn)了109處[3]78,“仁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領域內,離開仁的思想,對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4]213。

        孔子認為,做人的根本是“仁”,“仁”有廣闊的內涵,其外在標準是剛強、堅毅、質樸、訥言,即“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行為標準是對人恭謹、待人寬厚、交往誠信、做事勤敏、對人慈惠,即“恭、寬、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若以仁為本體,在個人修養(yǎng)方面,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對父母為孝,對兄弟為悌,對朋友為信,對國家為忠,對人有愛心而公正無私,做事勤敏,而其中,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人之為仁的根本。有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論語·學而》);在“仁”的理想境界方面,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有:博愛付出,吃苦在先而享受居人后,安亂寧民等。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保ā墩撜Z·雍也篇》)。

        如何求仁、行仁?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即要求根據(jù)自己內心的體驗來推測別人的思想感受,達到推己及人的目的,這是妥善處理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的基本方式,也是孔子倡導的做人根本原則。孔子的學生曾參概括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爸宜≈馈本唧w表現(xiàn)為兩方面:“忠”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關愛他人,盡己之力為人謀事,忠于職守,是“仁”的內涵之一;“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大學》),即不把自己憎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忠恕既是“仁者愛人”的表現(xiàn),又是“推己及人”的具體化,也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則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鬃诱J為忠恕是可以終生奉行的行為準則[5]429。

        孔子提倡做人應追求仁德、行“忠恕之道”,要關心、理解和體貼他人,從而緩和矛盾、調整人際關系的思想,在今天對于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仍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二)修己安人,自省律己

        孔子強調個人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主觀能動性,主張做人首先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達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提高修養(yǎng)品德完全取決于自己主觀爭取和努力踐行,即“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學習、追求仁愛在于自己,和別人有關系嗎?”,“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我想要為仁行善,那么仁心自然而然就有了”。

        修己安人,就是求仁、行仁的人格完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在實踐中鞏固的過程??鬃訌娬{對父母兄弟的“孝悌”和對他人的博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他還提出:不僅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還要“博學于文,約之以禮”(《論語·顏淵》),即還應該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盡心盡力去做事情。

        還有,孔子強調做人要反求諸己,自省律己。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意思是君子凡事都訴求于自身原因,思考內因,持續(xù)地改善自己,而小人則訴求于別人,把問題原因推卸于他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即: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子曰:“見善如見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這些都表明了孔子主張做人要嚴于律己,自我反省,向善離惡,這樣才能立信于人、感召人和管理人。

        孔子提出的做人應修己安人,自省律己的思想,在今天有助于加強公民的自我修為和自我修養(yǎng),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

        (三)做人要全面均衡發(fā)展

        孔子重視個人修養(yǎng)的相互促進作用,強調做人要全面均衡發(fā)展。在《論語·述而》中,孔子提出做人要“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即:立志追求人生理想,把握德行修養(yǎng),絕不背離人生正軌,優(yōu)游自在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些藝文活動中。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提出“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應該像器皿一樣只有專門的用途,而應是博學多識,具有多種才干,只有這樣才能快樂生活,成功做人做事,這些思想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作為教育家的孔子,《論語》中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聆聽韶樂,贊其至善至美,一連三個月都在反復吟唱,揣摩音韻,專心到品嘗不出肉味了),“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遇人歌善,必請其重復再歌,細聽其妙處,再與之相和而歌),足見孔子多才多能,充滿生活情趣。

        孔子認為,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極為重要?!爸居诘?,據(jù)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追求,是人生成長之路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準則,“依于仁,游于藝,不器”是人生的價值核心和成功的必要條件。做人要“至于道”,樹立正確高遠的志向,才能不落平庸俗氣;要“據(jù)于德”,行為處世依據(jù)德行,才能發(fā)揮道德的激勵作用。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yǎng),心靈就沒有安頓的地方;沒有“游于藝”、“不器”,不學習文武并重的知識才能,人生就會枯燥無味,無以達精深弘大之境界。做人要全面均衡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追求人生理想境界,快樂生活,從而達到內心和諧,孔子的這種理念,對于當前構建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處的和諧社會仍具有指導意義。

        三、社會交往方面

        人是社會性的,離不開與他人交往,孔子從以下幾點中提出了社會交往中怎樣為人處世、和諧相處的原則:

        (一)慎交友

        人常說: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對于如何交朋識友,孔子首先告誡我們要結交正直誠實、寬容大度、見多識廣的朋友,而不要與邪門歪道的人、讒媚奉迎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篇》);此外,還提出結交朋友要適度。

        1. 結交益友。子曰:“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熬右晕臅眩杂演o仁”(《論語·顏淵》):君子應以交流學問來交朋會友,借著朋友間的交流和幫助來增進己身仁德。其言外之意是說,朋友都各有長處,因此要取長補短,應多看到朋友的長處,通過與朋友交往,完善自己的品德,提高修養(yǎng)和增長學識?,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只有結交在學識、德行等方面對我們有幫助的朋友,并且“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友其士志仁者”(《論語·衛(wèi)靈公》),才能不斷進步。

