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永章
(曲阜師范大學,山東日照 276826)
在教育與行政之間:教師與官員的“兩棲化”問題研究
管永章
(曲阜師范大學,山東日照 276826)
教師與官員的“兩棲化”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分析這一問題產生的動機,探討這一現(xiàn)象對教育和行政領域甚至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影響,進而引導教師和官員各司其職,各安其分,將對教育和行政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師;官員;“兩棲化”
教師與官員的“兩棲化”,或者教師與官員身份的兩棲,并不是放棄一種角色向另一種角色的徹底轉變;相反,它是雙重角色的兼任。分析產生這一問題的動機,探討這一現(xiàn)象對教育和行政領域甚至整個社會造成的影響,進而引導教師和官員各司其職,各安其分,將對教育和行政領域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教師與準公務員身份的兩棲:由教育領域向行政領域介入
準公務員身份與公務員身份是有區(qū)別的,“準公務員”是事業(yè)編制但參考公務員管理,這是最本質的區(qū)別。在我國,各級政協(xié)機關的政協(xié)委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再加上事業(yè)單位的行政人員皆屬于準公務員身份的范疇。在教育領域,一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經民主協(xié)商,某大學的某位老師擔任某市新一屆政協(xié)委員或是某市委員會委員等。這樣在職教師特別是高校在職教師就實現(xiàn)了向行政領域的躍進。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徹底打破了教師單純教書育人的境況,實現(xiàn)了教師與準公務員身份雙重角色的兩棲。此外,在高校內部“大批高學歷者及學術帶頭人按照許多高校的要求及他們自身的主觀愿望,紛紛步入校級管理層。這邊以學者自居,那邊又以校級領導干部身份出現(xiàn),被廣大教職員工稱之為‘兩棲化生存現(xiàn)象’”[1]。
(二)官員與教師身份的兩棲:由行政領域向教育領域滲透
近年來,在任黨政官員到高校兼職的現(xiàn)象日益普遍。在任黨政官員或是以兼職教授、碩導、博導的身份出現(xiàn)在各大高校,官員不再僅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他們擁有了另一種身份。不論是兼職教授還是其他,種種跡象顯示,官員由行政領域向教育領域的滲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三)“兩棲化”現(xiàn)象: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自從教師與官員“兩棲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以來,其便以一種漸行漸廣的趨勢逐漸蔓延,成為學者和政界人士探討的熱點與焦點,成為人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可以說,引發(fā)這一社會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涉及文化、政治等多個層面,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受到沖擊
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的天職。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主要是通過課程安排、課時設置來進行,并要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教師一旦兼任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或者政協(xié)委員、人大代表,其課程安排等都要隨之調整,正所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教師分身乏術,雙重身份帶來的兩種工作并不能有效兼顧,勢必影響教書育人工作的有效完成,影響整個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水平?!啊畠蓷妗庾R的泛濫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校價值觀念與取向的偏離,侵蝕了高校學術這一方凈土,沖擊了學人的學術文化精神,降低了高校黨組織和干部的威信,影響和沖擊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盵1]
(二)官僚主義向高校滲透
雖然現(xiàn)任黨政官員有相應的學歷,或者原本就是學者出身甚至是優(yōu)秀學者,但進入政界之后,他們大多公務繁忙,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心思去教育和指導學生。學生不能經常同其官員教授進行面對面的交談,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這勢必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此外,有一些在高校兼職的在任黨政官員還會把官僚主義作風帶到高校,給學校學風建設造成不良影響。
(三)學校內部及學校間的不平等競爭加劇
現(xiàn)任黨政官員向學校介入,打破了學校人事制度安排格局。官員到學校兼職以后,會從學校內部獲得一份優(yōu)厚的報酬,這就引發(fā)了新的社會分配不公問題。對于高校教師而言,官員到高校兼職不僅在無形中讓一些優(yōu)秀的求職者無職可求,而且讓學校內部專職教師失去了擔任碩導、博導的機會,加劇了學校內部的不公平競爭。對于高校而言,學術水平和師資力量才是高校競爭力的體現(xiàn)。官員在學校兼職,因其手中掌握的權力和資源,會擴大所在學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在有官員兼職的學校和沒有官員兼職的學校之間形成一種不公平的競爭。
(一)官本位觀念根深蒂固
