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重慶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重慶401331)
疰夏為夏季熱,常見證型有氣陰兩虧型和暑濕困脾型,筆者所居西南之地,盆地氣候,夏季炎熱且潮濕多雨,故暑濕困脾型中濕偏盛者尤為多見。如用清熱、益氣、生津之人參白虎湯、清暑益氣湯等方治療,其效不顯,而用芳香化濁、淡滲利濕為法治療??梢娦?,舉例如下。
張某,女,24歲,2013年7月5日就診。3天前淋雨之后發(fā)熱(37.8℃),神疲倦怠,乏力嗜睡,脘悶納呆,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膩,脈濡。診為濕偏盛之疰夏。用藿樸夏苓湯加減。佩蘭葉12g,生蒼術6g,橘皮6g,扁豆衣12g,厚樸3g,車前子12g,炒苡仁18g,藿香12g,佛手片5g,淡豆豉12g。方中藿香、佩蘭芳香化濕,蒼術、厚樸、佛手、橘皮燥濕健脾理氣,苡仁淡滲利濕于下,扁豆衣、淡豆豉化濕消暑,車前子清熱滲濕止瀉。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服3劑后體溫正常,余癥緩,但仍食欲不振。上方加谷芽、麥芽各12g,增強健脾開胃之功,再服2劑后痊愈。
治療疰夏,辨證須明 “疲乏”非氣虛之故,而是由濕困引起,故不用參、芪。