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肖肖 陶禹傳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給水排水所,廣東 廣州 510080)
華南某村水浸黑點治理技術方案
羅肖肖 陶禹傳
(廣東省冶金建筑設計研究院給水排水所,廣東 廣州 510080)
通過現(xiàn)場勘查調(diào)查,分析了某村落大雨時水浸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針對不同水浸區(qū)域提出了不同的水浸黑點處理方案,并提出了應急處理措施,為相關工程實例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水浸,暴雨強度,重現(xiàn)期,截洪溝
華南某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全村擁有耕地面積793畝,山林面積300畝。村南面臨山,北面為河涌,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河涌為本區(qū)域主要雨水出口,雨水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通過自然散排和地下管涵排入河涌。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加快,改變了局部區(qū)域地形地貌,從而影響了原有的自然雨水排放系統(tǒng),造成排水不暢,部分區(qū)域大雨時出現(xiàn)水浸現(xiàn)象。經(jīng)現(xiàn)場走訪調(diào)研,村里主要水浸黑點分布于:
1)鳳崗一巷—社崗街區(qū)域。
鳳崗一巷—社崗街區(qū)域北面以前為池塘,村南面雨水通過地面徑流和地下管涵排入池塘,然后通過河涌排出。2010年鳳崗一巷—社崗街北面修建碧桂園豪庭,此地產(chǎn)項目將地面標高整體抬高3 m左右,隔斷現(xiàn)狀排水管渠和河涌的連接,下雨時,雨水積聚于鳳崗一巷—社崗街區(qū)域低洼處,無法排出,造成水浸現(xiàn)象。
為解決此區(qū)域的水浸問題,房地產(chǎn)項目單位在社崗街修建了一條1 000×1 000的排水箱涵,以期解決水浸問題。但經(jīng)過現(xiàn)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此箱涵一方面損壞和淤塞嚴重,過流能力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現(xiàn)狀箱涵的標高過高,無法排出全部低洼區(qū)域積水。
2)村委東南面社樹街區(qū)域。
社樹街區(qū)域位于村委東南面,其地勢明顯低于周邊地區(qū)約0.5 m~1.0 m,下雨時雨水積聚于此。根據(jù)村委負責人介紹,為解決此處的排水問題,在此區(qū)域最低處修建有d1 200的排水管,排水管穿過村委和金嶺大道,接入河涌。但由于此管道修建已有20多年,目前淤塞嚴重,影響了過水能力,從而造成此區(qū)域水浸現(xiàn)象。
3.1 雨水量計算
設計暴雨強度按照當?shù)乇┯陱姸裙接嬎?,設計重現(xiàn)期取5年。暴雨強度采用重現(xiàn)期為5年的計算公式:
q=5 411.802/(t+12.874)0.758。
其中,q為設計暴雨強度,L/(s·ha);t為降雨歷時,t=t1+mt2,t1為地面集水時間,本工程采用12 min,t2為管內(nèi)流行時間,min,m為折減系數(shù),暗渠m=2,明渠m=1.2。
雨水管渠設計流量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Q=ψqF。
其中,Q為雨水設計流量;ψ為徑流系數(shù),本工程綜合徑流系數(shù)采用0.7;F為匯水面積,hm2;q為設計暴雨強度,L/(s·ha)。
經(jīng)過計算,鳳崗一巷—社崗街水浸區(qū)域匯水面積約7.5 hm2,雨水設計流量為Q=1 806 L/s。村委東南面社樹街區(qū)域匯水面積為1.7 hm2,雨水設計流量為Q=409 L/s。
3.2 方案一
對于上述兩個水浸黑點,根據(jù)水浸產(chǎn)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案:
1)對于鳳崗一巷—社崗街水浸問題,由于已建的排水箱涵標高和過水能力均不能滿足排水要求,因此,需新建一條排水管道,將低洼處和河涌連接,使排水管道通暢,滿足設計過水流量要求。
設計沿鳳崗一巷—社崗街新建一條1.3 m×1.3 m的排水箱涵,經(jīng)集賢大街接入河涌,長度約為340 m。
2)對于村委東南面社樹街區(qū)域,主要原因為排水管道淤塞,造成水浸。處理方案為對此處管道進行清通,提高管道的過水能力。
主要工程量有:1)1.3 m×1.3 m的排水箱涵,材質(zhì)為鋼筋混凝土,長度為340 m。2)對現(xiàn)在d1 200的箱涵進行清淤,清淤量約150 m3。
