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鮑鋒
新年伊始,中央電視臺《生財有道》欄目專門介紹了臨高縣著名企業(yè)家黃達靈發(fā)財致富并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使我們想起了兩年前到臨高采風時認識的黃達靈。
如今兩年過去了,老黃怎么樣了?遭受毀滅性打擊的臨高海豐養(yǎng)殖翻身了么?帶著牽掛,近日我們再次驅車百里,踏著泥濘,來到了臨高縣新盈鎮(zhèn)。老黃給我們捧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2013年金鯧魚喜獲豐收,年產量達700多萬斤,每斤賣到了13.5元,總產值達8000多萬元,還清了過去全部負債,徹底翻身!黃達靈樂呵呵地說,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2011年冬天我去臨高采風時,臨高網絡名人黑臉包拯向我們介紹了當?shù)赜袀€深海養(yǎng)殖能手叫黃達靈,退伍軍人,當過村干部,會養(yǎng)魚?,F(xiàn)在是金鯧魚亞洲第一養(yǎng)殖大戶。
我說,這個故事好,現(xiàn)在就帶我們去。
當我們驅車來到位于臨高縣新盈鎮(zhèn)后水灣的臨高海豐養(yǎng)殖發(fā)展有限公司時,總經理黃達靈在家,熱情接待了我們。
50多歲的黃達靈,土生土長的臨高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思維敏捷,性格豪爽,精明能干。10年前,黃達靈與同仁從接收8口舊挪威網箱開始做起,向大海要飯吃。后水灣,一片蔚藍色的大海,為深海養(yǎng)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9年的打拼,到2010年公司,黃達靈的海豐養(yǎng)殖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金鯧魚養(yǎng)殖基地,年產金鯧魚近3000多噸,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及港澳地區(qū),年純收入1000萬元以上。
我們坐在會議室里聽老黃介紹情況。會議室更像一個榮譽室,掛滿獎狀、證書。其中“海南省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基層先進黨組織”等金字牌匾格外醒目,記錄了黃達靈10年創(chuàng)業(yè)的輝煌。
往年這個時節(jié),是黃達靈最高興的時候,然而2011年冬天顯得寒氣很重。黃達靈說話時眉頭緊鎖。
原來,2011年9、10月間,海南連遭“納沙”和“尼格”兩場臺風襲擊,海豐養(yǎng)殖的268口網箱有182口被吹走和損毀,公司全部損失達6000萬元之多,遭受滅頂之災!一個風風火火的龍頭企業(yè),一夜之間陷入破產境地。公司100多名員工欲哭無淚!
面對毀滅性打擊,有人動搖了。也有人勸老黃,年近花甲,累了一輩子,賺了一些錢,足夠晚年生活,可以休息了。
老黃想,一個共產黨員,不能光考慮自己。企業(yè)100多號人,每月幾千元的收入,還有各類保險。一下子都失業(yè)了,許多家庭都會受到重創(chuàng)。
海豐養(yǎng)殖從創(chuàng)立那一天起就建立了黨支部。作為書記,黃達靈在支部大會上堅定地說,只要信心在,一切可以重頭再來。隊伍不能散,員工一個不辭退,恢復生產從今天開始!在哪里跌到,就在哪里爬起來。后水灣不相信眼淚!
恢復生產談何易?黃達靈有價值過億的固定資產——網箱,卻無法通過資產抵押從銀行貸到一分錢。銀行認為這類資產風險太大,不愿承擔風險。沒有資金,怎么恢復生產?
黃達靈只得到深圳等地,通過過去生意上的朋友民間借貸解決資金困難。
寒冬,我們看到遭受滅頂之災海豐公司沒有沉寂,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女員工正在公司大院里修復被臺風損壞的漁網,男員工正在沙灘上修復被臺風毀壞的養(yǎng)殖網箱。公司接受兩場臺風的深刻教訓,采用了“水泥墩+鐵錨”的下錨方式,改進網箱固定系統(tǒng)。澆注好的水泥墩一排排放在公司門口。
海南是海洋大省,也是漁業(yè)大省。海南漁業(yè)三分天下,臨高獨占其一。漁業(yè)在臨高國民經濟發(fā)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臨高回來后,我們表示一定要為海豐養(yǎng)殖呼號,為臨高漁業(yè)呼號,為海南漁業(yè)鼓與呼!網友們都很熱情,立即寫出幾十篇文章,貼出幾百幅圖片,組成了“后水灣不相信眼淚”的專題,全面介紹了黃達靈及海豐養(yǎng)殖不屈不撓的動人故事,在南海網發(fā)出后,引起強烈反響。臨高縣委縣政府鼎力扶植養(yǎng)殖大戶,當即決定從省政府下達的救災資金中,補助500余萬元給海豐養(yǎng)殖恢復生產。政府關懷如雪中送炭,當年海豐養(yǎng)殖就恢復了元氣,產量達300多萬斤,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2013年再創(chuàng)佳績,產量、產值、利稅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
黃達靈告訴我們,前年大災,公司沒減一人,去年正式員工已發(fā)展到150人,還不夠用,又招了50個臨時工,解決了當?shù)?00名村民就業(yè)。近幾年,還向社會公益事業(yè)捐資數(shù)十萬元。
黃達靈精彩的人生給我們上了一課。臨高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民、漁民的生活還很困難。如果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能像黃達靈那樣艱苦創(chuàng)業(yè),帶頭致富,臨高脫貧的步伐一定會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