        2. 適度交往。朋友是一種次于親人的社會存在,是人生必需的社會關系??鬃诱J為,朋友之間應該在人格上相互獨立,具有較高的離散性,合則和、不合則散,因此,朋友交往是有界限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論語·顏淵》),也即“忠誠地勸告,恰當?shù)匾龑?,如果朋友聽不進去,也不要強人所難,以免自取其辱”??鬃拥膶W生子游曾說:“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保ā墩撜Z·里仁》),即: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交往太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莊子也曾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淡泊卻心地親近,這些都告訴我們在朋友交往中要注意相互關系的“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求同存異才是維護友誼、和諧相處之道。

        (二)明察人

        人立足于社會,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孔子教導我們要仔細觀察,通過由小見大、見微知著來識人知人,公平公正地解決矛盾、處理問題。

        1. 觀其言。孔子認為,不懂得分辨別人說的話,就不可能識別人,“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并且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巧言亂德”(《論語·衛(wèi)靈公》);他還說那些隨便開口又不覺得慚愧的人,往往做不到自己的許諾,認為“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論語·憲問》)。

        2.觀其行??鬃诱J為,識別人最好的方法,是將他的言語和行動對照起來加以觀察,“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觀其過??鬃诱J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的過錯,各有其類型,觀察某人各種做人做事的錯誤,就知道這個人的品行修養(yǎng)了?!叭酥^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

        4.觀眾議。一個人的行為總會受到他人的評議,孔子認為,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審慎分析。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在實際生活中,有的人公正無私,或為堅持真理而特立獨行,但卻會觸犯小團體的利益,往往因此而“眾惡之”。有的人善于討好媚世、沽名釣譽、以小利拉攏人心,雖不符合道義,卻能“眾好之”。還有老好人,他們?yōu)槿颂幨罀仐壒侠淼脑u判標準,喪失正義原則,孔子稱其為“鄉(xiāng)愿”,是道德的竊賊,斥為“鄉(xiāng)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孔子還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意思是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對人對事才有是非標準,才敢于堅持原則,既能對符合道義的人和事表示支持、給予幫助,又能對違背道義的人和事表示反對、加以阻止??傊?,孔子告訴我們,對他人品格的考察,要審視其言行、考察他言行的原由、做事的方法途徑以及他的經歷,考察他的用心與一貫的為人處世的稟性,這樣,一個人的品質才不能被隱藏,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在利益多元化的當今,在結朋識友、識人用人、評價考核他人時,我們應從孔子思想中汲取智慧,獨立思考,仔細地考察和辨別,才能結交益友,客觀公正,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相處的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圍。

        (三)重禮儀

        “禮”在《論語》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很多,達七十四次[6]??鬃铀瞥绲摹爸芏Y”實際是將周代的奴隸制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中合理的方面予以弘揚和拓展,對不合時宜之處進行大規(guī)模革新和改造之后,使其符合仁政理想的產物,雖然具有保守、維護封建舊禮制的色彩和時代局限性,但是,因為引“仁”入“禮”,孔子所提倡的“禮”,在社會交往中,是一種以仁為核心,以仁為精神的社會規(guī)范,“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是人的某種誠摯的內心感情,具有陶冶個人情操、約束和規(guī)范人的言行、調節(jié)社會關系的重要作用[7]12-14。

        孔子強調以“禮”進行社會交往,規(guī)范言行。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意思是從眼睛、耳朵、嘴巴、身體嚴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規(guī)范,熏陶自己,使行為符合禮儀。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堯曰》),意思是不懂得禮儀,個人修養(yǎng)就有欠缺,難以在社會立足;“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即按禮儀行事,當以和平和諧為本。意思是在社會交往中,要按照禮儀行事,使雙方或多方能和睦相處,均衡發(fā)展,通過禮來約束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

        禮儀是禮的外在表現(xiàn),是律己敬人的行為規(guī)范。孔子提倡人們應該講禮儀,以“禮”來對待他人,“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意思是跟別人共事的時候,要恭而有禮,內心保持著一種恭敬,彬彬有禮,真正對人有一份尊重,如果能做到這樣,少一點過失,多一份尊重,那全天下都會有他的朋友?!肮Ф鵁o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保ā墩撜Z·泰伯》),意思是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禮法的人就會魯莽惹禍;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禮法就會尖刻傷人。可見,恭敬、謹慎、勇敢、直率,如果不受禮儀約束,就會變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破壞了人際之間的和諧。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禮儀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但是,不論發(fā)生怎樣的改變和調整,孔子倡導的以仁為核心的、以尊重、適度、自律為原則的社會交往禮儀規(guī)范,在今天有助于教導公民遵守社會規(guī)范、遵紀守法,對于營造文明的社會環(huán)境、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指導意義。