3.3 方案二
根據(jù)相關規(guī)劃,在村南面山腳處規(guī)劃有截洪溝,規(guī)劃截洪溝沿山腳敷設,從村中間穿過,最后排入河涌。修建截洪溝可大大減少集雨面積和雨水徑流量,從而減少水浸的發(fā)生。
本方案依據(jù)上述規(guī)劃資料,在山腳處設計敷設截洪溝,將山水通過截洪溝引入河涌,減少進入村內(nèi)的地表徑流量,從而根本上解決水浸問題。
設計村西側涌截洪溝起點位于村小學以南約240 m處金嶺北路西側,自東向西沿山腳敷設,在金隆小學東側沿現(xiàn)在村路向北敷設至碧桂園豪庭南側,后向東折入社崗街敷設,在集賢大街路口向北沿集賢大街敷設至河涌源頭處。截洪溝長度約950 m,采用矩形斷面,斷面為1.3 m×1.3 m,截洪溝比降0.001~0.006。
對于村委東南面社樹街區(qū)域,同樣進行清淤即可滿足排澇要求。
主要工程量為:
1)1.3 m×1.3 m矩形截洪溝,材質(zhì)為鋼筋混凝土,長度為950 m。
2)清淤量約150 m3。
由于水浸黑點治理工程從前期勘察設計到最終施工直到投入使用需要較長時間,而雨季即將來臨,為保證上述兩片區(qū)域在工程投入使用前不再發(fā)生水浸,特對水浸問題提出如下臨時措施:
1)鳳崗一巷—社崗街水浸區(qū)域臨近碧桂園豪庭,可利用碧桂園豪庭雨水管道作為應急臨時雨水出口,減少積水量,降低水浸幾率。
在鳳崗一巷—社崗街水浸區(qū)域最低洼處(碧桂園豪庭那側魚塘處)設置簡易強排泵,將暴雨時的積雨及時強排至碧桂園豪庭雨水管,利用雨水管引走積水。
碧桂園豪庭雨水管管徑為d600,滿流時最大自然排放流量僅為194 L/s,即700 m3/h,則可選用兩臺300QH750-8-26-F型防汛搶險泵,電機功率為26 kW,流量為750 m3/h,一用一備。此泵平時放入房間內(nèi),大雨時抬入低洼集水處,接通電源和出水管即可排洪。此泵無需建泵房,機動靈活,非常適合防汛搶險。
2)對于村委東南面社樹街區(qū)域,同樣進行清淤即可滿足排澇要求。
綜合考慮項目的造價和實施的可行性,本工程選擇方案一。方案一盡在村中道路下敷設箱涵,工程量較少,拆遷量也少,造價較低,可充分利用現(xiàn)狀地面徑流和相關已有雨水設施,使雨水集中至最低處,然后通過箱涵排出,可行性較高。
[1] 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2011年版)[S].
[2] 伍家添.廣州市中心城區(qū)“水浸街”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廣東水利水電,2010(9):19-21.
[3] 司國良,黃 翔.沿江城市內(nèi)澇災害的反思與對策[J].中國水利,2009(19):39-40.
[4]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五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Water logging ink dot processing technology scheme of the village in south China
LUO Xiao-xiao TAO Yu-chuan
(DepartmentofWaterSupplyandDrainage,GuangdongAcademyofMetallurgicalBuildingDesign,Guangzhou510080,China)
Through in-situ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rainstorm water logging causes of the villag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water logging ink dot processing schem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ter logging region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emergent measures,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basis for relevant engineering.
water logging, rainstorm strength, recurrence interval, floodwater catching channel
1009-6825(2014)22-0135-02
2014-05-09
羅肖肖(1984- ),男,工程師; 陶禹傳(1986- ),男,工程師
TU82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