官本位作為一種意識和價值取向,是指以官為本、以權為綱,以仕途為個人事業(yè)的選擇導向,把做官、升官看作人生最高價值追求。教師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在某一領域嶄露頭角之后,隨著其聲名遠揚,其對出仕的欲望也在不斷的增長。教師一旦步入行政這個大舞臺,獲得的不僅是名聲遠揚,更重要的是滿足了教師這一階層對官位和權力的需求。在教師與準公務員身份兩棲、雙重角色實現(xiàn)的過程中,教師不但滿足了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在物質生活方面得到極大的改善,可謂是名利雙收,這成為推動這一現(xiàn)象的動力機制之一。
(二)“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觀念誤導
傳統(tǒng)文化中“學而優(yōu)則仕”思想的影響及高校中“官本位”的價值取向,影響著高校教師的行為選擇。[1]今天,傳統(tǒng)思想依舊影響著教師的行為選擇?!墩撜Z·子張》:“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2]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還有余力,就更廣泛地去學習以求更好;學習學好了,如果還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其實,我們對于這句話的理解都逃脫不了斷章取義之嫌。學與仕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理解,才能真正會其意。這句話并非告訴我們學問做好了就能做官,官做好了就可以做學問,而是告誡我們學無止境,讓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三)過分追逐名利
“學校主體通過各種方式尋求可能的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社會大眾調集各種資本構筑可能的利益,教師個體藉由合法身份爭奪可能的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學校場域呈現(xiàn)為復雜的‘權力-利益’結構?!盵3]在這樣的結構中,教師群體不會太在意其在學校中的主人翁地位,教書育人不再是其第一要務。他們已經把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學校的科學發(fā)展割裂開來。與學校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成才相比較而言,教師群體更專注于盡可能地獲得名譽以及利益。
(一)破除官本位思想對人的主導
破除官本位的思想,首先要靠教育。心靈的革命才是最徹底的革命。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一法寶?!睂τ趥€體來講,只有解放思想,破除陳舊思想對自身的束縛才會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理論武裝和思想政治教育,切實進行先進思想的理論宣傳教育,讓新思想取代舊思想,引導教師群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認識和處理做官與做事的關系,淡薄個人名利得失,把獻身教育的事業(yè)作為人生的終極追求。其次,要健全教師工作機制,營造破除官本位思想的制度環(huán)境,使廣大教師能夠集中精力干好教育事業(yè)。要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教師可以通過在教育領域的突出貢獻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二)引導教師樹立正確利益觀
首先要尊重和滿足教師的正當利益訴求。馬克思曾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盵4]可見,利益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因此,要想教師在教育領域穩(wěn)定工作,就需要政府不斷出臺傾向于教師的政策法規(guī),不斷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切實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工資報酬。同時,要正確看待和認真處理好教師的正當利益訴求。其次要優(yōu)化學校環(huán)境。尊重人才、尊重知識是學校穩(wěn)定教師的關鍵。穩(wěn)定教師隊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改善學校小環(huán)境,從滿足教師的客觀需要出發(fā),采取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的方法,讓教師在物質上感到富足,在精神上感受愉悅。此外,學校要為教師的學術科研創(chuàng)造自由的空間,鼓勵教師一心一意搞教育、做科研,使全校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
(三)嚴格把好官員兼職高校的“入口關”
嚴格把好官員兼職高校的“入口關”,嚴禁沒有學術經歷、學術水平較低、不了解高校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在任黨政官員兼職高校。高校在教授聘任制上應當做出相應的調整,應該優(yōu)先聘任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在某一領域有特殊貢獻的專職教授,避免高校兼職“追官”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總之,教師與官員“兩棲化”問題的解決,需要教育、行政領域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要保證學界與政界交流暢通的同時,還要在學者和官員的身份轉化過程中設置“防火墻”,“把學術交給學術,把政治交給政治”,更好地推動教育和社會的發(fā)展。
[1] 劉鴻亮.透析高校教師“兩棲化”生存現(xiàn)象[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2] 張葆全.論語通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 常亞慧.“權力-利益”結構中的教師[J].大學教育科學,2011(1).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責任編輯:教 成
G472.3
A
1671-8275(2014)01-0010-02
2013-11-28
管永章(1987-),男,山東臨沂人,曲阜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