        (四)講誠信

        誠信泛指誠懇待人、取信于人、講信用的品德,是孔子倫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疇之一,亦是孔子的教育內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孔子認為,與人相處,治理國家,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孔子認為,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信用,不知道他有什么可以立足于世的東西!如同車子缺乏了關鍵部位套不住牲口一樣,是不能駕車走路的。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wèi)靈公》),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要忠實可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qū),也可以行得通。說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xiāng)本土,能行得通嗎?《論語》記,弟子問孔子如何治國,孔子說要做到三點:“足食”、“足兵”和“足信”,但最重要的是“足信”,并說:“民無信不立”,是說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梢?,在孔子看來,得到別人的信任,才會有道德感召力,才能立足于社會,才能實施抱負。

        孔子還認為,做人做事,講信用、守諾言也十分重要?!芭c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篇》),是說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說話誠實恪守信用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意思是“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說出來做不到為可恥啊”,“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孔子家語·好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些都反映了孔子認為立身處世,應該“言必行,行必果”,要重承諾、言而守信。

        誠信是具有超歷史、超時代的恒常價值。是否誠實守信,既是對人的道德要求,也會影響到個人、團體,甚至一個國家的前途和發(fā)展,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誠信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中樞,是與市場公平、社會公平等密切相關的經濟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石。在傳統(tǒng)道德觀念漸被弱化的當今,學習孔子關于誠信觀念的教誨,奉行“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增強國人的凝聚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辭典》和英國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鑒手冊》,從貢獻和影響方面,孔子被排在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1988年,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回到2500年前,從中國孔子那里尋找智慧!”;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英國歷史學家、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說:“拯救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足見孔子思想的博大與影響力。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誠信友愛,公平正義,安定有序,充滿活力是其主要特征。人是社會的細胞,和諧的社會是隨著人性的完善而完美的,怎樣做人,即關系到人類素質的提高、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問題。我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令世人矚目,但是,當今社會,精神文明卻相對衰落了,信仰缺失、誠信降低,突破社會傳統(tǒng)道德底線的事情一再發(fā)生,使得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普遍缺乏社會安全感和幸福感?;厥字腥A民族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如漢朝的“文景之治”,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等,無不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得以發(fā)揚光大為其鮮明特征的。根據(jù)歷史的經驗,要解決當今中國的諸多社會問題,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將孔子思想的精華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每個公民道德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廣為傳揚。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謹記孔子思想中有關為人處世的教誨,追求仁義、行忠恕之道,自省律己、結交益友,講禮儀、講誠信,自我完善人格,恰當處理人際關系,我們就能贏得信任、尊重與友愛,進而達到自身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那么,建設誠信互助和友愛融洽的和諧社會,就正在進行之中。

        (責任編輯:蘇紅霞 校對:朱艷紅)

        [1]楊伯峻. 論語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3.

        [2]程樂同.略論孔子仁學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D]. 重慶大學學位論文,2009.

        [3]張云,張維民. 孔子的管理思想對學校管理的啟示[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6).

        [4]高贊非.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M]//張繼臻編. 近四十年來孔子研究論文選編. 濟南:濟南書社,1987.

        [5]張樹驊.儒學與做人[EB/OL]. http://www.mingwang360.com/yuanchuang/694.htm.

        [6]論孔子為何推崇周禮及對周禮的超越[EB/OL ]. http://wenku. baidu. com/view/9fe8ad3987c24028915fc374. html

        [7]王林萍. 引仁入禮——孔子對周禮的超越[D]. 東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7.

        The Enlightenment about how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Confucius’Reviewof Conducting Oneself and Dealing with Matters

        WANG Jian-hua, WU Wei

        (a.Undergraduate academic affairs department b.College of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

        The present analysis refers to two aspects in Confucianism of how to behave oneself and deal with matters: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pursuit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s well as the faith in loyalty and forgiveness,the other vital points of that are self-discipline, introspec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what’s more, valuable friends, discerning mind, good manners and integrity are also important, which will always benefit people and promote harmony in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mselves, with others, even with the whole society.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conduct oneself and deal with matters; harmony

        B222.2

        A

        1673-2030(2014)01-0124-05

        2013-11-10

        汪建華(1970—),女,甘肅天水人,研究生學歷,工程師,中國農業(yè)大學教務處;吳薇(1970—),女,北京人,中國農業(yè)大學工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孔子思想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孔子的一生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孔子的一生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孔子在哪兒
        国产一级r片内射免费视频|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一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伦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免费专区| 综合激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香蕉|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影片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性色黄在线视频| 免费的黄网站精品久久| av在线播放男人天堂| 免费观看的av毛片的网站| 999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大学生自拍三级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国产美女69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女同性恋在线播放专区| 性色av一二三天美传媒|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蜜桃|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久久久9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 91久久国产露脸国语对白| 性欧美长视频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做a爱视频在线|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人妻久久 |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越南女子杂交内射bbwbbw| 日韩AV无码乱伦丝袜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